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时评:全球抗“疫”,篱笆应该扎在哪?

时间:2020-02-05 11:23:4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中新时评:全球抗“疫”,篱笆应该扎在哪?

(抗击新型肺炎)中新时评:全球抗“疫”,篱笆应该扎在哪?

中新社北京2月5日电 题:全球抗“疫”,篱笆应该扎在哪?

中新社记者 刁海洋

自世界卫生组织1月30日宣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以来,全球进入携手抗“疫”新阶段。

泰国用抗艾滋病和抗感冒药物治疗患者、美国一家药企的新研发药物进入临床试验、日本救援物资上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等消息令人闻之感动、听之振奋。

然而,与此同时,也有一种名为“偏见”的疫情在世界上某些角落滋生蔓延。例如,针对中国疫情的不实报道、针对中国抗“疫”努力的歪曲、针对中国人和华裔乃至亚裔的种族歧视言论等。又如,脸书、推特、TikTok等海外社交媒体上近期有关疫情的谣言层出不穷。凡此种种,无疑是对全球战“疫”士气的一种挫伤。

究其原因,或可从三方面着眼。首先,普通民众因信息不对称而变得猜疑、恐慌,各种谣言趁虚而入,误解由此形成;第二,一些长期对华带有偏见的媒体借机炒作疫情、消费疫情,迎合受众的恐慌心理,营造出扭曲失真的舆论氛围;第三,一些国家宣布采取限制措施,客观上放大了社会情绪中的排外成分。

当此之时,各国媒体理应担起责任,通过消除“信息差”来消解民众心中的恐慌情绪;各国政府也理应本着对本国人民负责也对世界各国人民负责的态度,采取适合得当的防控措施。个别国家对中国封闭国门的做法并无法真正将病毒拒之门外,这一观点早已被公共卫生学界广泛认同。

从经济影响上看,考虑到中国在当今世界的重要性,对中国“封门”无疑将严重损害全球贸易和人员往来,影响各国间开展务实合作。

从规模上看,个别国家对中国“封门”针对的是全体14亿中国人,此举在国际上引发的恐慌可想而知。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人把“中国人被禁止入境”等同于“中国人都是潜在病毒携带者”。

美国《大西洋月刊》日前撰文指出,封闭国门的做法效率低下,甚至会让事态恶化,还将破坏国际信任。

换言之,防控疫情的篱笆不能扎在国门上,更不能扎进人心里。

病毒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当疫情来临时,篱笆应该扎在哪?其实,世卫组织在1月30日的发布会上已给出答案。当天,世卫组织在宣布PHEIC的同时还明确提出七点建议。这其中透露的信息是,当前疫情是一起因病毒而起的公共卫生事件,这是一场全世界都要参与的阻击战。很显然,在世卫组织看来,篱笆要扎在病毒周围,并且需要世界各国人民联手行动。

正如世卫组织提出的第七点建议所指,“我们战胜这场疫情的唯一方法是所有国家本着团结与合作的精神共同努力。我们全部牵涉其中,也只能共同阻止它”。(完)

上一篇: 新零售遇上“宅经济”:在线买菜得设置闹钟

下一篇: 原创雄鹿120-108逆转鹈鹕!字母哥3...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