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震旦学生集体退学,到复旦公学开始筹建,有谁在背后策划组织?
时间:2020-01-14 14:25:4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历史上的今天,在114年前的今天——1905年3月7日,震旦学生集体退学,反对法人干预教育。次日,140余名退学生聚集张园合影纪念。9日,震旦公学退学生在沪学会召开会议,宣布与震旦公学断绝关系,筹建复旦公学。与此同时,沪学会召开会员特别会议,积极支持震旦公学学生的退学行动。复旦公学开始筹建,即为复旦大学前身。
学生对校方不满,敢集体退学,并且马上就筹备成立新学校,来头不小啊,后面到底有没有什么组织在背后策划呢?这个事得从震旦公学成立说起。
震旦公学,原名震旦学院,由马相伯神父于1903年2月27日在上海徐家汇天文台旧址创办,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私立大学。“震旦”一词出自梵文,意即中国,在英语中,亦有黎明、曙光的含义。马相伯将震旦学院喻作旭日东升,担负着以教育开启中国曙光的重任。
震旦公学是在什么情况下成立的呢?也是因为一场退学风波。这场退学风波是发生在南洋公学(上海交大的前身),这风波也是轰动一时的“墨水瓶事件”——南洋公学文科教习郭镇瀛因五班教室内的一只空墨水瓶,迁怒于学生。后几经波折,校方竟宣布开除五班全体学生。此事引起轩然大波,200余名学生和总教习蔡元培愤然离校。
从南洋公学退学的大部分学生在中国教育会的帮助下组成了爱国学社,另有20多名学生在蔡元培的引荐下向马相伯求助。事情凑巧,当时马相伯正在筹划办学校,于是他爽快地接收了这批学生。租用徐家汇观象台的旧房子作为校舍,并聘请了几位法国籍神父任教,一座新式学校便宣告诞生了。他还给学校起了个响亮的名字——震旦学院。
震旦学院成立后,马相伯任监院(即院长),学校以“广延通儒,培养译才”为宗旨,学制为两年,专业分为文学、质学(科学)两类,没过多久又发展为文学、致知(哲学)、象数(数学)、形性(理科)四大学科。梁启超获知此事后,欣然写道:“今乃始见我祖国得一完备有条理之私立学校,吾欲狂喜。”
在马相伯的运筹帷幄之下,震旦学院的教学、教务活动均安排得井井有条。为引导热血青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国家,他振臂高呼:“欲革命救国,必自研究近代科学始;欲研究近代科学,必自通其语言文字始。有欲通外国语言文字,以研究近代科学而为科学救国准备者,请归我。”不出一年的光景,震旦学院的学生数量就翻了数倍,增至132人。
热衷教育救国的马相伯对革命也非常支持。1904年夏,震旦学院来了个名叫“刘学裕”的新生。他就是因刊印《半哭半笑楼诗草》,讥讽时政而被清廷通缉的“要犯”于右任。于右任“潜逃”至上海后无处安身,马相伯破格录取,还免去他所有的学膳费。马相伯的一系列教学主张和做法虽深得青年学子的推崇,但是学校的法人——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却害怕了。他们担心清政府因马相伯收留通缉犯会支持革命,而对天主教耶稣会不利。
1905年,耶稣会派法国人南从周担任震旦学院的教务长,协助马相伯打理校务,也是为了不要马相伯行为过当。南从周是一位保守的耶稣会士,取消孔子诞辰假期认为是崇拜偶像,使学生接受宗教课程,颂唱圣歌,早晚祷告、做礼拜,还“尽废旧章,别定规则”,不许学生谈论时事,不许结社等以免受到清政府的怀疑,加强管理,学生出入校门、会客之类的个人自由,也被横加限制。这些做法引发了震旦学子们的不满,大批学生退学抗议。学生集体离校时,甚至摘下了震旦学院的校牌。马相伯此时虽在病中,但对学校发生的一切早就有所耳闻。无奈之下他和部分学生一起宣布脱离震旦学院。
随着马相伯和学生们的离去,震旦学院仅剩下一副空壳,这无异于关停。但马相伯认为,震旦学院的精神不能磨灭。他决定再办一所新校,这个想法立即得到学生们的一致响应。那取个什么校名为好呢?于右任提出建议取名“复旦”。一者,“复旦”二字出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的名句“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意在自强不息;另者,“复旦”还有不忘震旦之旧,更含复兴中华之意。然后,他诚邀热心教育事业的严复、张謇、熊希龄等28人担任校董,筹集复旦建校资金。两江总督周馥也拨出官银一万两,并出借吴淞提督衙门作为复旦的临时校舍。1905年5月27日,复旦公学(复旦大学前身)正式开学,马相伯任校长,严复为总教习。
这样看来,这个大事件确实没有看到某个进步组织在背后策划。主要原因估计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清朝末期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情况下,倡导维新变法思想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风起云涌;二是教育家马相伯的影响力和他启发民智,教育救国的思想;三是他弟子于右任、蔡元培(1904年在上海组织建立了光复会)等当时激进青年可能起到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