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道丨干货】病理技术——淀粉样变性的特殊染色技术
时间:2025-03-07 12:13:0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淀粉样变性
淀粉样变性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淀粉样蛋白错误的折叠聚集,进而形成不溶性纤维在体内各器官组织细胞间的沉积,继而引起受累脏器功能逐渐衰竭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与累及的器官及其受累程度相关,常见受累器官有肾脏、心脏、肝脏、胃肠道、皮肤黏膜等,一般表现为受累器官肿大及功能障碍。
褐色斑点,逐渐增大,形成半球形圆锥形或者多角形丘疹,质地比较硬,表面多光滑发亮,可以有少量鳞屑、角化过度或者表面粗糙,伴有剧烈瘙痒感。
心室室壁厚度、房间隔厚度及心室僵硬度增加,进而导致心脏机械功能和传导系统功能改变,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心律失常等,最后左心衰竭、猝死。
之所以称为淀粉样变性,是因其沉积物与淀粉都可遇碘变色,故称为淀粉样物,但其本质为蛋白质。目前发现的相关蛋白质有30多种,主要为AL蛋白和AA蛋白。根据淀粉样蛋白前体类型不同主要分为AL型和AA型淀粉样变性,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少见类型(最常见的为AL型)。
不同的分型治疗方法不同,关键是抑制淀粉样物质的合成和沉积,减少淀粉样蛋白前体的产生。AA型淀粉样变性常继发于慢性感染,AL型淀粉样变性病因不明,为原发性系统性,常累及心脏和肾脏,预后较差。因此淀粉样变性的诊断及分型对临床极为重要。
淀粉样变性的特殊染色
在组织病理染色中,淀粉样物常被伊红染成均匀一致的淡红色或淡粉色,与胶原纤维玻璃样变相似,不易鉴别,因此需要通过特殊染色来显示。刚果红染色是现在常用的方式,其染色方法有多种,其中甲醇刚果红染色的效果最好。
染色步骤如下:
试剂配置:
①甲醇刚果红染液:刚果红(congo red)0.5g,甲醇80ml,甘油20ml。
②分化液:氢氧化钾0.2g,80%酒精100ml。
③酸化高锰酸钾:5%高猛酸钾水溶液与0.3%硫酸水溶液,临用前等比例混合。
结果判读:
淀粉样物质光镜下为橘红色,偏振光纤维镜下呈苹果绿双折光。经酸化高锰酸钾处理后,再进行刚果红染色,AA蛋白失去对刚果红的亲和力,呈现阴性染色,而AL蛋白不受氧化处理影响,仍然呈现阳性染色。仍然阳性为AL型淀粉样变性,变为阴性为AA型淀粉样变性。
改进方案:
在实际染色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组织背景不干净,淀粉样变性区域着色过浅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通过调整切片厚度及染色顺序,得到了较好的染色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考虑到先染刚果红再染苏木素,盐酸乙醇分化时往往造成刚果红脱色,致使刚果红染色不明显,我们调整染色顺序,先染苏木素,后染刚果红,得到了较好的染色效果,如图
图左:先刚果红后苏木素,刚果红未用氢氧化钾乙醇分化
图中:先刚果红后苏木素,刚果红氢氧化钾乙醇分化,效果比不分化要好
图右:先苏木素后刚果红,刚果红氢氧化钾乙醇分化,效果最好。
二、调整切片厚度
图左:3μm,染色浅淡,淀粉样物不明显。
图中:4μm,染色稍深。
图右:5μm,染色鲜艳,对比明显。
在不掉片的基础上,切片厚度可调整为6至7微米,阳性物质染色更强。染色过程中分化比较关键,分化时间较短胶原纤维也被染成红色;分化过度,淀粉样物质也被脱色,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以控制分化程度。另有文献[1]提出适度缩短苏木素染色时间,可使淀粉样物质染色染色对比更明显。
刚果红属酸性染色剂,是一种钠盐,可溶于水和酒精,电离后分子的主要部分将离解为有色的阴离子和无色的钠离子(Na+)。带负电荷的刚果红有色阴离子,能与组织中带正电荷的成分结合,而产生非特异着色。为克服这一缺点,提高刚果红染液的p H值大于6很重要,它能增加刚果红与其他组织蛋白的电荷斥力(人体大部分蛋白的等电点小于6),减低非特异性着色[2]。
参考文献:
[1]何娇,朱小兰,姚军,等.切片厚度和衬染时间对甲醇刚果红染色的影响[J].诊断病理学杂志,2023,30(01):97-98.
[2]刘介眉,严庆汉,路英杰,等.病理组织染色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145-155.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小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