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岁禾江心月小说叫什么名字_慕华争渡全文免费阅读

时间:2023-02-26 22:03:2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我回了院子,清荷为我端来热茶。

我正低头饮茶间,她又开口道:「太子殿下此来,竟然还带着那个狐媚子,分明是没有将小姐您放在眼里,一味地偏爱她,这成婚后您的日子可怎么过啊?皇后也向着她说话,您就是受了欺负都无人出头,到时候又身在东宫,岂不是任人欺辱了……」

我听着她这熟悉的论调,反问道:「那你觉得我该如何?」

她接话道:「自然要趁着如今形势闹上一闹,给东宫一个好看,让她们不敢小瞧了您。」

我将拿起的茶盏又轻轻放下,抬眸凝视着她,「清荷,你入府三年,我待你也算不薄吧?」

「小姐待奴婢恩重如山,今日何出此言呢?」她仍旧笑意盈盈地说着。

「很好,既是恩重如山,那到你报恩的时候了,我要见你背后的主子。」

我声音和缓,可她脸上笑意戛然而止,眼眸中闪过慌乱,仍然倔强说道:「小姐在说笑吗?」

「我厌恶背主之人,却容了你这么久,非要等利刃落在你的脖子上,你才知道我是不是说笑吗?」我似笑非笑地看着她。

她砰地一声跪在了地上,「小姐恕罪。」

「去吧。」

暮色渐起,她匆匆出了府门。

我负手而立,看着她远去的背影。

次日清晨,她已跪在我的面前,低声道:「主子约您今日相见。」

我和她一起坐马车出门,可是出了城门后,她便用轻纱蒙住了我的眼睛。

到了目的地之后,牵着我的手走进了一座宅子,似乎是绕过了层层回廊,才带我走进了一个院子。

取下面纱的那一刻,我看着眼前人,没有丝毫的意外。

「四皇子殿下,果然是你。」

我抬眸望去,只见他穿着一身玄色长袍,上面绣着银色云纹,密密麻麻的纹路尽显奢华。

他落座于高处,漫不经心地看着我,眼神似乎闪过一丝意外,沉声道:「清荷从前说过你有玲珑心窍,她无法左右你的心思,却不想你竟聪慧至此,猜到了本殿的存在。」

「我不仅猜到了您的存在,还猜到了江心月的身边也有一颗如清荷这般的棋子,助长她的野心,左右她的心思,让她一步步地按照你的想法去行事,再加以利用。」我目光直视着他,话语中满是笃定,并非试探。

他脸上那份漫不经心的审视与打量渐渐褪去,转而缓缓笑道:「如你所言,你猜对了。她不过是一个江南渔女,若是没有我在背后谋划指引、暗中相助,她又怎会顺利找到太子?又怎会有今日想成为东宫女主人的野心?可惜了,她发现不了。倒是你,既然看透幕后之事,还执意来见我,意欲何为?」

他不仅在我的身边安插了棋子,也在江心月的身边安插了棋子,他想用这两颗棋子左右我们的行事,这双无形的手很早便已入局,为的就是让我与江心月相争,事态扩大后,我们二人便也成为了他局中的棋,其后各方势力相继下场,东宫自会生乱,太子备受打压,正是如今的局面。

清荷是三年前入府的,他的手在三年前就伸向了靖安侯府,也伸向了我的身边。

早早就布下了棋子,只因我是未来太子妃。

而江心月救下太子则是在一年前,成为太子在民间的妻,其后种种,更是他步步策划、暗中指引。


我眼眸微抬,直视着他,自有从容之态,反驳道:「不!殿下说错了,是我在助你。」

他之前的怠慢态度已然尽敛,眼神中透着几分惊诧,而后正色道:「你说什么?」

「殿下想要东宫易主,而我愿助殿下一臂之力。」

我话音落,可他仍在犹疑之中。

我再度出声:「殿下让清荷在我身旁极尽挑拨之语,不就是想让我声势浩大地退婚吗?以此力挫东宫锐气,让太子在朝野之间声名受损,尽失人心。而我知晓殿下的谋算,却乐意成全殿下。」

