迷梦1944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孟闻钧向绍卿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时间:2023-03-04 16:04:1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陈秋明劝了绍卿几次搬去与他同住,她倒比陈秋明心宽许多,只说既然来了,便安心住下,结婚后再好好归整布置不迟,陈秋明一向寡言少语,便也不再多问。
绍卿换了居家的软底拖鞋,将穿了一天的旗袍脱下,换上半旧的丝绸睡裙,待到梳洗完毕,方踱至床边,探看楼下情状。
道奇已经开走,吉普还留着原地,车灯晃的双眼刺痛。绍卿摇摇头,拢紧窗帘,没再管楼下,还有更要紧的事情等她去做。
绍卿一拉台灯,暖色的灯光映得收音机的黄铜外壳闪闪发光,对这样狭窄的屋子来说,这台收音机有些不合时宜,她坐在桌前,打开收音机,调至特定频道,屏气凝神地听了一会儿,心里暗暗记住播报内容,她记性极好,无需翻看密码本便能牢牢记住。向绍卿随意换了个频道,伴着歌声处理了些报社明日需要的素材,方才上床睡了。

床不够柔软,她没睡好,做了许多梦。

绍卿梦见在孟家做养女的光景。
第一次见他,是 1936 年,她才十七岁,还在女中念书。那天下学,她犹穿着白衫黑裙的校服,长发用丝带扎成一条辫子,步伐轻快地往家里走,走动时,那条辫子会轻轻拍打她的后背。
平时上下学走的乃是侧门,除非来了贵客,否则正门是不轻易开放的。守门的小厮早认识了她,因此绍卿走的畅通无阻,不曾有人阻拦过。临进门时,有男子喊了她一声,她才注意到这男人。
他当时穿一件灰色的西装,带一副圆圆的墨镜,手里还拎着皮箱,风尘仆仆地立在那,绍卿还以为是家里新招的保镖,奇怪道:“有什么事?”
孟闻钧仗着自己带着墨镜,肆无忌惮地上下将她打量一番,见这女孩十六七岁,杏脸桃腮,目光灵动,便知道是家书中提及的老爷子的养女。他起了捉弄心思,笑道:“你是孟府的小姐?我好像从没见过你。”
向绍卿胡乱点点头,其实她自小上的便是女中,跟男子的接触经验不足,更别说是正龄的男子,她强作镇定道:“你应是新来的保镖吧!今日是孟家三公子留洋学成归家的日子,保镖们全在正门候着,你到这里做什么?”
孟闻钧脸上好像天生带笑,见谁都是三分笑意,“孟府太大,我初来乍到,不慎迷路走到此处,”他扫了一眼绍卿胸前的名牌,端端正正地喊出她的名字,“不知道向小姐,能不能引我去正厅?”
从侧门走到正厅,要穿过草坪上很长的一段青石板路,雨后的青石板长满苔藓,有一种奇异的滑腻感,她小心翼翼在石板上蹦跳,身后的男子步履稳健,皮鞋踏在青石板上,发出规律的喀喀声。
绍卿暗自思忖,这男子衣着潦草,但行为举止并不粗鄙,不像是孟府的保镖,反倒像是......
她蓦地转身,细细将他打量,方发觉这人虽是衣冠不整,但总算仪表堂堂,腕上那只欧米茄的机械表更是价值不菲。
“怎么,绍卿小姐迷路了?”
向绍卿伸手将他的墨镜摘了下来,一时间恍然大悟。
孟闻钧与孟老爷子长得有三分相似,绍卿见了他全貌,自然确定了他正是留洋归家的孟三公子。想来是船上颠簸,孟闻钧一路坐船,难免不修边幅了些,他这次回来没走正门,新来的小厮一时没认出他来,向绍卿也被他蒙了去。
孟闻钧被人夺去墨镜,倒也不生气,反而玩笑道:“绍卿小姐不会是见我长相英俊,一时间起了强占之心吧?”
向绍卿两臂环胸,冷道:“孟三公子觉得装保镖好玩么?”
