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分析:乳癌术后发现肺磨玻璃结节,转移了吗?
时间:2023-08-28 18:45:1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前言:在有恶性肿瘤病史的人群中,如果检查发现肺部结节,要比普通人查出肺结节更多些焦虑与不安,因为他们怕会不会是原来的肿瘤转移。而随访恶性肿瘤整体群体的增加以及早期肿瘤发现的增多,与肺结节检出率高企共同因素的影响下,有恶性肿瘤史的患者查出肺结节比例也越来越高。近日有位问诊结友也是乳腺癌术后检查时发现肺结节,她的情况是怎样的呢?我们该如何考虑呢?
病史信息:
基本信息:
女 54岁。
疾病描述:
2021年7月因乳腺癌在某省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后又6次化疗。
2022年7月在本地市中心医院乳腺癌例行复查胸部CT,诊断“左肺下叶磨玻璃结节”大小为0.7X1.1cm。
注:在省肿瘤医院住院的两次CT报告单都没报磨玻璃结节,但我们在我市中心医院首次发现磨玻璃结节后,把省肿瘤的片子拿给医生比较看,医生说省肿瘤的CT上也有磨玻璃结节,只不过他没给报。
2023年3月在本地市第一医院复查CT,诊断为“左肺下叶磨玻璃结节影,大小约1.3X1.2cm”,医生让半年后复查。
2023年8月在本地市第一医院复查64排高分辨CT:左肺下叶外基底段见磨玻璃结节,大小约16x12mm,体积约为1148.48mm3平均CT值约为-731.6HU。检查结论:左肺下叶GGN倾向MIA可能性大,建议外科进一步诊治。
患者日常无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症状表现,目前未进行任何处理。
希望获得的帮助:
下一步如何治疗,是马上手术还是随诊观察好。
影像展示与分析:
先看连续层面:
病灶出现,是很淡的磨玻璃病灶,轮廓较清,没有明显实性成分。
有微小血管贴边,也有微小血管进入,但病灶密度确实低,而且中间有小空泡状,有点像蜂窝状。
微小血管是发出并走向病灶的。
灶内小空泡较多,蜂窝状,血管没有异常增粗,病灶有形成分较少。
病灶密度低,蜂窝状,有血管进入,但血管没有异常增粗。整体轮廓较清,磨玻璃成分较少,似囊腔状。
边缘点的部分有磨玻璃,反而较前面的层面显得明显点。
边缘是淡磨密度。
再来看不同时间段的变化情况:
上图是2021年7月的。
上图是2021年10月的。
上图是2023年3月的。
上图是2023年8月的。
影像印象:
左下病灶持续存在,淡磨玻璃密度伴多发小空腔样,血管贴边及进入,但无异常增粗。病灶内部没有实性成分,整体轮廓较清,瘤肺边界相对较清。前后对比总体上略有进展,主要表现在范围扩大,但密度的改变不明显。考虑是肿瘤范畴的,以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可能性较大,近期风险仍小,宜继续随访更为妥当。另外,此灶也不可能是乳腺癌转移的。因为一来转移瘤多表现为肺外围的圆形或类圆形实性多发小结节影,而且转移瘤应该随访增大较这种磨玻璃密度的更快些。
我的回复:
左下这个病灶是磨玻璃结节,而且随访持续存在,并略有增大进展,是要考虑肿瘤范畴的,大概以原位癌可能性较大。它密度仍很低,风险并不大,我觉得再继续半年复查随访也是可以的。当然若考虑局部切了也不会错。我个人稍倾向再观察观察,反正结果预后一样的。意见供参考!
感悟:
结友后续再问有没有可能一直可随访不进展,其实这基本是不可能的,因为2年来的随访已经有所进展,只是程度不重而已,继续随访观察还会增大进展的,也可能在某个节点上表现为密度的增加进展,而密度的增加则是宜干预的强烈信号。再次强调:随访的目的不是为了不手术,而是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时机。如果在有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中,当肺结节良恶性难定或是否转移难定时,随访的目的还有是等待其他转移灶的出现与否以及孤立病灶的进展与否,从而间接判断是否为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