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真实战争中,战士在发起冲锋时会像电影里一样大声吶喊吗?

时间:2020-02-01 13:42:0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真实战争中,战士在发起冲锋时会像电影里一样大声吶喊吗?

李三万

摘要:在很多战争影视片里,士兵在冲锋时总是会大声呐喊,给人的印象就是冲锋总是要大声呐喊,这样才有气势。但在真正的战场上,士兵在冲锋时也会像电影里那样大声呐喊吗?

在很多战争影视片里,士兵在冲锋时总是会大声呐喊,给人的印象就是冲锋总是要大声呐喊,这样才有气势。但在真正的战场上,士兵在冲锋时也会像电影里那样大声呐喊吗?

喜欢看军事题材类影视作品的朋友,想必大家对这一幕都非常熟悉。那就是两军交战,一旦需要冲锋陷阵时,荧屏上一定会出现手持上了刺刀的步枪,甚至霸气抡着铮亮的大刀,每个战士更是大声呐喊,在集体发起向敌人的进攻中基本个个都是呐喊嚎叫。如此场面,可谓是声势浩大士气高涨。观众看到这一幕时,情绪也被带动起来,心情更是无比激动,一颗战火之中奋勇杀敌的心完全焕发起来。

战场上大家纷纷振臂而呼,声嘶力竭的冲向敌方,战士们固然看起来很是英勇,但是,毕竟影视作品依旧是演绎,那么问题来了。真实的战场上,战士们在发起冲锋时,是否也会大声吶喊?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战争中大家会大声呐喊。首先,真实的战场环境中,参战双方肯定不是过家家,彼此的目的就是打败对方,这也就是说大家都是拿命相博,双方不是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在如此残忍的背景之下,大家一旦迎战只能是破釜沉舟,害怕根本没用。既然这样,更需要呐喊来提振气势,使自己精神状态亢奋起来,从而战胜冲锋前的紧张和恐惧。部队中,通过人人来这么一声,整个军队的士气直接加到最满,大家一鼓作气,从而争取胜利。

冲锋是两支军队正面碰撞,如果是旗鼓相当的对手,冲锋同样也就是士兵个体直接对抗,直面死亡,这时用呐喊发泄自己的恐惧,提升自己的士气,同时也试图用喊声威慑对方,这倒不是电影电视里胡编的,人到这种时候,呐喊都未必受自己控制,完全是一种本能。

所以说,在战场上冲锋的时候,不会有命令禁止喊叫,喊不喊其实是士兵个人随意。但是听真正拼过刺刀的老兵们回忆,他们的意见是最好别瞎喊,呐喊其实不具备实际作用,还有负面作用,对自己会有身体协调上的影响,嘶声喊叫也相当浪费体力,这种生死搏杀的时刻,每一分体力都异常宝贵,尤其是这时候呐喊会浪费肾上腺激素分泌,而肾上腺激素会产生珍贵的类似狂化的效果,这种人体应激反应产生的时间很短暂,只能维持几十秒钟。如果浪费在呐喊上,就实在太不值了。对外,要习惯只要在战场上,任何时候都尽量低调,要尽量减少自己的存在感,要避免各种吸引注意力的事,其中就包括呐喊。何况战场上冲锋也不是一窝蜂瞎冲,无论冲锋还是反冲锋,都有战术,都要强调跑位,有隐蔽动作,有火力掩护。

而面对冲锋,对手通常是火力压制,一个面目狰狞,怪声嘶吼着冲过来的家伙,显然会吸引对方更多关注,随之而来的就是把大部分枪口也吸引过来。

一场仗下来,死的大一半是新兵,就是因为这些些细节上的原因,老兵当然也不是不会死,但是总能避免类似不必要的死亡,前面有嘶喊的人吸引着火力,同队的老兵已经悄没声几个三角跑位,冲进了对方的战壕。但是怎么说呢?这事说明白没用,部队反复训练也没用,不上过真正的战场,自己在生死之间走几个来回,练的再好,也还是新兵啊。

传说有人问岳飞如何选兵,岳飞说初上战场,手还握的住枪,嘴里还有唾沫就是好兵。所以新兵是个必然要经历的,逃不过去的阶段,面对身边嗖嗖飞过的子弹,眼前一个又一个爆炸产生的死亡区域,迎面而来的刺刀,只要还在战斗的,还在向前冲的,当然都是好兵,我不知道这种场景,需要经历多少次,才会产生熟视无睹的淡定,可以变成一个悄没声在其中杀戮的老兵。

战场上,好运是有的,但没有迷信,不注意保护自己未必一定死,一直不注意保护自己的就一定会死!二战时苏联红军取得绝对优势后的战斗,如大家熟知的他们唱着喀秋莎冲进柏林,他们一个星期横扫关东军,听着很提气,让人感觉一支大无畏的军队气势磅礴,可是看看战损,尤其是面对已经穷途末路的关东军最后挣扎,苏联红军的战损,依然很大,显然不应该在军队中提倡这种进攻方式。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该提倡这种无谓的牺牲。

不过,到底冲锋前要不要大声呐喊,当然,这个还是要依据战场的实际情况来定。并不是每次的大嗓门一叫,都能发挥作用。这里就有一个真实的反面例子。1979年2月22日,解放军第494团8连奉命攻占伯良东侧无名高地。由于白天发起进攻不大适合,上级命令他们入夜之后进行偷袭。当天晚上20时许,8连开始行动。3排动作迅速而敏捷,一直摸到距离越军堑壕30米处左右,敌人始终没有察觉。就在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刻,不料有个排长高喊一声:“同志们,立功的时候到了,杀啊!”此声一出,直接让我方部队丧失偷袭的突然性优势,越军立马反应过来,随即投来了一排手榴弹,造成3排死伤13人的损失,后来我方部队只能发起强攻,经过将近两个小时的苦战,这个高地才被攻下——这就是电影看多了的后果,现实可要残酷多了。