孟闻钧放声大笑,他那时不过二十四岁,生的龙眉凤目,神采英拔,笑时眉宇间自有一股风流,“你反应倒快!绍卿妹妹果然聪慧过人,这样快就认出了孟某人。”
向绍卿觉得他那声妹妹叫的别扭,回话也回得夹枪带棒,“岂敢当孟公子的妹妹,不过是侥幸受孟家资助念得几年书罢了。”
她回敬的这句,本该是解气,不知怎的,心中一阵刺痛,恍然惊觉原在梦中。
原来离他们初见,已经过去了七八年!头回见面,就已经你来我往吵得甚是厉害,他们这样的两个人,是如何走到一起,终究又如何成了一对怨偶的呢?
向绍卿努力回想二十四岁的孟闻钧是何模样,却无论如何也记不清了,只记得他好像天生带笑,看人都多了两分轻佻,每每他那双浅色的眼眸注视她时,她的脚底都会泛起一阵潮意,如同赤足行走在沙滩上,任由海浪拍打着脚面。
回首往事,不免有些怅然,间断的思绪一直持续到直到第二天陈秋明出言询问,她才勉强打起些精神。
“昨晚老家可有来信?”
向绍卿往后视镜瞄了一眼,应了一声。
“怎么说?”
她把玩着旗袍上的翡翠压襟,情人间闲谈般随意,“说是那边有意任向岑卿做滇西远征军总司令。”
陈秋明点点头,没有多问,又与她聊了些别的,彼此敷衍了两句。
他们刚从香港调来,目前还处在潜伏阶段,特别是陈秋明,他目前的职位能够接触到的情报并不算重要,因此没有特别申请要配一部电台,只是通过收音机接收一些可能对潜伏有用的情报罢了。
这次的情报不算隐秘,多半已经在重庆高层里传开。向岑卿是绍卿的哥哥,先前他在香港养伤时,绍卿只是携陈秋明去探望过几回,彼此之间感情并不深厚,何况此刻他还在云南,即使是想要攀些关系都无从下手。
“孟闻钧是第七集团军司令部参谋长,他比第七集团军的军长倒会做人许多,听说委员长很看重他。”
第七集团军的军长余立甫为人太过刚直,之前曾得罪过军政部长,因此虽有才干,军衔却低了一等,只是少将,手下的人受连累,军衔都跟着降了一级。
向绍卿有些奇怪,“说这些做什么,你半夜去打听的?”
这些消息并不难查,但时间未免太赶,难保会让有心人起疑,陈秋明入行时间并不短,怎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陈秋明道:“昨晚你回家后,我直接去问的孟闻钧。”
他昨晚在车里抽了只烟,又去敲孟闻钧的车窗,给他也散了烟,两人寒暄了一会儿,这些消息就是当时打听来的。
这一步走得实在是奇,作为向绍卿的未婚夫,他如果一声不吭不管不问,倒显得有些刻意了,陈秋明反其道而行之,直接近距离和孟闻钧交流一番,表面上若无其事,实则暗暗打听,反不会惹人怀疑。
孟闻钧与他天南海北高谈阔论了一通,就是只口不提与向绍卿的关系,意图让他多生些猜忌,谁知他根本没打算了解这些风月往事,而是为了打听孟闻钧究竟是何许人也。
孟闻钧非但棋差一招,还平白听了些惺惺相惜的爱情故事添堵。
向绍卿点点头,言简意赅地概括了与孟闻钧的关系,“先前我在上海时,他父亲资助我念书,我同他七八年前有过一段,他父亲死后,我离开上海,便没再联系。”
她说得云淡风轻,却心知肚明他二人日后必定会再起纠葛,到时不知还要闹出多少事来。
没想到陈秋明也是一样的观点,“若是外放打仗倒还好了,日后也见不了几次,他若留在重庆,少不得要折腾我们一番。”
两人不再说话,陈秋明放慢车速,车子稳稳当当扎在报社门口,临下车时,递给绍卿一个珍珠耳坠,“孟闻钧托我把这个转交给你。”
绍卿定睛一看,这耳坠应是当时情迷意乱,不慎勾在他军装上的,孟闻钧不直接还给她也就罢了,还故意让她的未婚夫转交给她,刻意挑衅之心可见一斑。
她当即牢牢将耳坠攥在手心,头也不回地进了报社,都没来得及跟过往的同事打声招呼,直奔办公室而去,心里竟隐隐有几分偷情的窘迫。

