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障碍与安非他酮:降低转躁风险
时间:2024-03-16 20:01:1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抑郁症与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症的主要症状包括长期的悲伤、绝望和兴趣丧失等,而双相情感障碍则包含抑郁和躁狂两种极端情绪状态。其患病率为4.3%,分为Ⅰ型、Ⅱ型、快速循环型及混合型。抑郁相占双相障碍病程的主要部分,Ⅰ、Ⅱ型患者分别有69.6%和81.2%的时间处于抑郁状态1。目前临床对于双相抑郁的治疗尚无统一标准,除锂盐、抗痫药、奥氮平等情感稳定剂外,抗抑郁剂也在广泛使用。然而临床研究已经发现,抗抑郁剂联合情感稳定剂的疗效并不优于单用情感稳定剂,且抗抑郁剂可增加患者转躁的风险并导致患者病情失稳。研究2显示,约20-40%的双相障碍患者在使用抗抑郁药类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引发的躁狂。因此,选择一种低转相风险的抗抑郁药物对于这类患者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探讨安非他酮在降低抑郁症患者转为躁狂状态的风险中的独特作用和益处。
安非他酮的药理作用
安非他酮是一种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NDRI),与传统的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s)或三环类抗抑郁药不同,安非他酮在提升心境的同时,不直接作用于血清素系统。这种独特的作用机制使得安非他酮在降低转躁风险方面表现出较优的安全性。
★ 血清素系统与躁狂状态的关联
研究3表明,血清素系统的过度激活可能与躁狂状态的发生有关。SSRIs和SNRIs通过增加大脑中的血清素水平来改善抑郁症状,但在某些易感个体中,这种增加可能导致躁狂或亢奋症状的出现。相比之下,安非他酮主要通过增加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来发挥作用,对血清素系统的影响较小,因此降低了引发躁狂状态的风险。
安非他酮降低转躁风险研究
多项研究和临床试验已经证实,与其他抗抑郁药相比,安非他酮在抑郁症患者中引发躁狂转换的风险较低。如Gabriele等人研究4对比了在情绪稳定剂辅助治疗双相抑郁症期间,急性和持续试验中转向轻躁狂或躁狂状态的风险,研究纳入159名双相Ⅰ型或Ⅱ型患者参与了共228项急性(10周)随机试验,使用安非他酮、舍曲林或文拉法辛作为情绪稳定剂的辅助药物,其中87例患者进入维持治疗1年。结果显示,安非他酮、舍曲林和文拉法辛的比较中,文拉法辛与最高的转换风险相关,而安非他酮与最低风险相关。
Post RM等人5比较了安非他酮、西酞普兰和文拉法辛三种抗抑郁药物在作为心情稳定剂辅助治疗双相抑郁症时,它们的相对急性效果以及与切换到轻躁狂或躁狂状态的相关风险。结果显示,三种抗抑郁药的响应率(49~53%)和缓解率(34~41%)相似。其中文拉法辛诱发轻躁狂或躁狂的风险显著大于安非他酮。
指南推荐
安非他酮是双相障碍I型抑郁发作急性期指南推荐治疗药物。
结论
总体来看,安非他酮由于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低转躁风险,成为一种不仅适用于无明显双相倾向的抑郁症患者,也适用于需要降低转相风险的患者的优选抗抑郁药。未来的研究应继续探讨安非他酮在不同类型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以优化治疗方案,减少转躁风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Forte A, Baldessarini RJ, Tondo L, et al. J Affect Disord, 2015, 178: 71–78.
2. Goldberg JF, Truman CJ. Bipolar Disord. 2003 Dec;5(6):407-20
3. Joffe RT, MacQueen GM, Marriott M, et al. Acta Psychiatr Scand. 2002 Jun;105(6):427-30.
4. Leverich GS et al. Am J Psychiatry. 2006; 163(2):232-239.
5. Post RM et al. Br J Psychiatry, 2006; 189: 12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