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ional Psychiatry:由于童年ADHD中使用兴奋剂导致的纹状体功能连接网络变化

时间:2024-11-07 12:00:3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本研究探讨了在真实世界条件下,使用兴奋剂对ADHD儿童纹状体-大脑皮层功能连接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年内在纹状体和前额叶-顶叶、视觉等网络之间的功能连接有所减弱,且部分网络的连接模式显示出正常化趋势。约14%的使用兴奋剂的儿童症状显著改善,与右侧壳核和视觉网络之间的连接减弱有关。这些结果提示兴奋剂可能在视觉注意力控制方面发挥治疗作用。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兴奋剂如哌甲酯已被广泛应用于ADHD的治疗,尤其在急性控制多动、冲动和注意力缺失方面表现出显著疗效。然而,兴奋剂对ADHD儿童长期神经功能的影响仍缺乏全面了解,尤其是在真实世界中药物使用不规则的情况下。尽管控制条件下的研究提供了兴奋剂对脑功能连接的调节机制的见解,但这些研究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多药物治疗和药物依从性不佳的现实情况。利用大样本的青少年大脑认知发展研究(ABCD),本研究填补了这一知识空白,通过观察两年内ADHD儿童在使用兴奋剂后的脑网络变化,探索了该药物对ADHD症状改善的潜在机制​。

表1:研究样本的组间差异统计

本研究从ABCD数据集中筛选了11878名参与者,纳入的样本满足以下标准:基线时诊断为ADHD、达到特定的行为评分标准、头部运动控制良好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C)数据等。最终筛选出179名满足要求的ADHD儿童(年龄9-12岁)。这些儿童被分为使用兴奋剂组(STIM-EXP)和未使用兴奋剂组(STIM-NAIVE),研究还包括一个正常发育儿童对照组(TD)。rs-FC数据处理使用了经典的静息态连接分析方法,通过选取左右尾状核、壳核和伏隔核等纹状体区域,探讨其与前额叶-顶叶、视觉、默认模式网络等10个皮层网络之间的功能连接变化​。

图1:不同组别儿童在两年内rs-FC变化的模型示意图

在两年内,rs-FC分析表明,STIM-EXP组儿童的纹状体-皮层连接显著减弱,尤其是在右尾状核与前额叶-顶叶网络、壳核与视觉网络之间的连接,这种减弱未在STIM-NAIVE组中观察到。此外,与正常发育的TD组相比,使用兴奋剂的ADHD儿童在壳核和视觉网络连接方面显示出趋于正常化的趋势,表明药物可能对这些网络产生了校正性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14%的STIM-EXP儿童在ADHD症状上有显著改善,且这些儿童表现出右壳核-视觉网络连接的显著减弱,这提示此连接变化可能与视觉注意力的调控相关​。

表2:在rs-FC变化与症状改善之间的Bayesian回归结果

图2:STIM-EXP组和STIM-NAIVE组儿童的尾状核-前额叶顶叶网络连接变化

本研究首次在大规模真实世界数据中展示了兴奋剂对ADHD儿童纹状体-皮层连接的广泛调节效应,这种效应可能通过视觉注意力调控途径为ADHD儿童带来潜在的治疗益处。

图3:TD组、STIM-EXP组和STIM-NAIVE组的壳核-视觉网络连接变化

研究指出,尽管部分网络的连接变化表明了兴奋剂的治疗性影响,但这种影响的临床价值仍需在随机对照研究中进一步验证,以更好地支持个性化的ADHD治疗策略​。

原始出处

Kaminski, A., Xie, H., Hawkins, B., & Vaidya, C. J. (2024). Change in striatal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networks across 2 years due to stimulant exposure in childhood ADHD: results from the ABCD sample.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14(463). https://doi.org/10.1038/s41398-024-03165-7

上一篇: Cardiovasc Diabetol:...

下一篇: Springer高水平OA期刊:悠久历史...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