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莫被A股短期大跌乱了阵脚,相信市场自我修复功能
时间:2020-02-03 11:28:1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记者 | 满乐
编辑 |
1
该来的还是来了。纵使监管层选择了延期开市,但2月3日,A股鼠年首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开盘依然下挫了8.73%,深成指则下跌9.13%,创业板指下跌8.23%。
近几日来,A股市场一直被新型肺炎疫情带来的恐慌情绪所笼罩。此前甚至有学者呼吁再将A股延迟开市一个月,市场的担心程度可见一斑。
受疫情影响,资本市场势必无法独善其身。股市短期遭到冲击、指数出现下跌也早已是业内板上钉钉的预测。但在五部委联合发文通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疫情、央行释放1.2万亿流动性的背景下,我们是不是紧张过头了?
以史为鉴。各大机构近日均翻出了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A股的历史数据加以分析,得出的结论十分相似——“基本面与流动性主导市场走向,疫情只能引发股市短期下跌”。
中信建投统计的历史数据显示,非典疫情爆发期初期影响最大。
2003年4月20日(周日),监管层宣布北京病例大幅增加与同时撤销相关人员职务,社会恐慌情绪加剧,市场进入持续下跌模式。随后一周(4月21日到25日)上证指数累计下跌7.23%。而4月28日(周一),当天市场超跌反弹3.40%,但在4月29日又大跌1.84%,市场在劳动节前最后一周进入高波动阶段。
受疫情影响,监管部门将原定5月1日至5日的休市安排改为5月1日(周四)到5月9日(周五)休市,5月12日(周一)开市。疫情数据在长假期间显著改善,因此后市指数继续上涨,疫情冲击已基本结束。急跌以后,市场开始一波反弹,6月4日反弹至高点1577点。
可以看出,2003年“非典”疫情对A股的主要冲击仅维持了一周,A股总的受影响时间也仅在3周左右。加之当时A股正处在熊市周期中,货币政策也偏向于紧缩,走出这样的震荡曲线并不意外。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非典”疫情带来了A股的短暂下挫,但疫情爆发期下跌的行业一个月后均得到不同程度的补涨,爆发期抗跌的行业却迎来不同程度的补跌。市场修复自有其潜在逻辑存在。
再看此次新型肺炎疫情下的金融市场。
与2003年不同,目前市场保有了相当充裕的流动性。央行开展的1.2万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投放资金于今日(2月3日)下发。统计显示,银行体系整体流动性比去年同期多9000亿元,这也将全额覆盖2月3日即将到期的10500亿元逆回购资金。央行方面同时表示,还将通过常备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
资本市场监管者也在释放“弹药”。在疫情严重区域,证监会规定股票质押协议到期可展期3-6个月,证券公司也被要求不主动对疫情严重区域两融客户实施强制平仓。除此以外,证监会还设立了公司债发行绿色通道,支持发新换旧。
“鉴于疫情的发生及近期境外市场的反应,对于开市后A股市场可能出现的异动,有关部门将保持高度警惕,坚持底线思维,出台和研究对冲工具,缓解市场恐慌情绪”。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在回应记者提问时这样表态。
证监会之下,沪深交易所及全国股转公司也在信息披露、年费减免等方面作出了细致规定。可以说,监管层已在保持A股市场正常、顺利运行的前提下,为化解疫情对市场的冲击作出了最大努力。
与散户普遍的恐慌情绪相比,面对疫情,机构投资者则显得更为淡定。有私募机构一线操盘人员表示,投资组合和策略暂时不会改变,中长期获利才是目标,而疫情并不会改变A股中期向好的势头。
不仅如此,开市前一天,多家券商机构还纷纷召开了机构投资者电话会议,期间多提到了疫情下的投资机会。“因疫情负面影响而打出估值空间、但全年实际影响不大的板块也迎来最佳配置时机”。中信证券表示。
“疫情只能引发股市短期下跌”、“A股中期向好态势不变”、“负面影响打出估值空间”。从历史数据、政策背景、机构研判三大角度来看,广大市场投资者更应在疫情影响下找寻估值洼地和价值投资机会,锚定中长期收益,同时相信市场的自我修复功能,盲目恐慌只会自己把自己“割了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