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挤4547亿泡沫?降房价,还是这个国家狠!

时间:2020-01-09 23:28:0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硬挤4547亿泡沫?降房价,还是这个国家狠!

40年涨了600倍的房价,这个国家调控了!

不仅敢调控,还真的降了!

谁呢?居然是印度!

据莱坊统计,印度8个大城市中,有5个城市,房价在2018年均下跌。

就以孟买为例,2018年跌了6.8%,2017年跌了5%。

怎么做到的?硬挤!

服务税、房地产修订案,双管齐下。

印度58万个房地产项目停顿的大暴雷,也就由此拉开序幕;

这些项目的售价相当于4.64万亿卢比(约合4547亿元人民币)。

也就是说,未来一段时间,已经交了首付的三哥,可能很难住上自己的房子。

40年的泡沫短时间内硬挤,够狠!

要是用力太猛挤破了,弄不好就是第二个日本!

1

挤泡沫!印度下猛药!

为了挤掉这40年的泡沫,印度可是下了猛药。

而其中,房地产监管法案和服务与商品税改革对房地产市场影响深远。

1

房地产开发调控法案

早在2017年5月,房地产开发调控法案就开始生效。

在莫迪上台前,这部法案就已提交至议会,但被搁置达九年。

直到2017年才被通过。

这给无序的印度房地产市场提供监管依据,创造公平、透明的交易环境。

不仅将保护购房者利益,也会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以往开发商圈块地就向买家收取预收款,利用这笔资金支付材料费和工程费,然后建设住房。

印度房产网站甚至连室内图片都没有

也就是说,开发商没有自有资本,完全依赖向购房者提前收取的资金来拓展业务。

而且这笔资金被挪用的情况突出。

而新法案则规定,以各项目专用的纳入监管的账户来管理预收款。

这样一来,原有的住宅项目多数突然陷入违法状态。

未能返还挪用的资金,进而无法开设专用账户的项目无法注册,相继停工。

如此,印度各大城市呈现出“量价齐跌”的趋势,房产市场的泡沫也就逐渐被挤破。

2

服务税

为打击逃税漏税行为,推行税法顺利执行,扫清不必要的障碍,印度政府于2017年7月开始全面推行商品服务税。

房地产业也被纳入征收范围,此外房地产业还需缴纳各种间接税负,比如增值税,服务税,消费税,印花税及登记费。

尽管该税法执行起来大打折扣,但对房企而言,还是极大改善了营商环境。

2

为何硬挤泡沫?

为什么硬挤这40年的泡沫?

因为莫迪看得出:高杠杆的房地产市场,正在拖垮印度经济。

印度过去几年经济的高速增长,有两个助推原因:

一是外债推动固定资产投资,这使得印度的房地产繁荣发展;

二是印度持续的高息环境,吸引了巨大的海外资金到印度投资。

这催生了房地产泡沫和股市泡沫,在全球经济整体保持稳定增长时,风险被连环的借贷推升资产价所掩盖。

如今,爆雷了!

如果再坐视不管,房地产行业困境恐会引发连锁反应。

1

经济不能再注水

别老提我们经济会不会破6,相比我们,印度经济可以说是踩了一脚急刹车!

印度经济持续放缓

甚至连IMF都看不下去了,上个月24号,IMF表示,印度政府必须迅速采取措施,扭转经济放缓的趋势。

印度今年经济断崖式下跌表面上是意外的,实际上还是因为自身经济发展基础不牢固。

特别是去年美国取消了印度的最惠国待遇,脆弱的印度经济立即现出了原形。

美元资本也在印度上演了一出剪羊毛的完美风暴。

美国投资大鳄罗杰斯甚至带头唱空印度经济,致使外资加速撤离印度。

随着印度经济连续暴跌,国际资本的撤资和印度本土银行的变卖资产,部分印度富豪也不断破产。

图为印度外债规模

早在2018年底,印度公共债务就已达到约1.19万亿美元,但印度目前仅拥有429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印度外债已达到该国外储的130%。

外债都这么高了,还敢往楼市里灌水吗?

莫迪为什么不让印度央行大水漫灌呢?

注水,印度的GDP涨幅肯定能超9%。

再片面追求靓丽经济发展数字,不解决印度经济发展的基础问题,印度会成什么样?

