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Heart J 湘雅三医院陆瑶教授团队首次基于多维度真实世界数据阐明“癫痫心”十年风险

时间:2023-08-23 21:42:5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心律失常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可导致中风、心力衰竭、认知障碍和心脏骤停的风险增加2-5[1],造成极大的疾病负担。虽然心律失常的预防已在生活方式和临床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心律失常尤其是房颤的发病率仍在增加[2],因此探索不同人群的长期发病风险及其与其他疾病的关联仍然至关重要。

癫痫是严重的脑部疾病,通常伴随自主神经改变,可通过“脑-心”轴导致心脏功能和结构的改变,癫痫发作期反复的低氧血症和心肌缺血可导致电和机械功能障碍,由此Verrier等人2020年提出“癫痫心”的概念[3,4]。“癫痫心”通常仅关注围癫痫期的突发心律失常,这种心律失常往往存在自限性,缺乏对长期心律失常的风险预测和评价,也是对“癫痫心”关注不足的重要原因,癫痫与心律失常长期风险亟待阐明。

2023821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陆瑶教授团队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发表了题为“Epilepsy and long-term risk of arrhythmias”的研究论文,全面揭示了心律失常的长期风险与癫痫之间的相关性。

图片

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探索癫痫和心律失常及其不同亚型发病的相关性;第二部分,应用多基因风险评分(PRS)来探讨遗传易感性在癫痫-心律失常关联中的影响;第三部分,结合基因组学数据进一步探讨了抗癫痫药物与心律失常风险之间的关系。

这项以人群为基础的研究共纳入329432名基线时无心律失常的参与者,中位年龄为56岁。在中位时间12.51年的随访期内,共有297名癫痫患者(11.0%)25687名非癫痫患者(7.9%)发生心律失常,癫痫患者的心律失常、房颤和其他心律失常的累积发病率高于无癫痫患者(图一,Plog-rank< 0.001)

图片

图一.癫痫患者心律失常的累积发病率升高

进一步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以及竞争风险模型发现癫痫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增加,包括房颤、室性心律失常和慢性心律失常等心律失常亚型(图二);进一步构建心律失常的PRS,对遗传因素进行校准,并基于PRS的四分位进行分层分析,发现癫痫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较高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无关。

图片

图二.癫痫心律失常风险升高相关

此外,传统观察性研究结果表明,癫痫与心律失常的关联可能与抗癫痫药物的使用有关,尤其是卡马西平和丙戊酸。药物靶点孟德尔分析进一步验证该发现,确定了其共同靶点SCN5A与心律失常之间的因果关联。

图片

图三.抗癫痫药物与心律失常风险的关联

综上所述,癫痫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长期风险增加,特别是在使用卡马西平和丙戊酸的人群中。该研究强调了癫痫患者进行定期和长期的心电图监测和心率变异性评估,同时监测ASM对心功能的潜在不良影响是必要的,完善这些管理将降低癫痫患者心律失常的风险并进一步促进心血管健康。

图片

本文首次阐明了癫痫的长期心律失常风险,对癫痫患者的远期心血管风险管理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也同时获得“癫痫心”概念提出者Richard L. Verrier教授的述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陆瑶教授为本文独立通讯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研究生王婕 Bristol大学黄培元博士、中南大学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于庆伟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本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 January CT, Wann LS, Calkins H, Chen LY, Cigarroa JE, Cleveland JC, et al. 2019 AHA/ACC/HRS Focused Update of the 2014 AHA/ACC/HRS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and the Heart Rhythm Society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Society of Thoracic Surgeons. Circulation 2019;140:e125-e151. doi: 10.1161/cir.0000000000000665.

2.Kornej J, Börschel CS, Benjamin EJ, Schnabel RB. Epidemiology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Novel Methods and New Insights. Circ Res 2020;127(1):4-20. doi:10.1161/CIRCRESAHA.120.316340

3.Verrier RL, Pang TD, Nearing BD, Schachter SC. Epileptic heart: A clinical syndromic approach. Epilepsia 2021;62:1780-1789. doi: 10.1111/epi.16966

4.Verrier RL, Pang TD, Nearing BD, Schachter SC. The Epileptic Heart: Concept and clinical evidence. Epilepsy Behav 2020;105:106946. doi: 10.1016/j.yebeh.2020.106946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93/eurheartj/ehad523

上一篇: 新ESC心衰临床共识推荐心衰加重事件后使...

下一篇: 审稿意见回来了,一大堆问题该怎么回复?遵...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