第三章 凶杀案
向绍卿进了办公室,把披帛和遮阳帽随意挂在衣帽架上,随即走到办公桌前,把耳坠扔进抽屉,眼不见心为净。
她家里的书桌已足够大,办公桌更要宽敞几分,阔得简直可以睡人,桌上按日期密密麻麻摆满了报纸,向绍卿坐上皮椅,拔掉钢笔笔帽,开始一日的工作。
绍卿所在的报社名叫“山城晨报”,成立两年多,虽没有倒闭,但也只是名不见经传的小报,既不涉时事政治,又无花边八卦,因此生意只能说是平淡。
自国民政府迁至重庆以来,各地的达官显贵也陆续搬到重庆,将以往屯田屯粮、哄抬物价的习气也一并带过来,绍卿初来乍到,一时半刻竟找不到一份能够糊口的工作,万幸向父与报社老板有些交情,她借着父亲的光做了报社主编,勉强能够自给自足,无需父母额外接济。
虽说是主编,但她的工作还算清闲,平日的新闻稿撰写主要是手下的编辑负责,她只需负责负责选题和校对之类的工作,像昨日那样忙的实属偶然,今日已有两位编辑挂完水出院,匆匆又投入到工作中。
绍卿现在看的就是他们早上新写的稿件,这新闻写的是昨天夜里发生的事,说是一名少校军官疑似酒精中毒夜半在家中猝死,这新闻倒有些偏花边小报,她接着往下看,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
这少校名叫袁邵飞,是刚刚撤回重庆休整的第七集团军的一名参谋,前脚才与同僚在舞厅喝了酒,后脚就在家中猝死,究竟是酒精中毒还是刻意投毒还没定论,但目前巡捕房的警长已经将袁邵飞的女伴请去配合调查。
换做旁的报纸,早已洋洋洒洒写了一堆政治阴谋、桃色情杀之类的花边八卦,山城晨报一向是偏向于报道些日常琐事,像这样的有些猎奇的新闻着墨不多,只说了时间、地点、人物等等的关键要素,其余的一概没提。
第七集团军?参谋?猝死?女伴?
她拧着眉,给印刷室去了电话,不知怎的,心里突然有股不好的预感。
“李诗凤今天还没来上班么?好的,麻烦你了。”
这通电话一拨,向绍卿的猜测验证大半,当时请诗凤跳舞的,多半就是这袁邵飞,现在李诗凤应该已经进了巡捕房。
她心知诗凤多半是凶多吉少。袁邵飞行伍出身,身体自然比寻常人好些,昨夜他邀请诗凤跳舞时,明明神智清醒,步伐稳健,并不像喝多酒的样子,酒精中毒和突发疾病应该可以排除,巡捕房急急把诗凤抓去,也必定考虑到只是意外猝死的可能性极小。
可若是有人蓄意投毒,那多半早有准备,不会留下明显的痕迹,得手后怕是早已逃之夭夭。而袁邵飞身份敏感,诗凤在案发时离他最近,巡捕房为了交差,难保不会把罪责全部推到她身上。
想到此处,绍卿忙给中央党部秘书处拨了电话,叫陈秋明寻一位擅长刑事案件的律师,她奔至门口,拿下遮阳帽,往发顶随意一戴,便匆匆叫了黄包车往巡捕房去,连钢笔都忘了合上。
……
知道袁邵飞死讯时,孟闻钧尚在关于滇西战局的战略研讨会上发呆。
他一夜未合眼,大清早被拉去开会,自然提不起精神,只是坐在椅子上放空自己。
军长余立甫坐他上首,见他一脸倦容,通身烟酒之气的样子,便知他昨晚定是出去鬼混,恨铁不成钢地训地道:“老三,你到了重庆也没个正形!军政部长特召我军开会,前天就已说定下,你怎么不提早做些准备?”
孟闻钧受不了他这老大哥的样子,玩笑似的揽着他的肩,“好哥哥,你虽不擅应酬,可这些事总要人替你来干!昨晚司令部的几个年轻人邀我们喝酒,我可没您这么好的运气,有这样贴心的兄弟替我兜着,可不得去捧捧场,给他们几分面子。”
他这话三句里倒是有两句是说自己劳苦功高的,余立甫听的忍俊不禁,也不好再发脾气,便把他的手打下来,又训斥道:“行了!端正坐好,总是没个兵样子。”
孟闻钧朝他行了个不伦不类的军礼,然后挺直腰板继续发呆。
军政部长俞宗兰在滔滔不绝的发言中间抽空看了一眼他们的动静,不由得暗暗称奇。
孟闻钧此人果然是长袖善舞,原先做委员长的宪兵时,就深得其喜爱,即使是被调到余立甫这种刚直不阿的军官身边,也能够有游刃有余。
“岚舟,你们军也是刚刚从云南撤回来,依云南的形势来看,这次滇西远征军的总司令由谁担任更合适?”
孟闻钧猝不及防被点名,倒也并不慌张,他从容望了身旁的余立甫一眼,余立甫微微颔首,他方开口回话,“卑职认为,滇西远征军总司令的位子,非向岑卿莫属。”
非向岑卿不可,原因有三。
首先,自远征军成立以来,向岑卿一直是活跃在前线,对云南的地形地势以及敌军的作战风格都有充分的了解。
其次,向岑卿本人确实是军事奇才,前方战事吃紧,战略总指挥当然是能者居之。
最后,向岑卿虽然是黄埔毕业,但他的家族其实是有一部分私兵的,这部分私兵的单兵素养要远高于普通军队。

上一篇: 木萧萧边落无弹窗大结局_无限流:阴戾怪物...

下一篇: 错将假戏当真情(程久儿陆衍泽)全文免费阅...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