一语罢,他的眼底尽是不可置信。


8

我回了府中,去看了祖母。

晚间消息便传遍了京都,说靖安侯府老夫人病情又加重了。至于坊间流传的原因,则是太子上门探病时还带着江心月,二人形影不离,再度刺激到老人家,使得病情复发。

一时间,茶楼酒肆皆在谈论此事。

我在府中静听风雨,闲侍花草。

直到清荷对我说:「现在坊间流言都在说太子是故意带着江心月上门的,意在给靖安侯府难堪,故意相逼,百姓多愤慨,为您打抱不平。」

我将手中的剪刀缓缓放下,时机到了。

祖母穿着诰命服饰,亲入宫中,跪在乾安殿前,自陈沈家福薄,不堪匹配皇家,请求皇帝收回成命,为太子另择良配。

而我也跟随着她入宫,跪在她的身后。

过往的宫人内侍以及王公大臣全都看着这一幕,祖母与我二人俯首跪在那数十层白玉石阶之下。

可如今的靖安侯府,也只剩下了我们祖孙二人。

联想到当年的军功卓著、赫赫荣光,再看当下祖孙相依为命,受人折辱。

许多人走过时,不免轻声叹息,似有唏嘘之感。

最后终是帝王降旨,允沈家所求。并赏万金,赐良田万亩。

这事已然闹得沸沸扬扬,再继续僵持下去,就连整个皇室也会成为百姓们茶余饭后的笑话。而沈家主动提出退婚,便已是最佳的台阶,亦可及时止损。

我扶着祖母,走在宫道上,抬头看着这碧瓦朱墙,只觉逼仄,而宫外的浩瀚天地,才让人舒心。

上了马车后,我放下车帘,靠在祖母身旁,轻声道:「皇后和太子都希望我能主动退婚,却独独没想到是今日局面。」

她们想要的是我忍气吞声,打落牙齿和血吞,乖顺让位,将事态影响降低到最小,而不是像这样闹得举世皆知。

祖母抚上我的手,沉声道:「沈家的儿郎自有一腔热血,沈家的女子也绝不是忍气吞声之辈。」

今日之后,太子将声名受损,渐失人心。

帝王另下旨意,命太子于府中静思半年,不必上朝议政。

这便是变相的禁足。

我慢慢淡出了众人的视野,陛下赐黄金万两、良田万亩,便是在表安抚之意,亦是想平息事态。

我的出现只会让流言蜚语萦绕不散,这不是陛下现在想看到的。

我打算出京前往庄子上查账,并在京外别院长住,也是为了避避风头。

临行时,我与四皇子在城门口相遇,对视一眼,便匆匆擦肩而过。

我带了一众家丁护院以及管事嬷嬷前往庄子上,每日查看账簿,登记琐事,这日子倒也过得很快。

恍惚便是一年。

听闻太子禁足期间,四皇子很是得势,帝王对其委以重任,甚为看重,命他掌管京畿风林卫,他更是提出许多利国利民之策,得朝野称赞。

太子禁足期满后,气势已大不如从前,更是处处被四皇子压了一头,陛下对他亦是多有不满,冷落于他,朝野上下因他先前之事,觉得他并无储君之才德,对他颇有微词。

与此同时,太子设宴本欲敲打众人,却被爆出惊天丑闻,东宫藏书楼内藏着大理寺卿的夫人的画像,太子觊觎臣妻的消息不胫而走。


9

听闻那日设宴,有人醉酒误入藏书楼,打翻烛台,众人匆忙救火,将楼内物件搬出,却不想那画作暴露于众人视线之前,是太子亲笔所绘。

太子推说是为江氏所绘的画像,可众人分明瞧见卷末落款时间乃是数年之前,而那个时候,太子还并不认识江心月。

由此可见,画中人并不是江心月,而是大理寺卿的夫人顾锦书。

顾锦书是永安伯的女儿,自幼在宫中长大,与太子当算得上是青梅竹马。可是当日匆匆下嫁大理寺卿,却是皇后指婚。

如今想来大概也能明了,那是太子年少时的爱而不得,后来便成了心头的明月光,而他与江心月在民间成婚,或许是在弥补他心中的遗憾吧,至于后来对江心月的诸多偏爱,大概都有顾锦书的影子在。

