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HCG、E2、P解读与保胎用药攻略!
时间:2025-03-07 12:11:3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妊娠会引起母体内分泌一系列的变化,其中孕激素、雌激素、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HCG) 是维持早期妊娠的重要激素,其水平及变化趋势可预测妊娠结局、指导临床决策。在临床工作中,过于频繁的激素监测但缺乏对结果的合理解释可能导致过度治疗。相反,忽视激素监测在保胎治疗中可能会错失良机。因此,合理的激素监测和解释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就来看看不同情况下的孕激素、雌激素、HCG水平,应该如何进行解读与处理!
一、孕激素
1、孕激素的分泌
在维持月经的时期和怀孕的10周之前,孕激素由卵巢的黄体细胞分泌;怀孕8-10周之后,孕激素由胎盘的合体滋养细胞分泌。母体的孕激素水平随着妊娠的进展而逐渐升高,孕激素在雌激素的协同作用下,维持子宫内膜、子宫肌层、乳腺等其他器官的孕期生理变化。
2、孕激素的作用
孕激素有很多作用,包括月经周期调节;妊娠的建立和延续;维持妊娠早期子宫内膜蜕膜化;减少子宫收缩;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反应;月经周期调节;妊娠的建立和延续;改善子宫胎盘循环等等,因此一定水平的孕酮对于维持妊娠很重要。如果孕激素分泌不足,将会影响胚胎的着床和生长。
3、孕激素的水平
黄体生成素(LH)呈脉冲式分泌,孕激素在LH的作用下分泌也呈脉冲性,在黄体期,孕激素的水平波动显著,24小时内可在5 ng/ml至40 ng/ml之间变化,差异高达8倍。孕早期孕酮分泌也是如此,因此在临床上有时监测到孕酮值偏低,不一定意味着胚胎发育异常,孕酮并不是孕期监测和预测流产的可靠指标。许多学者甚至不建议常规监测孕酮水平。
不过,孕早期的孕酮水平总体是呈现上升趋势的。在妊娠6至10周期间,孕酮水平大致维持在一个平台期,甚至在孕7至9周左右,可能会出现生理性下降。但在妊娠期间,孕激素的水平整体仍然是持续上升的。因此,通过多次抽血检测孕酮水平,可以揭示其变化规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对于复发性流产患者而言,孕酮检测仍然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孕酮主要是黄体产生的,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黄体的分泌功能障碍,会导致孕酮分泌不足,导致胚胎植入失败和早期自然流产。因此,孕酮水平可以反映胎盘和黄体功能。
下表为不同时期孕酮水平的范围:
状态
时间
血清孕酮值
非妊娠
卵泡期
<3.2nmol/L
黄体期
9.5-89 nmol/L
妊娠期
妊娠早期
63.6~95.4 nmol/L
妊娠中期
159~318 nmol/L
妊娠晚期
318~1272 nmol/L
P>78 nmol/L(25ng/mL)基本排除异位妊娠
P≤15.6 nmol/L(6ng/mL)提示死胎
二、HCG
HCG在受孕后6-9天在母体血清中检测到。hCG水平以指数方式升高,在末次月经后8-10周达到峰值。怀孕约12-16周后,HCG水平开始逐渐下降。随后在第18周降至最低点,之后的水平在分娩前保持不变。
在妊娠的不同阶段,各孕妇之间的hCG绝对值变化很大,因而缺乏可比性。hCG的检测主要用于自身前后比较,而在不同患者之间进行hCG水平比较则没有实际意义。
根据大量检验数据显示,hCG的增长并非简单的隔天翻倍。在孕早期。当HCG水平低于1200mIU/ml,可能需要48到60个小时才能翻倍。当HCG水平进一步增高到了1200mIU/ml至6000mIU/ml时,可能需要48到72小时翻倍。当HCG水平再增高,高到6000mIU/ml至10000mIU/ml时,可能需要3~4天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够翻倍。