从这个惨重的教训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的冲锋陷阵都需要喊那么一下,战场情况复杂多变,这有灵活应变才能获得战争的主动权,虽然,战士们的呐喊嚎叫可以大大提高部队的士气,有效提高战场的战斗力。但是,真实战争中,一切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否则,一旦用力过猛,优势变劣势,后果得不偿失。

所以别被战争神剧洗脑了,现代的职业军队在冲锋时大喊大叫那就跟自寻短见没什么区别,等于通知敌人我要来了、我从哪来、我怎么来。你不妨琢磨一个问题,为什么二战时最擅长白刃战的日军,在冲锋时中队长和小队长都冲在队伍前面,真的是悍不畏死吗?他们又没长俩脑袋。非也,这是日本陆军操典的要求,因为所有的日本士兵在阵地进攻时,进退都以军官的指挥刀为令,而战术编组和动作则完全遵从部队长的手势。因此鬼子兵冲锋时既不依靠军号和喊叫指挥,更不会喊着“冲啊”、“杀啊”的口号,而是像哑巴一样缄默运动,颠覆认知了吧?

这也就是日军独立作战的最小战术单位——中队,指挥官中队长在冲锋时必须跑在队形最前面的原因,否则大多数鬼子兵看不到他的手势。同样,队伍中的小队长也要尽量靠前,从而按照中队长的手势命令,传达和组织自己的小队,所以日军在作战中,军官里以中队长和小队长伤亡最重。

比如惨烈的衡阳保卫战中,打到后来,鬼子不得不以大佐联队长带着一帮少尉代理的中队长和曹长代理的小队长来作战,因为基层军官死的差不多了。

再比如万家岭大捷中,对于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空投200多名基层军官,一直有所争议,小编认为是存在的,因为第106师团是特设师团,大队长以下都是非现役军人,实战经验和掌握部队的能力肯定欠缺,又得冲锋在前,死伤惨重一点不奇怪。而离开了中小队长的战场指挥,鬼子兵是难以有效的组织冲锋或者防御的,这是“蚁族”民族的特性,而日军的空投能力有限,因此最紧迫的就是补充基层军官。

1940年的枣宜会战中,日军第6师团的一个支队配合初上战场的第39师团攻击桂军的大竹山阵地,根据抗日老兵的回忆,这两拨鬼子的冲锋套路完全不通,久经战阵的第6师团是以稀疏的队形,一声不吭闷头前进,并利用身边的掩蔽物迅速跃进;而第39师团的中队长以下军官都没有实战经验,一大群人拥在一起大呼小叫的冲锋,这就是紧张所致,真正难对付的显然是前一拨。

冲到战壕前的白刃格斗中,有经验的鬼子兵也不会鬼叫着拼刺,那样既浪费力气又容易露出破绽,真正训练有素的双方刺刀拼杀,只会听见重重的喘息声和突刺的低吼声。战场是残酷的,没有人同情弱者,那些大喊着“杀”或者“杀啊”的一定是菜鸟,目的只有一个:壮胆。

当然,日军也有特例,那就是著名的“板载冲锋”,也就是所谓的万岁冲锋:日军士兵会高喊口号“天蝗陛下万岁”或“万岁”(万岁的日语读音就是“板载”),端枪冲锋,但这是非正常情况下的作战方式,也只有两种情况下才会使用,第一是“欺软”,就是对手已经被日军重武器完全压制,胜利在望的情况下日军用白刃战扫荡战场;第二是“怕硬”,也就是毫无胜利的绝望之下的自杀性冲锋,不要命也要气势,当然是非常规作战。

其实日本陆军也装备有军号,但大多是用于部队的勤务号令,如起床、熄灯、集合、开饭等等,战场上的命令发布基本不依靠军号传达的,所以很难见到日军吹“冲锋号”进攻的情景。冲锋号确实能够一定程度上鼓舞士气,可也会最大限度的暴露军事行动。所以日军的缄默冲锋凭借的是过硬的单兵素质,追求心理镇定而不是气势。

战争大片《兵临城下》里苏联红军渡过伏尔加河,上岸后立即组织冲锋,两个人共用一条枪,嘴里喊着“乌拉”前仆后继,纷纷倒在严阵以待的德军火力之下,一方面这些士兵都是没上过战场的新兵,作战经验不足,一方面那是美国人拍的电影,多多少少有埋汰苏联人的意思,在苦逼的斯大林格勒巷战中,兵员是多么紧缺的宝贵财富,怎么可以如此轻易损耗?十几个人就能守一座大楼了,怎么可能白白送给德军当靶子。

至于战争影视里嘛,多是为了渲染战场气氛,可能会看得你热泪盈眶,其实满不是那么回事,有一天真的上了战场千万别大喊大叫,敌人一看就是生瓜蛋子,专门朝你招呼。在战场上生存靠的是经验和运气,以及平常训练出来的战术技能,而气势真的没什么用处。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上一篇: 湖人主场万人悼念,科比公司谴责无视家属隐...

下一篇: 武汉上百家酒店提供医护人员免费住宿房间总...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