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总结 22 种蛋白激酶抑制剂,在不同癌症中的应用!

时间:2024-05-23 23:00:3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导语

恶性肿瘤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且逐年呈上升趋势,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且一直是创新药物研发的热点。传统的抗肿瘤药物通常存在毒副作用大、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以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关键激酶为靶点的新型靶向药物,具有高效、低毒、特异性强的特点,成为当今抗肿瘤药物研发的重点。

本文总结了蛋白激酶抑制剂的分类、作用机制和各个癌症中常用药物。

蛋白激酶抑制剂分类总结

图片

蛋白激酶抑制剂的主要作用机制

ATP竞争性抑制剂:

占据蛋白激酶的ATP结合口袋,与ATP竞争,阻止其催化磷酸化反应。这类抑制剂包括卡比维塞替尼(Capivasertib)和波托布鲁替尼(Pirtobrutinib)。

非ATP结合口袋的抑制剂:

结合于蛋白激酶的非ATP结合口袋,通过改变其构象或抑制其激活过程,从而抑制酶活性。例如弗鲁喹替尼(Fruquintinib)和莫莫洛替尼(Momelotinib)。

靶向共价抑制剂:

与蛋白激酶的特定氨基酸形成共价键,导致酶失活。例如伊布替尼(Ibrutinib)和瑞利替尼(Ritlecitinib)。

变构抑制剂:

与蛋白激酶的变构位点结合,调节其活性状态。例如替罗非尼(Tivozanib)和托法替尼(Tofacitinib)。

多靶点抑制剂:

同时作用于多个蛋白激酶,如培唑替尼(Pacritinib)和瑞戈非尼(Regorafenib)。

医保中收录的蛋白激酶抑制剂药物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参考文献:

[1]徐祎春,等.肿瘤治疗中小分子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2016,28(07):786-792.

[2] Roskoski R Jr. Properties of FDA-approved small molecule protein kinase inhibitors: A 2024 update. Pharmacol Res. 2024 Feb. PMID: 38216005.

上一篇: 肺癌确诊时的单器官转移、多器官转移,患者...

下一篇: 降低女性糖尿病患者的CVD风险,强化降压...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