这个问题,莫迪老头子心里比谁都想的明白。

2

洋葱暴涨百倍

洋葱价格历来都很便宜,因此在东南亚地区也被称为“穷人的蔬菜”。

印度人民对洋葱的价格极为敏感,这使得洋葱价格的涨跌等同于对通胀的直接感受。

但在印度,洋葱的零售价一年涨了近一百倍。

洋葱的高价位意味着,印度人不得不花掉日均收入的四分之一来买洋葱。

国民大会党(Congress party)领导人脖子上戴着洋葱上街游行抗议

价格涨不涨不重要,民意和选票才是莫迪在乎的。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经有不止一届政府被洋葱问题搞到根基不稳。

别再说吃不起猪肉了,隔壁三哥可能连洋葱都吃不起了!

在涨价百倍的印度洋葱面前,咱们的猪肉算个啥?

吃不起,不能再让老百姓住不起了!

前面也说了,如果莫迪不顾民意,硬要往楼市放水救GDP。

那印度的洋葱就会涨的突破天际!

3

国内矛盾难转移

经济改革失败、国内经济形势严峻,执政的印度人民党试图将社会关注焦点引向民族主义情绪。

在2019年的这最后一个月,各个大国都相继爆发了不同程度的骚乱,印度也不例外。

骚乱的导火索就是莫迪签署了新公民法。

其中规定:

2014年12月31日前,因“宗教迫害”来到印度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阿富汗非法移民,将可获得印度的国民身份。

但只有印度教、锡克教、佛教、耆那教、拜火教和天主教徒才有资格获得合法身份。而穆斯林被关在门外。

这是赤裸裸的歧视,而且还写进了印度的法律中,这让印度民众如何不暴乱?

印度大规模骚乱现场

为什么莫迪硬推新公民法?精明的政治家难道看不出这背后的利害?

印度严重骚乱的背后,莫迪下了盘民粹大棋。

新公民法的冲突,一方面可以转移经济下行的矛盾,避免民众把矛头指向莫迪政府;

另一方面印度穆斯林群众的不冷静行为,也会使得莫迪政府的经济下行有了替罪羔羊。

2019年12月26日,印巴再度爆发边境冲突

为了将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转移出去,印度甚至不惜再度挑起印巴冲突。

但矛盾终究不能老转移,还得从根儿上解决。

4

富不起来的中产

在印度,该出现中产阶级的地方却是一片空白。

图片来源:经济学人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2018年中国的人均GDP达到9600美元,而印度是2000美元。

与1990年相比,可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毕竟当时的印度人均GDP是高于中国的。

而1990年,中国已经走到了改革开放的第13个年头。

莫迪清楚,盖那么多房子根本不会有那么多中产刚需来买。

所谓3亿中产在信贷收紧的情况下很难负担起一套房子。

5

开源必须要节流

为了提振印度经济,印度财政部长尼尔马拉·西塔拉曼月宣布:

未来五年印度将投入超100万亿卢比(约10万亿人民币)用于开展多项大型基础建设项目,以推动国家经济发展。

如若此项计划真的顺利实施,将会是世界经济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之一。

我们当年也不过4万亿人民币!

印度的工业区一角,配套跟不上,怎么招商引资?

5年10万亿人民币发展基建!

想开源必须得节流!

“大基建”想上马,“大地产”必须停下来!

6

留不住精英

国内大力发展基建的背景下,印度面临的是国内精英人才贫乏的现状。

印度国内的环境导致严重的人才外销,一流人才移民欧美,二流人才在本国经商,三流人才选择从政。

对于印裔来说,母国带不来的安全感,让他们更希望把握住来之不易的“新世界”。

在硅谷企业里,印度人乌泱乌泱地成了灾,一抬脚能踩死一片。

他们不仅种群规模大,食物链位置还高。

再不让国内好起来,人才都外流了,以后还怎么发展?

今年,全球资本都在做多中国,但我认为,也不能放弃印度。

作为“基建狂魔”的中国能让印度基建水平迈上好几个新台阶;

而作为“全球药房”的印度则让中国见识到谁才是“药神”。

希望壮士断腕,经历阵痛后的印度,能给我们一个抄底的机会!

更多犀利、客观、深度的郑州楼市分析、团购活动、人文教育等,请关注微信平台《郑州楼市》,这是一个媒体。

米宅:米宅旗下,专业研究全国房地产的宏观、前策、户型、房企、景观、运行、营销、成本等领域,有案例、有分析有数据、是你了解房地产、购房置业的好帮手!

上一篇: 男子倒卖手机卡,却成电信诈骗帮凶

下一篇: 沈晖隔空约赌王兴:威马一定能成TOP3输...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