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lation:缺血性左心室功能障碍经皮血运重建术后的心律失常和死亡情况

时间:2023-08-10 17:40:5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缺血性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与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这类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心源性猝死,由室性心律失常引起。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s)被广泛应用于左心室射血分数<35%的患者初级预防,以降低猝死风险。室性心律失常是缺血性左心室功能障碍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在植入心脏除颤器之前,通常建议对这些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因为人们认为这可能会降低致命性和潜在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尽管这一前提尚未在随机试验中得到评估。

近日,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Circulation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严重左心室功能障碍、广泛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加最佳药物和器械治疗(OMT)或单独接受OMT治疗。

该研究的综合主要结局为至少24个月的全因死亡或猝死(定义为适当的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或复苏的心脏骤停)。研究人员以意图治疗为基础分析了首次事件的时间。该研究的次要结局包括心血管死亡或猝死、适当的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或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以及适当的ICD治疗次数。

2013年8月28日至2020年3月19日期间,研究人员在英国40个中心招募了700名患者。共有347例患者被分配到PCI+OMT组,353例患者被分配到单独的OMT组。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69岁;88%为男性;56%患有高血压;41%患有糖尿病;53%的患者有心肌梗死的临床病史。左室射血分数中位数为28%;53.1%的患者在随机分组前或随访期间植入了ICD。PCI组144例(41.6%)患者发生全因死亡或猝死,OMT组142例(40.2%)患者发生全因死亡(风险比为1.03 [95%CI为0.82-1.30];P=0.80)。在任何次要结局的发生方面,组间无差异。

由此可见,PCI与全因死亡率或猝死的降低无关。对于缺血性心肌病患者,PCI并不仅仅是为了减少潜在的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而有益。

原始出处:

Divaka Perera,et al.Arrhythmia and Death Following Percutaneous Revascularization in Ischemic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Prespecified Analyses From the REVIVED-BCIS2 Trial.Circulation.2023.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CIRCULATIONAHA.123.065300

上一篇: JAMA:每天一杯含糖饮料,肝癌风险或增...

下一篇: 急性心梗伴心源性休克,前降支、回旋支闭塞...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