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致化疗相关性腹泻,全是干货!

时间:2024-08-15 18:00:4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化疗相关性腹泻(CRD)可导致治疗效果和患者依从性降低,影响肿瘤患者的长期治疗结局,甚至危及生命。

除传统化疗药物外,许多分子靶向药物也可导致CRD,包括小分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抗EGFR单克隆抗体、磷酸肌醇3-激酶抑制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小分子抑制剂、BCR-ABL1和KIT抑制剂、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靶点抑制剂、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抗体-药物偶联物等多种分子靶向药物。

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引起肠黏膜损伤或肠炎等有关,临床表现为大便频率增加和/或松散不成形,患者常伴有产气过多和/或肠绞痛

不同药物引起的CRD发生率不同,临床应重视病史采集和鉴别诊断,积极干预并进行动态评估,加强患者教育,以及时发现和预防肠毒性的发生。

CRD的临床表现

初期症状:大便频率增加、大便松散不成形、产气过多、肠绞痛。

重度表现:频繁的水样便、大便中出现黏液或血液。

严重并发症:血容量不足、急性肾损伤、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低钠血症或高钠血症)。

感染风险:肠粘膜破坏导致的感染、脓毒症风险增加(尤其在免疫抑制状态下)。

治疗:重度患者常需住院接受支持治疗。

结肠炎类型:中性粒细胞减少性、缺血性、艰难梭菌相关性、淋巴细胞结肠炎。

  • 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小肠结肠炎特点:常见于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500 个/uL的患者,右下腹痛,全身症状在接受化疗后第3周出现。

  • 缺血性肠炎特点:用药后4-10天后发病,左腹部疼痛,24小时内出现直肠出血或血性腹泻。

  • 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特点:水泻样,24小时内稀便次数达3次以上,可能伴有肠梗阻。

  • 淋巴细胞性结肠炎特点:使用阿柏西普治疗者可能发生,脐周阵发性疼痛,慢性水样便,需活检确认。

常见导致腹泻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

1、小分子EGFR抑制剂

药物:吉非替尼、厄洛替尼、阿法替尼、达可替尼和奥希替尼是常见的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腹泻发生率:使用这些EGFR-TKI药物的患者中,腹泻的发生率高达90%。

腹泻发生时间: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最可能在最初治疗的4周内发生腹泻。;阿法替尼最可能在最初治疗的7天内发生腹泻。

重度腹泻发生率:在使用这些药物的患者中,重度腹泻的发生率不到15%

腹泻处理措施:通常应用洛哌丁胺可以缓解腹泻;少数情况下,需要减少药物剂量或中断治疗以处理腹泻。

2、抗EGFR单克隆抗体

图片

3、PI3K抑制剂

艾代拉利司:

  • 作用:口服磷酸肌醇3-激酶(PI3K)δ抑制剂。

  • 适用症:复发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滤泡淋巴瘤和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 不良反应:约14%患者出现重度腹泻或结肠炎(3级或更严重)。

  • 严重并发症:部分中至重度腹泻患者出现严重甚至致命性肠穿孔。

  • 治疗干预:抗动力药干预效果不佳,中断治疗或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腹泻中位缓解时间为1~4周。

度维利塞:

  • 作用:口服PI3K δ和γ双重抑制剂。

  • 适用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滤泡淋巴瘤。

  • 不良反应:11%~18%患者出现严重(包括致命性)腹泻或结肠炎。

  • 治疗建议:出现腹痛、黏液便或血便、腹膜刺激征或3级腹泻的患者应停药,并使用肠内起效的糖皮质激素或全身性类固醇。

美国FDA警告:

  • 艾代拉利司和度维利塞的说明书中均有关于腹泻和结肠炎的“黑框”警示。

阿培利司:

  • 作用:PI3K α抑制剂。

  • 适用症:与氟维司群联合用于治疗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有PI3K催化α亚单位突变的乳腺癌。

  • 不良反应:腹泻发生率约为60%,重度(3级)腹泻的发生率约为7%。

  • 治疗建议:根据腹泻等级调整治疗,包括剂量减少或中断治疗,并加强治疗药物监测。

腹泻管理:

  • 1级腹泻:无须调整阿培利司剂量,开始适当的治疗药物监测。

  • 2级和3级腹泻:需停药至症状评分≤1级,然后以相同剂量重新开始用药,并加强治疗药物监测。

  • 4级腹泻:需永久停止使用阿培利司。

4、VEGFR小分子抑制剂

VEGFR抑制剂药物:

  • 索拉非尼、舒尼替尼、阿昔替尼、瑞戈非尼、培唑帕尼、卡博替尼、仑伐他尼和凡德他尼是口服活性抑制剂,作用于多种酪氨酸激酶,包括VEGFR。

主要副作用:腹泻是所有VEGFR抑制剂的主要副作用。

腹泻发生率:

  • 临床试验中,腹泻发生率为30%~79%。

  • 凡德他尼导致的腹泻发生率最高。

重度腹泻发生率:

  • 重度(3级或4级)腹泻的发生率为3%~17%。

恶心发生率:

  • 接受VEGFR抑制剂治疗的患者恶心发生率为23%~58%。

  • 舒尼替尼、仑伐他尼和卡博替尼治疗的患者恶心发生率较高。

呕吐发生率:

  • 呕吐发生率为10%~48%。

  • 培唑帕尼和索拉非尼的呕吐发生率最低,而舒尼替尼、仑伐他尼和卡博替尼的发生率较高。

5、BCR-ABL1和KIT抑制剂

图片

6、HER2靶点抑制剂

拉帕替尼:

  • 类型:口服活性TKI,影响HER2和EGFR。

  • 腹泻发生率:约80%,其中重度腹泻发生率为20%~30%。

  • 治疗:通常使用洛哌丁胺等止泻药。

  • 重度腹泻处理:补液、补充电解质和/或中断治疗。

  • 剂量调整:腹泻缓解后,可重新启用较低剂量的拉帕替尼。

帕妥珠单抗:

  • 类型:靶向HER2的重组单克隆抗体。

  • CRD(化疗相关性腹泻)发生率:48%,重度腹泻发生率仅为3%。

  • 作用:对HER2表达不高的肿瘤患者也可发挥作用。

奈拉替尼:

  • 类型:针对HER1、HER2、HER4和EGFR的口服活性不可逆TKI。

  • CRD发生率: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发生。

  • 重度腹泻发生率:约40%。

  • 预防措施:在最初治疗的2个周期内,从第1剂用药开始,应预防性给予止泻药洛哌丁胺。

  • 剂量调整:药品说明书中也有针对2~4级腹泻的剂量调整指导。

妥卡替尼:

  • 类型:靶向HER2和HER3。

  • 腹泻伴并发症:重度腹泻伴脱水、低血压、急性肾损伤,甚至死亡。

  • CRD发生率:在HER2CLIMB试验中,超过80%的患者出现腹泻。

  • 4级腹泻患者:2例出现4级腹泻的患者死亡,死因均包含腹泻。

  • 处理:未推荐预防性止泻治疗,但有基于CRD严重程度的具体暂停用药、减量和停药推荐。

7、CDK抑制剂

阿贝西利、瑞波西利和哌柏西利:

  • 类型: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 和 6 的抑制剂。

  • 适用症:治疗激素受体阳性转移性乳腺癌。

腹泻作为常见不良反应:

  • 阿贝西利:81%~86%的患者出现腹泻,其中10%~13%为重度腹泻。

  • 瑞波西利:联合他莫昔芬或氟维司群,大约33%的患者出现腹泻,只有1%的患者出现3级或以上腹泻。

  • 哌柏西利:在PALOMA-2研究中,仅26%的患者出现腹泻,1.4%的患者出现3级腹泻。

止泻治疗:

  • 对CDK抑制剂引起的腹泻通常都有效,很少需要停药。

8、抗体-药物偶联物

恩美曲妥珠单抗:

  • 类型:抗体-药物偶联物,由曲妥珠单抗与微管抑制剂DM1连接而成。

  • 适用症: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

  • 腹泻发生率:23%。

  • 重度腹泻发生率:低于2%。

Fam-曲妥珠单抗德鲁替康:

  • 类型:抗体-药物偶联物,由HER2抗体和细胞毒拓扑异构酶1抑制剂连接而成。

  • 适用症:既往接受过恩美曲妥珠单抗治疗的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

  • 腹泻发生率:29%。

  • 重度腹泻发生率:3%。

戈沙妥珠单抗-戈维替康:

  • 类型:抗体-药物偶联物,由靶向Trop-2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与伊立替康的代谢物SN-38连接而成。

  • 适用症:三阴性乳腺癌。

  • 腹泻发生率:63%。

  • 重度腹泻发生率:9%。

  • 治疗措施:腹泻患者应立即启用洛哌丁胺干预,采取支持措施如补液、补充电解质;无法控制的3或4级腹泻需减少剂量。

  • 胆碱能反应处理:对治疗期间或治疗后不久出现过度胆碱能反应的患者,应在后续治疗中预先使用阿托品。

FDA批准说明:

  • 戈沙妥珠单抗-戈维替康药品说明书中尚未有关于降低初始剂量的推荐。

9、mTOR抑制剂

替西罗莫司和依维莫司:

  • 类型: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

  • 适用症:肾细胞癌、晚期乳腺癌等。

腹泻作为副作用:

  • 替西罗莫司:27%的肾细胞癌患者可发生腹泻,1%发生重度腹泻。

  • 依维莫司:在晚期肾细胞癌治疗中,腹泻发生率为17%,3级腹泻为1%;在晚期乳腺癌患者中,腹泻风险为33%,重度腹泻较为罕见。

胃肠道毒性:

  • 依维莫司的腹泻风险较低,极少引起重度胃肠道毒性。

10、ALK抑制剂

克唑替尼、塞瑞替尼、阿来替尼和布格替尼:

  • 类型: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的口服活性抑制剂。

  • 适用症:治疗含有特征性EML4-ALK融合癌基因的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

腹泻作为副作用:

  • 塞瑞替尼:腹泻发生率为86%,重度(≥3级)腹泻的发生率为6%。

  • 克唑替尼:腹泻发生率为49%,重度腹泻的发生率<1%。

  • 阿来替尼: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克唑替尼,未见有患者发生3级或以上腹泻。

阿来替尼的特点:

  • 更强的ALK抑制活性。

  • 更好的中枢神经系统渗透性。

  • 更少引起腹泻。

ALEX Ⅲ期研究:

  • 研究比较了阿来替尼与克唑替尼。

  • 阿来替尼组的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克唑替尼组(12% vs. 45%)。

11、MEK抑制剂

克吡替尼、曲美替尼和比美替尼:

  • 类型:MEK1/2的口服活性抑制剂。

  • 联合用药:与v-Raf小鼠类肉瘤病毒致癌基因同源物B1(BRAF)抑制剂(维莫非尼、达拉非尼和康奈非尼)联合使用。

  • 适用症:治疗有BRAF V600突变的转移性黑素瘤。

腹泻作为常见并发症:

  • 发生率:大约一半的患者会发生腹泻。

  • 重度腹泻发生率:低于5%。

药品说明书推荐:

  • 不良反应处理:在出现2级或更严重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时应停药。

  • 毒性缓解:毒性在3或4周内没有缓解至0~1级,或出现任何复发的4级毒性,则应永久停药。

12、BTK抑制剂

伊布替尼、阿卡替尼和泽布替尼:

  • 类型:BTK的口服活性抑制剂。

  • 适用症:治疗套细胞淋巴瘤,伊布替尼和阿卡替尼也可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国内上市情况:伊布替尼和泽布替尼已在国内上市。

CRD发生率:

  • 伊布替尼:在一项Ⅲ期临床试验中,CRD(化疗相关性腹泻)发生率为42%,重度腹泻发生率为4%。

  • 阿卡替尼:在ELEVATE-TN Ⅲ期临床试验中,所有级别腹泻的发生率为34.1%,3级或更严重腹泻的发生率为0.6%。

FDA批准药品说明书:

  • 提供了发生腹泻等不良事件时的具体剂量调整方案。

13、PARP抑制剂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

  • 类型:靶向DNA修复机制的新型药物。

  • 研究最充分的癌症类型:卵巢癌。

  • 获批用于:乳腺癌和胰腺癌(奥拉帕利)。

腹泻和便秘作为副作用:

  • 在临床试验中常见。

  • 可能与卵巢癌患者的腹膜累及率高有关,常出现肠道功能障碍。

奥拉帕利和鲁卡帕尼:

  • 便秘和腹泻发生率均为30%左右。

尼拉帕利:

  • 更常引起便秘(发生率为40%)。

  • 较少导致腹泻(发生率为19%)。

14、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引起的腹泻:

  • 可能需要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

腹泻的初步处理:

  • 告知患者维持口服补液的重要性。

症状评估和治疗:

  • 如果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加重,且未发现感染性病因,则须及时评估并给予口服或静脉用糖皮质激素。

预防措施:

  • 不推荐使用布地奈德来预防腹泻/结肠炎。

参考文献

[1] 孙雪林,郑丽,李鸿升,等.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致化疗相关性腹泻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24,35(04):506-512.

上一篇: 华科薛宇/川大贾大教授团队《自然·通讯》...

下一篇: 病例分享 | 乳腺浸润性筛状癌一例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