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J Radiol:乳腺钼靶上显示为“无定形”微钙化的恶性风险分层评估

时间:2023-09-21 14:09:4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乳腺钼靶检查发现的微小钙化在乳腺检查中经常遇到。大约55%的非可触及的恶性乳腺病变中检测到微小钙化85-95%的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病例中,微小钙化是乳腺癌筛查的重要影像学表现之一。目前,美国放射学会提出的第五版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用来对微小钙化的形态和分布进行标准化描述,从而帮助放射科医生评估病变的恶性潜力并作出适当的建议。

2013年发布的第5版BI-RADS将可疑的微钙化根据其假定的恶性潜能分为两个亚组:4B类(中度怀疑恶性,阳性预测值(PPV)范围>10至≤50%)为无定形、粗异形和细多形微钙化;4C类(高度怀疑恶性,PPV范围>50至<95%)为细线形或细线形分支微钙化。在这些形态学类型中,无定形微钙化的定义及诊断差异较大,阅读者之间的一致性一般,可以解释为点状或细褶状的形态学类型。此外,经过几年来BI-RADS第5版在临床实践中的调整,以往的一些研究表明,BI-RADS 4A类(恶性肿瘤的低怀疑度,PPV范围>2至≤10%)比4B类更适合定义无定形微钙化。同时,如果病变中的微钙化混合了两种以上的形态,则按照看起来最可疑的形态类型来确定病变的BI-RADS类别。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同时含有无定形和点状微钙化的病变,根据上述原则评估为可疑微钙化的病变通常是良性的。

据我们所知,有关于纯无定形微钙化和混合无定形与点状微钙化之间的恶性可能性比较还没有研究涉及


近日,发表在Eur J Radiol杂志的一项研究根据点状形态的微钙化的共存情况对乳腺钼靶检查中解释为无定形微钙化病变进行了恶性风险分层及评估,为临床进行准确的个性化评估提供了参考依据。

本项研究于2013年3月至2020年9月期间纳入了367个在乳腺钼靶检查中被解释为无定形形态的微钙化,并进行了手术活检。无定形微钙化被分为以点状物为主的组(A,无定形物<50%)、以无定形物为主的组(B,无定形物>50%)和仅无定形物的组(C,无定形物100%)。分布情况分为弥漫性、区域性、分组性和线性/节段性。参考标准是病理。计算阳性预测值(PPV)并使用Chi-square's检验或Fisher's精确检验和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比较。 

被解释为具有无定形形态的微小钙化的总体PPV为5.2%。各组的PPV与无定形形态的比例明显增加,A组为1.0%,B组为5.6%,C组为23.3%(P <.001)。此外,A组和B组加C组(10.1%)以及A组加B组(2.8%)和C组之间的PPV有明显差异(P <.001)。弥漫性分布的PPV为0%,区域性分布为4.9%,分组性分布为5.0%,线性/分段性分布为11.1%,没有统计学意义。 


 一名39岁女性的右侧乳腺放大图,显示右上外侧的区域主要是点状和无定形的微钙化(箭头,A组)。最终的手术病理结果是良性纤维囊性改变

本项研究表明,纯粹的无定形微钙化适合于归类为4B类。然而,当它们与点状形态共存时恶性风险则降低,且适合于4A类或更低的类别。当无定形微钙化与主要的点状形态并存时,应考虑随访。 

原始出处:

Dajung Kim,Jieun Kim,Hyun Kyung Jung,et al.Assessment of malignant risk stratification for microcalcifications interpreted as "amorphous" morphology on mammography: A study based on the 5th edition of 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DOI:10.1016/j.ejrad.2023.110795

上一篇: 第148届美国神经学协会年会(ANA 2...

下一篇: International Journa...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