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ean Radiology:快速半自动化左房长轴应变分析对肥厚性心肌病房颤发生的预测价值

时间:2022-11-30 12:00:5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据研究统计,成人不明原因的左心室肥大(LVH)的发病率在0.02%-0.23%之间。肥厚型心肌病(HCM)以心室肥厚为特征,是一种由心脏肌层蛋白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疾病。一系列的病理因素,包括LVH、心肌紊乱和纤维化,导致HCM患者的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并出现左心房(LA)功能异常。研究表明,左心房功能障碍与不良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并可进一步导致心房颤动(AF)的发生。

以前的研究表明,LA容积和射血分数(EF)是房颤发生的独立预后因素。然而,这些参数并不包括LA功能所有阶段的全部内容。应变代表了整个心动周期中心肌变形的大小,可以协助临床更加深入地了解LA功能。此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LA应变的诊断和预后价值。

现在,应变分析通常采用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STE) 和特征追踪心血管磁共振(FT-CMR),但每种方法都有一些固有的局限性。前者对低信噪比、薄心房壁、肺静脉和 LA 赘生物的存在具有挑战性 。虽然后者具有CMR的优势,即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定义心内膜边界的能力,但由于LA解剖结构复杂,对应变分析仍很棘手。因此,临床上提出了一种快速的方法克服这些限制,该方法只需要在标准CMR cine图像上标记三个参考点就可实现。研究表明,这种快速应变分析方法有利于进行可重复和有效的长轴应变(LAS)分析。

近日,发表在European Radi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评估了HCM患者包括LA应变在内的LA功能异常,并通过快速半自动化应变分析方法明确了LA-LAS对新发房颤的预测价值。

本项研究招募了372名HCM患者和100名健康参与者。LAS是通过半自动追踪LA壁后部中点(定义为LA长轴与后壁的交点)与二尖瓣起源点之间的距离而获得。二室视图上的二尖瓣瓣环下端和前端插入点以及四室视图上的侧端和间隔插入点被选为二尖瓣的起始点。临床结果被定义为检测到房颤的发生。 

经分析,HCM患者的LA应变值为:εs为20.8±7.48%,εe为9.81±5.09%,εa为10.91±4.24%,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同时,检测到左心室功能参数与LA应变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在61个月的中位随访期间,44名(11.8%)患者发生了房颤。在Cox回归分析中,LA应变被认为是房颤发生的一个重要预测因素。 


 图 A-D 正常对照组的快速左心房长轴应变(LA-LAS),在2和4腔标准CMR图像中手动选择参考点(二尖瓣瓣叶的起源和用户定义的LA后壁中部的一个点)

本项研究通过对标准CMR图像进行快速的半自动应变定量分析,证明了LA的相位性功能障碍。本研究表明,LA-LAS评估是HCM患者房颤发生的一个重要的独立预测因素。

 

原文出处:

Lutong Pu,Yike Diao,Jie Wang,et al.The predictive value of fast semi-automated left atrial long-axis strain analysis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in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DOI:10.1007/s00330-022-09020-x

上一篇: ARB不仅降压,还能提高口腔鳞状细胞癌生...

下一篇: HFpEF和毛细血管前肺动脉高压患者运动...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