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吃糖,或能抑制脂肪肝!
时间:2025-02-22 12:08:4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在现代社会,随着饮食习惯的变化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
根据最新的研究,肝脏如何处理糖和脂肪的相互关系,可能是理解这一疾病的重要关键。
2024年2月16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的黄波教授团队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重磅研究,揭示了葡萄糖在肝细胞中转化为糖原的过程如何对抗脂肪的合成,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通常来说,在我们进食后,葡萄糖会迅速进入血液并被肝脏吸收。
传统上,许多人认为葡萄糖会直接转化为脂肪储存,但黄教授的研究表明,葡萄糖在肝细胞内首先会优先转化为糖原。
糖原是我们体内储存能量的一种形式,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肌肉中。
只有在糖原储备达到饱和状态后,葡萄糖才会进一步转化为脂肪酸。
研究团队通过碳13同位素示踪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发现这一转化过程的关键在于一个名为UDPG(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的代谢中间体。
UDPG不仅是糖原合成的底物,更重要的是,它在抑制甘油三酯(脂肪的一种形式)的合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研究进一步揭示了UDPG如何通过与特定转运蛋白SLC35F5结合,进入肝细胞的高尔基体,并直接与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结合。
SREBP1c是一个关键的转录因子,负责调控脂肪酸的合成。
UDPG的结合促使SREBP1c被降解,从而阻断了其活性形式的生成,这一过程显著抑制了脂肪酸的合成。
这一发现为我们理解肝脏如何在糖和脂肪的存储之间取得平衡提供了新的视角。
通过优先转化葡萄糖为糖原,肝细胞能够有效控制脂肪的积累,从而预防脂肪肝的发生。
在小鼠实验中,注射UDPG有效下调了脂肪生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减少了肝脏脂肪变性。
这一效应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肝细胞中同样得到了验证,显示出UDPG对脂肪代谢的广泛调控作用。
黄教授团队的研究为我们指明了一个新的治疗靶点。
通过调控糖原生成的中间产物UDPG,我们或许能够开发出新的药物,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脂肪代谢,从而有效预防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这一切都展示了肝脏在能量代谢中的复杂性与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自然界的机制来对抗现代社会的健康挑战。
随着对糖原和脂肪代谢机制的深入研究,我们对肝脏功能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
随着科学的进步,我们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能够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带来更多有效的治疗选择,让患者的生活更美好。
参考文献: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di3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