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德国小镇被称为“小中国”,说了100年汉语,跟中国人同步过春节
时间:2020-01-24 19:08:0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在德国巴伐利亚州,有一个“奇怪”的小镇,那里的德国人自称“中国人”。
巴伐利亚州在德国东南部,而在巴伐利亚的东部,有个名叫迪特福特的小镇。镇子不大,只有2000多位居民,他们都是典型的欧洲人模样。不过,就是这群一点都不像中国人的德国人,却声称自己住在“中国人的王国”。
小镇上建有中国博物馆和中文学校,中文还是小镇的官方语言之一。翻开小镇的地方志查看,掐指一算,他们断断续续说了100多年汉语。
这个小镇不是拍电影的布景基地,这些德国人也不是COSPLAY爱好者,作为土生土长的德国人,他们只是将“中国元素”融入了生活。为什么迪特福特有这么多“中国元素”呢?
相传,早在几百年前,迪特福特人就与中国人做生意,他们用当地的银器、小五金商品等换取中国的生丝、瓷盘、瓷碗、瓷罐。
随着交往的深入,迪特福特人渐渐迷上了中国文化,俗话说,耳濡目染,不学而能。迪特福特人跟中国人打交道多了,说话习惯和神态举止都有些相似,因此他们又被周围的德国人称为“中国人”。
迪特福特人喜爱中国,一方面由于在跟中国的贸易中赚了不少钱,过上了好生活;另一方面,因为要推销中国商品,肯定自己要熟悉中国文化,在学习过程中,他们自然与中国文化变得亲近起来。
迪特福特人热爱中国,在小镇每年2月举办的“中国人狂欢节”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个狂欢节自1928年开始举办,迄今已有88年历史。
如果用中国的农历推算,他们这个狂欢节最开始可能模仿的就是中国春节。每年狂欢节,你都能看到:迪特福特人身着中式长袍,戴一顶斗笠,摇摇晃晃地对着手机自拍;或者拿一把折扇,兴致勃勃地穿大街越小巷,不停跟人打招呼
狂欢节期间,小镇街头巷尾都悬挂着红灯笼,临街的窗户上都会贴上“喜”、“福”等剪纸;在街头,神龙图案的旗帜和锦缎高高飘扬;有时候也能看到我们熟悉的汉字——“你好,中国人!”
如果你去一趟迪特福特,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异样:既有一种陌生感,又有一种熟悉感。陌生是因为目之所见,全是德国人;熟悉是因为德国人全都穿着中国的衣服,说着汉语,耍着中国道具。这个时候,你不得不感叹历史的奇妙,在远离中国万里之外的德国小镇,居然还藏着一段持续数百年的中国情缘。
我们常说文化软实力,什么是文化软实力?就是让外国人自觉地爱上中国文化,并为之痴迷数百年。
你喜欢这个德国小镇吗?
欢迎留言、点赞、转发!
您的关注将支持我发布更加优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