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HLT: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移植血管病的早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评估

时间:2023-12-06 14:33:4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虽然由于移植后护理的进步,心脏移植(HT)后的存活率在过去几十年中有所改善,但心脏异体血管病(CAV)仍然是长期幸存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其无症状进展的性质,最新的国际心肺移植学会(ISHLT)指南建议通过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常规监测。

然而,众所周知,冠状动脉造影对检测早期发病CAV缺乏敏感性。作为更敏感的方法,上述指南还认可了血管内超声(IVUS)的辅助使用,以更好地检测CAV和移植后风险分层具有IVUS分析专业知识的HT中心。

捐赠者传播的动脉粥样硬化(DTA)是一个成熟的标记,定义为HT后早期基线IVUS上≥0.5毫米的最大内壁厚度(MIT)。其对临床结果的影响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2000年代初得到了严格研究,和DTA被认为具有更大的CAV和相关死亡风险,因为它预先存在的狭窄及其动脉粥样硬化潜力。

然而,由于过去二十年移植后管理的巨大变化,最近的研究表明,这种传统的定量标记在当代实践中不像过去用于识别未来心血管事件风险的HT接受者那样敏感。更敏感的方式可能比IVUS提供更好的预测能力。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是另一种冠状动脉内成像模式,由于其分辨率较高,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面都比IVUS具有明显的优势。与IVUS不同,OCT不仅可以描述冠状动脉的正常3层结构,还可以识别脆弱的斑块特征,如巨噬细胞和新血管化。

因此,OCT可能有可能识别只有OCT检测到并与未来心血管事件相关的冠状动脉形态的早期病理变化。鉴于这些背景,2023年7月16日发表在JOURNAL OF HEART AND LUNG TRANSPLANTATION的文章,开展了一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旨在评估HT后早期基于OCT的血管表征的预后作用。

HT接受者前瞻性地登记为左前降冠状动脉的基线OCT成像。OCT发现被归类为正常、均质timal增厚和高级斑块特征。该终点是心脏死亡、心肌梗死或新的血管造影可检测CAV的组合,由国际心肺移植学会标准分层,长达4年的随访。

研究结果显示,共有35名患者接受了OCT基线治疗,其中51.4%为OCT正常,14.3%为同质斑块,34.3%具有晚期特征。形态正常和非形态的患者之间的基线人口统计学没有显著差异。在3.3 ± 0.4年的平均随访中,终点发生在11名患者中,包括1例死亡、7例CAV1、3例CAV2和1例CAV3。

图1:基于OCT的斑块特征的代表性图像

Kaplan-Meier分析显示具有高级特征的患者的事件率明显更高(log-rank p = 0.010)。在多变量分析中,基于OCT的斑块形态是临床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调整后的危险比4.57,95%置信区间1.50-13.92,p = 0.008),而最大内壁厚度≥0.5毫米不是。

综上所述,对供体冠状动脉形态的早期定性OCT评估似乎是预测HT接受者未来临床事件的可靠标志。这些发现值得在更大的队列中进行更仔细的研究。

原始出处

Takahashi, T., Kobayashi, Y., Saeed, O., Vukelic, S., Jorde, U. P., Shin, J. J., & Patel, S. R. (2023). Early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evaluation of donor-transmitted atherosclerosis and cardiac allograft vasculopathy: insights from a prospective, single-center study. The Journal of Heart and Lung Transplantation, 42(12), 1678-1687.

上一篇: 少见!右冠开口于左前降支

下一篇: 问诊分析:肺结节是否手术主要看术前影像判...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