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ST RECONSTR SURG:900例牙槽骨移植结果的预测因素

时间:2023-09-29 17:20:3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唇腭裂患者牙槽骨植骨的成功率差异很大,范围在32 ~ 95%。许多因素与植骨效果相关,包括患者年龄、唇裂类型、尖牙位置、口腔卫生、裂隙周围牙周健康状况、牙槽突裂隙大小、腭瘘、术前正畸治疗、多次治疗史和术者经验。然而,大多数研究存在样本量小、随访时间短、结局评估方法主观或不充分的缺陷。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最新的一篇研究报告,使用客观的锥束计算机断层成像(CBCT)评估工具在大型患者队列中评估了牙槽骨植骨的效果并确定与骨移植结果相关的预测因素。

连续纳入由同一术者行牙槽突裂植骨术的唇腭裂患者。预测变量包括植骨时的年龄、有无腭瘘、尖牙位置、是否联合上颌前部截骨术、裂隙大小、是否存在骨桥、是否存在植骨失败史、初次唇裂修复的场所和术者经验。术前影像学报告(全景x线片或CBCT)用于判断植骨时的尖牙位置(未萌出或萌出)。骨性腭裂缺损大小通过植骨前CBCT确定。CBCT显示牙槽突裂隙中存在或不存在骨桥。结果变量是植骨成功率,使用CBCT评估工具确定。植骨成功的定义为所有领域评分均为34:垂直骨水平,唇腭厚度,梨状孔对称水平

样本包括900个牙槽突裂位点(中位植骨年龄9.9岁)。研究发现手术影像学成功率为94.6%。术后CBCT显示64%的患者尖牙萌出,94%的患者牙周骨水平良好至优良。尖牙萌出、较大的裂隙缺损和联合上颌前部截骨术是植骨失败的独立预测因素,而骨桥的存在与植骨成功相关。

综上,尖牙萌出、较大的骨缺损和上颌前部截骨增加了手术失败的风险,而骨桥则预示着手术成功。年龄≥12岁、可见腭瘘、存在植骨失败史、初次唇腭裂在外部机构修复和术者经验少等变量与植骨失败存在较高相关,但在控制协变量后不是独立预测因素。外科医生应该意识到,这些因素联合在一起会增加植骨失败的风险。

原始出处:Padwa BL, Tio P, Garkhail P, Nuzzi LC. Predictors of Outcomes in 900 Alveolar Bone Grafts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3 Jul 25]. Plast Reconstr Surg. 2023;10.1097/PRS.0000000000010944. doi:10.1097/PRS.0000000000010944

上一篇: 皮肤微生物和皮肤屏障

下一篇: 膈肌创伤:定义和重要性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