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正常≠绝对安全,一例颠覆认知的脑膜炎追凶记

时间:2025-04-01 12:09:5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感染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病因,能够导致人类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其中包括病毒、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寄生虫等。在众多病原体中,细菌感染尤为常见且复杂,针对不同细菌感染的精准抗感染治疗是获得良好救治效果的关键。

在“龙城感染云查房”第十五期中,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的盛媛姬医师分享“隐形刺客出墙”案例。感染前沿特将精华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病例资料

1 基本信息

患者王某,男,42岁,2024年2月7日入院。

2 职业及环境史

办公室职员,邻居饲养鸽子。

3 既往史

体健,无免疫缺陷疾病、慢性病及手术史。

主诉及现病史

1 主诉

头晕13天,头痛进行性加重8天,伴意识障碍。

2 现病史

2024年1月25日:出现头晕,体温37.3℃,外院予头孢他啶2g q8h及倍他米松5mg qd治疗2天,症状无缓解。

2024年1月30日:头痛加重,伴恶心,未就诊。

2024年2月2日:头痛持续加剧,头颅CT未见异常,予氟桂利嗪片5mg qn对症治疗,效果不佳。

2024年2月5日:出现脑膜刺激征(颈强直、布氏征及克氏征阳性),血常规示白细胞13.24×109/L,中性粒细胞81.3%,CRP 15.78mg/L,初步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收住院。

2024年2月6日:突发反应迟钝、胡言乱语及四肢抽搐,予丙戊酸钠泵入控制癫痫,并行腰椎穿刺术。

体格检查

T 36.1℃,P 75次/分,R 18次/分,BP 142/93mmHg。

神志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4mm),对光反射灵敏,颈强直(++),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

1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血常规:WBC 10.59×109/L,N% 84.3%,Hb 163g/L,PLT 210×109/L;

炎症标志物:CRP 10.45mg/L,PCT 0.56ng/mL;

隐球菌抗原:血清及脑脊液乳胶凝集试验均阳性(滴度1:1024);

其他:HIV抗体阴性,肝肾功能、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无异常。

脑脊液分析(2月7日)

常规:压力240mmH2O,外观微黄色,有核细胞290×106/L,淋巴细胞95.2%;

生化:蛋白2.14g/L,葡萄糖<1.11mmol/L,氯109.3mmol/L;

病原学: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阳性,墨汁染色及培养阴性。

影像学检查

头颅MRI未见脑实质病变、血管异常或占位;胸部CT无肺部感染或结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1 最终诊断

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脊液隐球菌抗原阳性+淋巴细胞为主炎症反应)。

2 鉴别诊断

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葡萄糖显著降低支持,但隐球菌抗原阴性且无结核病史及影像学证据。

病毒性脑炎:起病急骤,脑脊液以单核细胞为主,但本例隐球菌抗原阳性可排除。

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本例以淋巴细胞为主且病原学阴性。

治疗过程

1 初始治疗(2024年2月7日-2月18日)

抗真菌治疗

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ABCD,5mg/kg/d,深静脉滴注)联合氟胞嘧啶(25mg/kg q6h,口服);快速杀灭隐球菌,降低颅内真菌负荷。

对症支持

降颅压:20%甘露醇125mL q8h+甘油果糖250mL q12h;

营养支持:白蛋白10g/d + 肠内营养液1500kcal/d;

癫痫控制:丙戊酸钠持续泵入1mg/kg/h,后过渡至拉莫三嗪口服50mg bid。

2 治疗反应

2月18日复查腰穿,脑脊液压力降至180mmH2O,细胞数降至120×106/L,葡萄糖1.8mmol/L,隐球菌抗原仍阳性(滴度1:512),墨汁染色阴性。

头痛缓解,意识状态恢复,未再发作癫痫。

3 巩固期调整(2月19日起)

ABCD减量3mg/kg/d,维持2周;氟胞嘧啶继续原剂量,总疗程≥6周;

每周复查脑脊液压力及抗原滴度,警惕肾毒性及骨髓抑制。

讨论与诊疗体会

1 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

本例以非特异性头晕、头痛起病,初期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提示对免疫功能正常宿主需提高警惕。

葡萄糖显著降低(<2.2mmol/L)及蛋白升高(>1g/L)是重要线索,但确诊需依赖隐球菌抗原检测。

2 诊断策略优化

敏感性及特异性接近100%,优于传统墨汁染色及培养,本例培养阴性可能与前期抗真菌治疗干扰有关。

头颅MRI阴性不能排除CM,需结合病原学及脑脊液分析。

3 治疗难点与对策

脂质体制剂可减少肾毒性,但需警惕输注反应(发热、寒战),本例通过预处理(地塞米松2mg静推)有效控制。

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可延缓耐药性,白蛋白辅助维持胶体渗透压。

4 免疫功能正常宿主的特殊性

较HIV感染者恢复更快,但治疗疗程仍需足量(诱导+巩固≥8周),避免复发。

鸽子粪便为隐球菌常见来源,需详细询问接触史。

本例通过早期病原学检测及精准抗真菌治疗获得良好疗效,强调对非免疫缺陷人群CM的警惕性。乳胶凝集试验应作为CNS感染的一线筛查手段,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仍是治疗基石,但需个体化调整剂量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上一篇: J infect:瞿介明教授团队发布新型...

下一篇: NEJM:风险降低14%!司美格鲁肽或为...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