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nt Neurol:针刺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

时间:2024-05-22 14:00:4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背景: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被认为是最常见的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综合征之一,药理学治疗主要涉及镇痛药和肌肉松弛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最常用的处方药。尽管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广泛使用,但缺乏专门评估其对MPS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因此,关于抗炎药物治疗MPS的有效性,缺乏强有力的证据。此外,由于潜在的胃肠道、肾脏和抗血小板不良反应,应谨慎长期使用口服非甾体抗炎药。

中医疗法,尤其是针灸疗法,在疼痛治疗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临床研究,特别是RCT,已经探索了针灸作为MPS干预的潜力。这些研究一致证明了针灸在缓解疼痛方面的积极作用。尽管近年来关于肌筋膜疼痛治疗的临床证据越来越多,但缺乏更多的荟萃分析,关注针灸对这种疾病的总体疗效。

该荟萃分析评估了针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有效性

方法:对PubMed、Cochrane Library、WOS、CNKI、万方、中国医学信息网、VIP等数据库进行综合检索。此外,对从这些数据库建立到2023年11月22日发表的研究文章进行了审查。该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包括所有关于针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RCT,没有语言或日期限制。基于症状改变的平均差异(MD),对这些试验报告的结果进行了严格评估。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工具评估证据质量。该研究已在PROSPERO注册,注册号为CRD42023484933。

结果:纳入了10项随机对照试验,其中852例患者分为两组:针灸组(427例)和对照组(425例)。研究结果显示,针刺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VAS评分下降幅度更大(MD = -1.29, 95% [-1.65, -0.94], p < 0.00001)。此外,针刺组的PRI和PPI改善更为明显(PRI: MD = -2.04, 95% [-3.76, -0.32], p = 0.02) (PPI: MD = -1.03, 95% [-1.26, -0.79], p < 0.00001)。

结论:这些结果表明针灸对减轻肌筋膜疼痛是有效的。然而,鉴于现有文献的局限性,迫切需要更严格、更可靠的临床试验来进一步验证这一发现。可能有必要对不同的穴位和干预次数进行深入分析,以更好地探索影响疗效的因素。

原始出处:

Xiong J, Zhou X, Luo X, et al. Acupuncture therapy on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Front Neurol. 2024;15:1374542. Published 2024 May 3. doi:10.3389/fneur.2024.1374542

上一篇: 纪立农教授:预测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

下一篇: Redox Biol:人类和小鼠炎症巨噬...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