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海教授: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进展-中国数据

时间:2024-05-30 13:00:2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编者按:根据2015年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登记处的数据,中国约有73.3万名新诊断的肺癌患者,61.02万名肺癌患者死亡。近年来,中国数据不断出炉,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了更多好声音,也为临床带来更契合中国患者体质的治疗选择。在2024 CSCO指南会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专场,山东省肿瘤医院副院长王哲海教授带来《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中国数据》的分享与解读。【医悦汇】对该报告内容进行了整理,旨在帮助医疗专业人士和患者更好地理解这些进展,并在实际治疗中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不断引领NSCLC的研究方向,越来越多的中国数据不断改变着NSCLC的临床实践。2023年,中国学者在ASCO、ESMO、WCLC等国际舞台上发表了多项中国研究,贡献了中国数据。

一、中国数据更加符合中国的民族性、种族性特点

FLAURA研究比较了奥希替尼(80mg,QD,N=279)与EGFR-TKI标准治疗(吉非替尼250mg,QD和厄洛替尼150mg,QD)在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研究终点为研究者评估的PFS(按照RECIST 1.1标准)。次要研究终点为ORR、DCR等。研究显示,奥希替尼组的中位PFS为38.6个月(95% CI: 34.5, 41.8),EGFR-TKI对照组中位PFS为31.8个月(95% CI: 26.6, 36.0),HR=0.799,P=0.0462,ORR分别为89%和54%。

对FLAURA研究入组的亚裔患者和非亚裔患者的数据分析提示,非亚裔人群中,一线首选奥西替尼或EGFR-TKI标准治疗的中位OS分别为43.3个月和24.3个月,相差19个月,HR=0.542;而亚裔人群中则为37.1个月和35.8个月,HR=0.995,显示奥希替尼治疗的生存期略长,但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CROWN全球Ⅲ期研究评估了洛拉替尼(Lorlatinib)与克唑替尼(Crizotinib)在一线治疗中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并根据患者亚组进行了分析。研究提示,洛拉替尼相比克唑替尼显著降低疾病进展风险,洛拉替尼组非亚裔患者的获益度是亚裔患者的2.47倍。

2023年一项针对ALK抑制剂在初治ALK阳性晚期NSCLC脑转移疗效的分析显示,在非亚裔患者中,洛拉替尼显示出最佳的疗效,排名第一;在亚裔患者中,恩沙替尼显示出较好的疗效,排名第一,而洛拉替尼排在第四位。

伊鲁阿克对比克唑替尼在ALK TKI未经治局晚期或转移性ALK阳性NSCLC中的III期临床研究(INSPIRE研究)数据均来自于中国患者,更加符合中国民族性、种族性的特点。该研究首次期中分析显示,试验组mPFS (ITT)为27.7个月,有效率为93.0%。

在药物可及性极大提高的今天,药物的选择不但要考虑安全性、有效性、方便性,同时也要考虑药物发展的时代性、民族性和种族性。完全来自中国的数据无疑更能体现中国的民族性、种族性特点。

二、中国数据与中国临床实践需求更加密切相关

EGFR-TKIs失败之后的临床选择目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放弃抑制EGFR通路,给予CP方案(单纯化疗)、BCP方案(贝伐珠单抗+化疗)、ACP方案(PD-L1抑制剂+化疗)或ABCP方案(PD-L1抑制剂+化疗+贝伐珠单抗)。另一种是持续抑制EGFR通路,给予EGFR-TKIs+另一靶向药物(MET突变)或者EGFR-TKIs(另外一种)+化疗±单克隆抗体治疗。中国研究基本回答了EGFR、ALK-TKIs失败后ICI的应用问题。

ORIENT-31研究回答了与“化疗+免疫”相比,“ABCP方案”是否有效、“优势人群”的问题。研究显示,PFS方面,ABCP方案 vs ACP方案 vs CP方案为7.2m vs 5.5m vs 4.3m,客观缓解率分别为48.1%、34.8%、29.4%。ORIENT-31研究PFS亚组分析提示,仅接受过一线EGFR-TKI治疗、T790M阴性、L858R突变的患者是免疫获益的优势人群。

