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补液一文全攻略:从决策到精准计算

时间:2025-04-03 12:09:2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场景:

  • 患者化疗后出现严重呕吐,电解质失衡却不敢贸然补液?

  • 放疗联合免疫治疗时,液体管理如何平衡“防脱水”与“防心脏负荷过重”?

  • 晚期肿瘤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补液公式该推翻重写还是微调参数?

在肿瘤临床中,补液远非“缺啥补啥”的简单操作。它既是维持患者内环境稳定的“生命线”,也是影响药物疗效、并发症风险的“隐形杠杆”。今天,我们就来拆解这份“个体化补液指南”。

一、补液核心四问:补什么?补多少?怎么补?何时调?

(1)补什么液?

图片

▶ 肿瘤特需液:

含谷氨酰胺营养液:减轻黏膜炎,促进肠道修复(放疗期间优选)

高支链氨基酸液:纠正负氮平衡,改善肌肉消耗(晚期患者适用)

(2)补多少液?

个体化计算公式:

总补液量 = 生理需要量 × 调整系数 + 累积损失量 + 继续损失量

生理需要量:按体重计算(30ml/kg/d,女性×0.9)

调整系数:

发热/高代谢:×1.2-1.5

腹水/水肿:×0.8-0.9

腹泻:+10-15ml/kg/d(按粪便量调整)

(3)怎么补液?

图片

▶ 速率控制:

晶体液:成人200-500ml/h(心衰患者减半)

胶体液:成人100-300ml/h(监测CVP)

(4)安全补液的监护指标

动态监测节点:每4-6小时评估尿量、血压、电解质、体重

①中心静脉压(CVP):正常为5~10cm 水柱

CVP和血压同时降低,表示血容量不足,应加速补液;

CVP增高,血压降低表示心功能不全,应减慢补液并结强心药;

CVP正常,血压降低,表示血容量不足或心功能不全.应做补液试验 10分钟内静脉注入生理盐水250ml,若血压升高,CVP不变,为血容量不足;若血压不变,而CVP升高为心功能不全。

② 颈静脉充盈程度:平卧时两静脉充盈不明显,表示血容量不足;若充盈明显甚呈怒张状态,表示心功能不全或补随过多

③ 脉搏:补液后脉搏逐渐恢复正常.表示补液适当:若变快,变弱,预示病情加重或发生心功能不全

④ 尿量:尿量正常(每小时50ml以上)表示补液适当

⑤ 其他:观察脱水状态有无缓解,有无肺水肿发生,有无心功能不全表现等

二、临床场景决策表:从评估到实施

图片

当然,任何公式只为参考,不能机械执行。要避免补液量过少或过多。过少往往使休克难以控制,且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过多则可引起循环负担过重及脑、肺水肿,并促使烧伤局部渗出增加,有利于细菌的繁殖和感染。

结语:补液,是科学与艺术的平衡

补液计算没有标准答案,但遵循“评估-决策-实施-监测”的闭环逻辑,结合患者个体化需求,能显著提升临床获益。

留言分享一个你遇到的补液难题,获专家点评

参考文献

《肿瘤营养治疗指南》(CSCO, 2025版)

急诊时间

《临床补液治疗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ESMO肿瘤支持治疗手册(补液章节)

上一篇: European Radiology:增...

下一篇: 双特异性嵌合TCR-T细胞治疗:攻克癌症...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