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pus Sci Med: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表型虚弱和握力与端粒长度的关系

时间:2024-06-25 09:00:5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脆弱性和握力减弱(脆弱性表型的一部分)都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健康状况恶化的风险因素。端粒长度作为细胞衰老的标志物,其是否与SLE患者的脆弱性和握力相关尚不清楚。本文首先评估了脆弱性和非脆弱性SLE女性之间端粒长度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在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脆弱性和握力是否与端粒长度存在差异性关联。

研究对象为在单一医疗中心登记的18岁及以上的女性SLE患者。采用Fried的脆弱性定义(包括握力),对临床特征和端粒长度进行了横断面评估。使用Fisher精确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评估脆弱性和非脆弱性参与者之间的差异,并通过线性回归确定脆弱性和握力与端粒长度之间的关联。

在本研究中,我们纳入了150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女性参与者,其中131名提供了足够的数据用于脆弱性评估。这些参与者中,17.3%为黑人或非裔美国人,20.7%为西班牙裔或拉丁裔。参与者的中位年龄为45岁(IQR 32-57岁),SLE病程为15年(IQR 8-24年),SELENA-SLEDAI评分为2(IQR 0-4),SDI评分为1(IQR 0-2)。在这131名参与者中,34名(26.0%)被评估为脆弱性状态。通过多重插补处理缺失数据后,脆弱性参与者比例为27.0%。

脆弱性参与者与非脆弱性参与者在年龄上差异不显著(中位年龄分别为48岁(IQR 38-62岁)和44岁(IQR 30-56岁),p=0.05),但终生吸烟率较高(27.3% vs. 8.8%,p=0.01)。脆弱性参与者的器官损伤程度更高(中位SDI评分为2(IQR 1-4)vs. 0(IQR 0-2),p<0.01),共病程度也较高(中位Charlson共病指数为2(IQR 1-4)vs. 1(IQR 0-3),p=0.02),纤维肌痛患病率也显著更高(33.3% vs. 13.2%,p=0.02)。在所有参与者中,31.3%每日使用类固醇,但在脆弱性参与者中,这一比例为23.1%,低于非脆弱性参与者(41.2%),但这一差异未达到统计显著性(p=0.25)。

在端粒长度方面,脆弱性参与者与非脆弱性参与者之间存在非显著性差异(p=0.07)。然而,握力与端粒长度显著相关(回归系数为0.02,95%CI 0.004, 0.04),在调整年龄、疾病活动度、器官损伤和Charlson共病指数后,这一关系依然显著(回归系数为0.02,95%CI 0.002, 0.04)。进一步调整吸烟状态后,这一关系仍然保持显著(回归系数为0.02,95%CI 0.002, 0.04)。

SLE成年患者身体虚弱和个体虚弱成分与端粒长度(端粒酶)的横断面相关性

总的来说,尽管脆弱性与端粒长度之间的关联在统计学上不显著,但握力与端粒长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这提示握力可能是一个有用的生物标志物,可以反映SLE患者的细胞生物学状态和整体健康状况。

原始出处:

Association of phenotypic frailty and hand grip strength with telomere length in SLE. Lupus Sci Med. 2024 Mar 22;11(1):e001008. doi: 10.1136/lupus-2023-001008. PMID: 38519061; PMCID: PMC10961526.

上一篇: Journal of Hazardous...

下一篇: Acta Paediatr:多学科合作的...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