这桩东宫旧事被揭露于人前,定然是四皇子的手笔。

其后,诸多老臣纷纷上奏,说太子无才无德,请求废之,另立贤德储君。

朝中响应者众,东宫之位摇摇欲坠。人人都以为朝中将会局势大变,四皇子正是春风得意之时。

可数日之后,季大将军请旨还朝,为太子多次进言,朝中废黜风波渐渐平息,似乎有关于废黜太子的言论在短短时日内尽数消散。

季大将军是太子的舅舅,季家是皇后的母家。

半月之后,我这庄子上迎来贵客,赫然就是四皇子。

这次,是他主动前来见我,而我端坐主位。

「四殿下,别来无恙。」我抬手间,已有婢女奉上热茶。

他一如往日般身着华袍,却稍显浮躁,并无上次相见时的气定神闲。

「你似乎又猜到了我会来找你?」他眼眸中透着审视与打量。

我轻笑道:「自然,毕竟我说过会助殿下一臂之力的。」

「要动储位,必先动季家。」他语气中透着狠厉。

我缓缓起身,走到他的身侧,同他并肩而立,沉声道:「那便挪走季家这块拦路石。」

他似乎惊讶于我的野心与胆量,继而垂眸道:「我手中证据并不足以扳倒季家。」

我目光正视着他,掷地有声地道:「我父兄战死青阳关,是季家算计之故。贻误战机、结党营私、残害忠良、独揽军功……这些罪名够不够?」

四皇子神色凝重,满眼震惊地看向我。

我与太子之间不仅隔着那些退婚折辱,还与他的母家隔着生死之仇。


10

四皇子只在庄子上待了半日,便匆匆离去。

在太子以为他的储位稳如泰山时,京中风云再起。

季大将军被指证贪墨军饷、以次充好,季家二子强占良田,闹出人命……

这是四皇子放出的引子。

起初,季家也并不曾将这些事放在眼里,以为总有转圜余地。

可是,当我与祖母敲了登闻鼓,事态便再度严重。

我与祖母跪在宫门前,我手捧诉状,高呼着青阳关之战,季大将军拖延援军,致使我父兄枉死,求陛下惩治奸人。

我一遍又一遍地高呼着,直到百姓们尽数围在身后,他们的话语由震惊转为义愤填膺。

其后宫门大开,帝王的近身内侍宣我们入宫。

我跪在那富丽堂皇的殿宇中,面对满堂朝臣,我毫无惧色,尤其是那季大将军满眼威压与煞气,斥我肆意攀诬朝中大员乃是重罪。

他出言恐吓,我更是挺直了脊梁。

有些账,就算拖了许多年,也终是要清算的。

我朝着帝王一拜,「求陛下为我枉死的父兄做主。当年,我父兄于正面迎敌,两军酣战至青阳关,我父兄誓死守城。可季大将军身为援军,却迟迟不至,乃是故意为之。他用我父兄的兵力去耗尽敌方主力。我父兄坚守至最后一刻,敌军便是疲惫之师,季大将军以逸待劳,轻松得胜,其后独揽军功。我父兄表面上是死在了敌军的利刃之下,实则是死在了同袍的算计之中。世人称赞我父兄忠勇美名,却不知那是一场本可以避免的牺牲。」

「信口雌黄,纯属无稽之谈,当日风雪压境,本将所率援军被困在路上,并非刻意拖延……」他厉声辩驳道。

「我有人证,当日我父亲派出的求援副将尚在人世。」

我朗声出口,众人窃窃私语。

帝王抬手道:「宣。」

待那人上殿,季大将军已然变了脸色。

他跪下道:「参见陛下。当日靖安侯父子苦守青阳关,援军久候不至,命卑职率数人前往季大将军处求援,可季大将军却不愿出兵,命大军原地待命,并下令斩杀卑职,卑职奋力挣扎,跌下山崖,才侥幸拣回一条命。醒来后得知靖安侯父子丧命,季大将军得胜而归。卑职隐姓埋名苟活十来年,就为的是今朝能将真相揭露于人前,求陛下惩治奸人,还靖安侯府一个公道。」

帝王的脸色已然阴沉,看向季大将军的目光带着审视。

可这还不够,我清声道:「陛下,臣女还有物证呈上,乃是季大将军昔日亲笔手书,加盖私印,勒令彭城太守不得出兵援助青阳关。」

他按兵不动,更切断周围可能出现的援军,彭城距离青阳关甚近,亦有兵力驻守,当日若能支援,父兄也能有一线生机。

帝王在看过书信之后,满眼震怒,「季大将军,你还有何话说?」

满堂朝臣,瑟然跪下。

「来人,拿下!」

铁证如山,容不得季大将军再说辩驳之语,他已经被禁卫扣下。

从宫内出来的时候,我与祖母紧紧依靠,她坐在马车上不自觉已潸然泪下。

她拉着我的手,满眼欣慰道:「你做到了,为他们报仇了……」

追封的圣旨已然降下。

靖安侯府的祠堂前,我跪在蒲团上,也忍不住流下热泪,哽咽道:「父亲与哥哥在天有灵,应当看到了吧,我为你们报仇了。这十余年来,我心中犹悬重石,今朝石头落地,我心终得安。」

走出祠堂时,竟是久违的轻松。

相关Tags:民间

上一篇: (昨日婚纱)小说在线阅读-(吴悦陈继舟)...

下一篇: 《姜盏柠祝慕森免费阅读小说》最新章节免费...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