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发现血沉、C反应蛋白升高,就是类风湿复发吗?

时间:2023-04-12 20:26:4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很多类风湿患者,在常规进行血液检查的时候,发现血沉、C反应蛋白的升高,就开始紧张得不得了:是我的类风湿又活动了吗?

血沉和C反应蛋白是临床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指标,它们对感染炎性程度、自身免疫病等疾病活动程度的判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那血沉或者C反应蛋白数值的变化,是否就代表了类风湿关节炎开始疾病活动?如果这两项指标均正常,是否就代表病情控制良好呢?

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将抗凝的血静置于垂直竖立的小玻璃管中,由于红细胞的比重较大,受重力作用而自然下沉,正常情况下下沉十分缓慢,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沉降的速度,也就是血沉,化验单子上常用ESR来代替。

成年人的血沉正常值:男性约为15mm/h, 女性约为20mm/h, 女性通常高于男性。

对于确诊的类风湿患者而言,血沉主要应用于对患者病情变化的辅助观察,数值往往和滑膜炎症活动成正比关系,也与临床关节症状的疼痛程度、身体疲劳感成正相关,于活动期加快, 并于病情好转时减缓, 而非活动期的血沉则可恢复至正常范围, 故血沉的测定能够大致的推测出疾病的发展与治疗效果的观察。如患者发病时血沉>100mm/h,则预后通常较差。

在治疗药物中,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物、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在达到治疗效果时,都可以显著降低血沉;当炎症被控制稳定时,血沉可以降到正常范围。

因此,血沉在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疗效评价、疾病活动监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一个需要经常检查的实验室指标。

血沉不是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异性指标,许多疾病在临床上都可以出现血沉增高的现象。比如慢性肾炎,各种急性的全身和局部感染,感冒、活动性结核、肺炎等。另外,组织损伤及坏死、恶性肿瘤等也可见血沉加快。

由于ESR仅能间接的反映急性时相蛋白水平,它在判断疾病中可能不敏感,有一定的延时,血沉通常被视为粗筛试验, 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是可能有误差的,不可单凭血沉的数值来判定疾病活动程度,不要自行判断身体情况,需要医生在排除其他干扰因素后综合判断,如果提示疾病处于活动期,就要积极的进行治疗。

C反应蛋白(CRP)是指在机体受到感染或组织损伤时血浆中一些急剧上升的蛋白质(急性蛋白)。CRP可以激活补体和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而起调理作用,从而清除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和损伤、坏死、凋亡的组织细胞,在机体的天然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

CRP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急性时相反应指标,其在许多疾病,比如心血管梗塞、组织损伤、恶性肿瘤、感染、肺部感染、急性胰腺炎、肝硬变、腹腔肿瘤伴感染、感染性肾积水、新生儿败血症等患者中显著升高。在炎性反应时,比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机体的高敏C 反应蛋白显著增高。

C反应蛋白其真正的正常范围尚无明确,这是因为正常人体每天均会出现轻微损伤,易引发C反应蛋白水平的轻度升高。成人血液中C反应蛋白的浓度约为0.05mg/dl,大部分健康人的C反应蛋白浓度较0.2mg/dl低。当浓度<1mg/dl时, 可视为无意义或正常的升高,当浓度为1-10mg/dl时,可视为中等程度的升高,当浓度>10 mg/dl时, 可视为显著升高。

C反应蛋白的上升速度、幅度、持续时间等与组织损伤及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故与传统检查项目相比更为灵敏可靠。约98%的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患者的C反应蛋白会升高,约92%缓解期患者的C反应蛋白显示正常, 可作为关节炎活动判断的重要指标。

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C反应蛋白显著增多,与血沉增快相平行,但比血沉增快出现的早。与炎症活动度直接关联,炎症被控制后,消失也快。

但仅凭借C反应蛋白升高作为类风湿活动的依据也是不准确的,虽然高敏C反应蛋白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检测价值要高于血沉、类风湿因子,但高敏C反应蛋白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有肿瘤、创伤、炎症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时机体高敏C反应蛋白也会明显升高,要尽量排除,应结合临床采取动态检测来综合分析。

临床中确实存在少数患者,尽管关节肿痛明显,但血沉与C反应蛋白始终处于正常水平,或仅轻度升高。这两项指标正常,不代表病就好了。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异质性很强的疾病,这种异质性除了表现在不同患者的关节症状差异较大外,还体现在各项血液学指标上。

这其中有些患者虽然血沉和C反应蛋白数值正常,但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血小板、D-二聚体等指标异常,也可作为判断病情活动度的依据。并且也可以参考关节超声所显示的滑膜厚度、积液体积、血流信号面积等来辅助判断疾病活动度。

上一篇: 躺久了腰痛?强直患者如何睡觉更舒适!

下一篇: 羟氯喹在风湿免疫疾病合并复发性流产(RS...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