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D: 生物制剂诱导治疗后的疾病活动能否预测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短期结果

时间:2022-11-28 17:59:4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生物治疗,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阻断剂、白细胞介素抑制剂和抗整合素药物,已导致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发生重大变化。此外,生物治疗可实现粘膜愈合,这与改善长期预后(如减少住院和减少手术)相关。大约15年前,当这种模式被引入CD和UC治疗时,它被用作短期治疗以诱导缓解,并间歇性用于炎症性疾病活动的发作。这一策略已被放弃,大多数患者继续使用生物疗法进行维持治疗。然而,约三分之一的患者对抗肿瘤坏死因子(原发性无应答)诱导治疗没有获得临床相关的应答,在诱导治疗后,一部分患者只有部分效果,没有获得缓解。此外,一半具有初始反应的患者将在维持阶段失去作用(继发性反应丧失)。预测医疗反应是临床医学的主要挑战之一。这对生物制剂尤其重要,因为它们的成本高,而且可能产生严重的副作用。这项研究中旨在评估 14 周生物治疗后的疾病活动是否对诱导治疗完成后 6 个月内手术和无类固醇缓解的预后有影响。

 

 

 

在一项基于丹麦国家健康登记处数据的非选择性队列研究中,研究人员确定了493名UC患者和620名CD患者,他们在 2016 年至 2019 年期间完成了生物制剂诱导治疗。在生物制剂诱导治疗后,研究人员根据定义评估了疾病活动度-反应蛋白和疾病活动的临床评分。复合为终点“未得到很好的治疗”包括诱导治疗后 6 个月内进行手术或使用皮质类固醇。

 

 

 

研究结果显示在诱导治疗后有疾病活动的UC患者中,与无疾病活动的患者和CD患者相比,在 6 个月的随访期间手术或类固醇治疗的调整比值比为 3.9(95% CI,1.6-9.3) ,调整后的比值比为 3.6(95% CI,1.7-7.6)。因此,生物制剂后患者的应答情况与长期预后有关。

 

 

 

本项研究证实诱导治疗后对生物治疗的积极治疗反应(通过 C 反应蛋白和临床评分衡量)预示着 CD 和 UC 患者的短期结果更好。

 

 

 

 

原始出处:

Michael Due Larsen. et al. Does Disease Activity After Induction Treatment With Biologics Predict Short-Term Outcome in Crohn’s Disease and Ulcerative Colitis?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2022.

上一篇: Clin Gastro H: 皮质类固醇...

下一篇: Crit Care:心脏骤停后的体温控制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