IMpower151研究评估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卡铂+紫杉醇或培美曲塞(ABCP)与BCP作为转移性非鳞NSCLC一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明确了患者基因组构成(如:EGFR突变率)和临床实践(如:培美曲塞的使用)存在的地区差异。中位随访14个月,结果显示,在ITT人群中,ABCP vs. BCP的中位OS分别为20.7个月和18.7个月(HR=0.93,95%CI:0.67-1.28)。ORR分别为48.0%和49.7%,中位DOR分别为11.3个月和8.3个月。中位INV-PFS分别为9.5个月和7.1个月(HR=0.84,95%CI:0.65-1.09,P=0.18)。在EGFR或ALK阳性亚组,两组间的PFS相似,ABCP vs. BCP的中位INV-PFS分别为8.5个月和8.3个月(HR=0.86,95%CI:0.61-1.21)。在野生型亚组,两组在数值上有所差异(10.4个月 vs. 7.0个月,HR=0.81,95%CI:0.55-1.19)

三、中国数据为围手术期免疫研究呈现新角度、新思路

neoSCORE研究纳入60例IB-IIIA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行2或3个周期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结果显示,2个周期组vs 3个周期组的MRP率为26.9% vs 41.4%,P=0.260;PCR率为19.2% vs 24.1%,P=0.660。这也是首个确定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2或3个周期哪个更优的研究。

Neotorch研究是首个中国人群开展围术期免疫治疗III期注册研究,结果显示,特瑞普利单抗+化疗围手术期辅助治疗+单药维持治疗组显著延长患者的EFS,复发、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60%。PD-L1表达阳性/阴性,EFS均临床获益,获益度与PD-L1丰度正相关。

图片

结合NeoSCORE与Neotorch研究,我们看到中国研究、中国数据印证并似乎体现了:①术前普遍认知的最佳周期数;②术后弱化疗与ICI联合的理念;③理论上对爆发式进展有一定非预防作用。也临床研究提供了新角度、新思路。

四、中国数据拓展晚期NSCLC免疫治疗的研究视野

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治疗无EGFR/ALK突变晚期NSCLC的双盲随机Ⅲ期CHOICE-01研究显示,主要终点PFS方面,特瑞普利单抗组PFS显著优于安慰剂组(中位PFS:8.4个月 vs 5.6个月,P<0.0001)。次要终点中位OS方面,特瑞普利单抗组OS显著长于安慰剂组(中位OS 23.8m vs 17.0m,HR=0.73)。

结论认为,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可显著改善无EGFR/ALK突变晚期NSCLC的PFS和OS。未观察到新的安全信号。拓展性研究结果:①使用肿瘤组织或血液ctDNA的基因组分析:高TMB与PFS显著改善相关;②FA-PI3K-Akt和IL-7信号通路突变患者的PFS和OS获益更明显;③C3 D1血液ctDNA清除率可作为患者潜在生存预测指标之一,结果有助于免疫疗效预测体系的建立。

五、中国数据提振中国创新药的自信

CTONG1901研究是一项针对未经治疗的晚期NSCLC的II期、随机对照试验,旨在评估PD-L1表达指导下的信迪利单抗(Sintilimab)与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单独使用或与铂类双药化疗联合使用的疗效。结果显示,信迪利单抗 vs 帕博利珠单抗 vs 信迪利单抗+化疗vs 帕博利珠单抗+化疗的ORR为46.2% vs 42.9% vs 54.5% vs 45.5%;DCR为84.6% vs 100% vs 86.4% vs 86.4%;无论单药或是联合治疗,PFS和OS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鉴于中国同类靶向药物、ICIs的丰富可及性,庞大的患者基数以及时代的变化性,此类研究无疑非常有利于提振中国创新药的信心。

六、少见靶点:不断的中国好声音

KRAS是最常发生突变的驱动基因,癌症患者中KRAS突变发生率为14%~30%,KRASG12D 是KRAS突变中主要的突变亚型。一种新型KRASG12D抑制剂HRS-4642用于晚期KRASG12D突变实体瘤患者的首次人体I期研究安全性结果显示,HRS-4642是第一个具有良好临床疗效的KRASG12D抑制剂,耐受性良好,没有新的安全性信号。在多线治疗的KRASG12D突变实体瘤中观察到初步疗效,所有肿瘤中DCR达77.8%,NSCLC患者中,DCR达90%。目前,剂量递增正在进行之中,预计不久后会进行剂量拓展。总体来看,靶向KRASG12D药物在肿瘤治疗中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上一篇: 治疗肝癌,总生存率超80%;治疗该“冷肿...

下一篇: 【EASL2024速递】聚血糖干扰素α能...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