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 Network Open:中国脑动静脉畸形出血风险评分系统开发及验证

时间:2023-07-10 09:06:5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陈晓霖副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JAMA Network Open》发表题为“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coring System for Hemorrhage Risk in Brain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基于团队前期建立的中国大陆脑动静脉畸形多模式治疗登记研究(MATCH研究),开发了亚洲首个基于大型前瞻性队列的脑AVM破裂预测模型——VALE模型,可以辅助准确识别破裂高危患者,促进脑AVM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决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陈玉博士后为第一作者,陈晓霖副教授为通讯作者。

脑动静脉畸形在人群中发病率约为0.01-0.50%,年破裂率约为1-3%,是中青年发生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因。在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治疗决策中,干预治疗可能造成的功能障碍风险与保守治疗潜在的远期出血风险难以权衡,临床医生需要一种可靠的预测和风险分层工具来预测未破裂脑动静脉畸形的长期出血风险。

既往研究大多基于横断面数据进行脑动静脉畸形破裂相关因素的探索以及破裂预测模型的构建,然而病灶破裂后血管构筑特征往往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通过横断面数据构建的预测模型在生存数据中通常工作性能较差。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陈晓霖副教授基于团队前期构建的中国大陆脑动静脉畸形多模式治疗登记研究(MATCH研究),通过对病灶血管构筑学结构进行严格的统计学特征筛选,在此基础上结合既往文献报道的出血危险因素,提出了基于中国人群的VALE评分系统。

该评分纳入了累及脑室、深部位置、单一深静脉引流3个危险因素及静脉瘤1个保护因素,总分跨度为10分(-4至5分),其中低风险组为-4至-3分,中风险组为-2至1分,高风险组为2至5分。VALE评分系统在训练集(3585例)、多中心外部验证集(377例)、生存数据验证集(1028例)中工作性能均较好(AUC分别为0.77,0.85,0.73),能显著识别区分破裂高危患者。该研究所提出的VALE评分系统可辅助准确识别脑动静脉畸形破裂高危患者,促进脑AVM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决策。

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1234,82071302,82202244)、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C2501101,2020YFC2004701)等项目资助。

在线应用:脑动静脉畸形出血风险评分系统(VALE评分)

通讯作者简介

1.png

陈晓霖 副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副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脑血管外科学组秘书,中国卒中学会医疗质量管理与促进分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第二届青年理事会理事,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委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课题研究。长期从事脑血管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近五年以通讯作者在《JAMA Network Open》《Stroke》《Stroke & Vascular Neurology》《Translational Stroke Research》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

原始出处:

Chen Y, Han H, Meng X, Jin H, Gao D, Ma L, Li R, Li Z, Yan D, Zhang H, Yuan K, Wang K, Zhang Y, Zhao Y, Jin W, Li R, Lin F, Chao X, Lin Z, Hao Q, Wang H, Ye X, Kang S, Li Y, Sun S, Liu A, Wang S, Zhao Y, Chen X.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coring System for Hemorrhage Risk in Brain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JAMA Netw Open. 2023 Mar 1;6(3):e231070. 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23.1070. PMID: 36857052; PMCID: PMC9978947.

上一篇: 国家眼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罕见病诊治中...

下一篇: Psychol Med:D型人格和抑郁症...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