因此,当hCG水平升高至10000 mIU/ml以上时,不能仅依据其是否隔天翻倍来推测胚胎质量,这种推测缺乏依据。此外,如果在早孕期间hCG水平持续偏低,即使伴随胎心存在,也需保持警惕。
三、雌激素
妊娠后,绒毛组织分泌的hCG持续刺激黄体,促进雌激素(E2)和孕酮(P)的产生,从而支持正常妊娠的维持。
1、雌激素在妊娠中的作用
使内膜增厚,利于胚胎的着床和植入。在黄体中期上调孕激素受体,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增加子宫肌层的血液供应,促进子宫肌层增厚,利于胚胎的发育。妊娠期增加胎盘P450侧链解酶的活性,促进胆固醇转化为孕烯醇酮,进而增加孕酮的合成。可增加子宫胎盘的血流,促进胎盘血管形成,从而保证胎儿正常发育。
2、正常雌激素水平
妊娠期间雌激素水平也会有相应的变化,血液中雌激素水平的正常值如下:
排卵前
200-400 pg/ml
黄体期
150 pg/ml
早孕期
>300 pg/ml
HCG上万时
>400 pg/ml
雌激素pg/mL*3.67=pmol/L
3、何时补充雌激素保胎?
雌激素是维持早期妊娠的重要因素。许多研究表明,雌激素水平是早期胚胎发育的可靠预测指标,我们可以根据雌激素水平的高低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干预。那么,何时应进行保胎干预呢?可参考下表:
早孕时雌二醇150pg/mL是补充的警戒点
HCG≤5000IU
E2>200pg/mL
保胎成功率高
HCG>5000IU
E2>300pg/mL
保胎成功率较高
HCG>10000IU
E2>400pg/mL
保胎成功率较高
4、雌激素补充剂量
雌激素应该怎么补充?补充多少剂量呢?
口服戊酸雌二醇(E2V)1mg,4-9h后提升血药浓度15-22.09pg/ml,服药24h下降为8pg/ml;多次给药后E2水平约为单次给药的2倍,约为15-30 pg/ml;停药2-3d后E2可恢复至治疗前水平。E2V经阴道不能脱戊酸,吸收少,不推荐阴道给药。
17- β雌二醇1mg口服后4h血药浓度达高峰,E2浓度平均为28pg/ml,24h浓度大致稳定。阴道放置1片1/10芬吗通后,E2浓度达589.65 pg/ml。
四、其他激素
妊娠黄体除了分泌孕激素、雌激素参与妊娠的维持外,也分泌松弛素(relaxin,RLX)、缩宫素、抑制素等激素。
RLX是一种多肽类激素,属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家族,对生殖系统有许多作用,包括可介导妊娠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引发结缔组织结构性变化、放松关节和肌腱以及促进子宫颈成熟等,最终有利于妊娠的维持和分娩。
RLX可抑制未妊娠子宫肌肉组织收缩,但并不能抑制妊娠子宫肌肉组织的收缩。
已显示松弛素过量与宫颈缩短和早产风险增加有关。
五、早孕期如何合理用药及检查?
孕期并无激素水平标准和正常值范围,并且很多的激素检查指标随着孕周的增加出现范围较大的波动。因此,目前临床所用的激素检测及参考值并不能很好地指导孕期用药。
孕激素保胎有其临床价值,如在黄体分泌不足、孕激素缺乏引起的先兆流产以及辅助生殖技术中黄体支持有一定的作用。但在“保胎”过程中要明确是否缺乏孕激素,过量的生殖激素类似物,都有可能使胎儿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于无症状、无流产史者:不建议常规进行雌激素、孕激素的筛查。
对有流产症状以及流产史者:行雌激素及孕激素检测有一定帮助。
综上所述,孕早期使用孕激素“保胎”必须做到有节制、有节奏;而不应该仅仅依照血孕激素水平作为补充孕激素的唯一依据。以患者为中心,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原则,正确认识流产的不同因素、正确认识“保胎”,避免不必要的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