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防腐剂被检出剧毒物,玉泽、敷尔佳也被拉下水,又有新锤了?

时间:2020-01-09 09:40:0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植物防腐剂被检出剧毒物,玉泽、敷尔佳也被拉下水,又有新锤了?

今天不说娱乐圈,来聊聊护肤圈的瓜~

这不新年刚过才没几天,但护肤圈已经出现了两个大事件了,大噶估计或多或少也是看到一些消息了叭。

一个是天然防腐剂被检出剧毒物质,一个是国家药监局官方发布了说不存在所谓的「械字号面膜」「医用面膜」

天然防腐剂这个事吧,在圈里绝对是一次大地震。虽然说违规物质添加并不算新鲜,咱们每年都能曝出好几起所谓的美容院产品、三无产品违规添加。但这次的震级之强,圈内都罕见,之所以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嘛,两个因素。

一,这次跟着被曝出的有大众熟知的正规品牌(三爷把热度比较高的几款先贴上来,后面也会说怎么看其他的);

二,违禁物质也不再是“常见”的糖皮质激素和重金属,而是听起来更吓人的「氰化物」

曝出来这个检测结果的原文《扒皮植物防腐剂:Euro-Napre秦椒果白头翁须松萝含违禁[X]化银》,三爷好好研读了一下,结果准备写文的时候发现已经被删掉了。

那,三爷只能凭着回忆大概给大家港一下了~

先介绍一下这次的主角叭,是来自韩国C&B公司一款植物防腐剂,商品名为Euro-Napre,据说在品牌、配方师中热度都不低噢。

而且还拿到了欧盟Ecocert有机认证,再一次强调了它“纯天然”的背景。

防腐剂采用的三种植物提取成分,三爷帮你们把INCI中英文名都详细列出来了。

因为还不知道疑似用了这个原料,各大品牌自行送检的结果,所以这一段请截图方便对比自己手上的产品。

Zanthoxylum Piperitum Fruit Extract 秦椒果提取物
Pulsatilla Koreana Extract 朝鲜白头翁提取物
Usnea Barbata(Lichen) Extract 须松萝提取物/地衣提取物

目前貌似没看到日本和欧美的品牌有曝出在用的,主要是少数韩国和国产品牌的部分产品有添加

所以大噶不确定的可以把自己手上的韩、中产品拿出来对比一下。

三爷还是挺能理解为什么曝光人对Euro-Napre格外感兴趣的,从宣传材料来看,它的性能着实十分的优良

防腐剂的评判标准就是“清理”微生物的能力,有一个专业概念叫「最低抑制浓度(MIC)」,意思就是能抑制某类菌生长需要达到的最低浓度,不同的菌类会有不同的MIC。

▲《现代化妆品 科学与技术》

MIC的值自然是越低越好了,这样在配方中所需的添加量也会越低。而且低浓度对于减少刺激性也有很大的好处,更能抓住越来越多的“敏感肌人群”。

Euro-Napre身为一个只有植物成分的防腐剂,MIC数据非常的优秀,比现在常用的传统防腐剂还要好。

可曝光人一检测发现,这么一个宣称“植物防腐剂”,三种植物添加分别有10%,总的有效含量有30%的原料,植物成分一个都检测不出来?!

这就很微妙了盆友们。

如果这个检测结果没问题,那就意味着,宣传材料上写得这个植物A成分有这个烯那个酚balabala的防腐特性,通通都没有用,因为Euro-Napre的防腐效果根本不是来源于这些所谓的“植物成分”,甚至都没怎么添加

那就是说,就算没有氰化物的问题,Euro-Napre也涉嫌用“植物提取”的名号挂羊头卖狗肉,这本身肯定就是一种欺骗行为啊,何况这个原料售价不低,要比很多传统防腐剂高不少。

emmm...从这点来说,三爷还是更想相信各大厂商也是出于“好意”,是被蒙蔽的,毕竟看起来成本好像也没有省,也没有因为Euro-Napre多卖多少,反倒惹了一身腥。

而且目前看,各家回应也都比较积极,停售、自查、退货,态度端正,有所担当,可以暂时先不骂。 不过也希望借此事件督促各大厂商叭,敲响警钟,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多观察,尤其是太“优秀”的原料也别人家说啥就信啥咯,不能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

ok,我们再来说说大家更迫切想知道的「氰化物」问题,这个讲起来就有点复杂了。曝光人发现这款防腐剂里几乎不含有植物提取成分后,检测到它应该是添加了银离子来充当防腐成分。

但也同时也发现了和银离子结合在一起的「氰化物」的身影

氰化物肯定是明令禁止添加的,在《化妆品技术规范》禁用原料清单里有明确标注。

但是有时候原料也没法保证那么纯净,比如用的水啊之类的会带进来一点。

可曝光人检测的数据高达676ppm,是自来水合格标准的万倍以上。

这就意味着要么是人为主观添加的,要么原料被严重污染了,无论是哪种情况都相当严重咯。

按曝光人的文中检测样本来看,有的是购买的Euro-Napre原料,但也有一个成品上市的婴儿湿巾

如果检测无误就说明,这批有问题的Euro-Napre原料已经推广使用开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原料的问题,而是你我手中正在用的产品都可能翻车。

所以,对照三爷前面列的那三个成分检查一下,如果三种都中,那就先停用,等待各大品牌的第三方检测结果叭。(只有其中某种的应该不是)

另外如果真翻车了,大家也不必太惊慌,现在停用应该问题不大哈。

柯南里的“苦杏仁”是氰化钾,可以看做是活性很高,微量就可致死,但这次检测出的是氰化银,络合物稳定,不能说没毒,但没有那么“剧毒”

我国现行规定,酒类里面的氰化物限量指标为≤8.0mg/L,而曝光数据看要比这个低一些,作为防腐剂添加一般也就1%左右

而且护肤品外用,吸收并进入血液循环的量会更低,只要不是“喝进去”,也不必太惊慌,只要停用就好。

(怕有人不放心,三爷还特意查了下氰化物长期小剂量接触的反应,没有那么致命哈,这次也应该没这么严重)

三爷写到这里又去查了一下最新动态,看看有木有哪家的检测结果已经出来了。

目前看好像还没出,但有一份“疑似”韩国C&B的声明(三爷翻半天没找到官方发布在哪,只能说疑似了),表示绝对没有人为添加银,更不可能含有氰化物。会进行数据鉴定,有结果就公示。

另外,曝光人当初检测出氰化物的那个婴儿湿巾,当初选它检测就是因为只含有水和Euro-Napre

结果网上有人爆料,自己也找了三家不同的机构检测这款婴儿湿巾,均检出了氰化物和银离子。这...要么真的就是Euro-Napre的问题,要么就是这个婴儿湿巾自己瞎tm乱添加。

问题是第一曝光人检测的时候,最开始检出问题的可是Euro-Napre原料本身。或者还有一种可能,是分销和代理的问题

也就是说,韩国C&B的Euro-Napre是没问题的,但中间商的货出现了问题,曝光人和那个婴儿湿巾都购买到了假货。那这就得追各大品牌的进原料渠道辽。

哎,这案情是更加的扑朔迷离了,三爷只能说,大噶持续恰瓜吧!

其实这个事情到这一步,无论最终结果如何,三爷估计有些影响已经无法完全消除了,比如对这个成分的抵触。你想嘛,相对于壮大的日系、欧美系来说,韩系、国产本身就经常被质疑是不是?

这次事件一出,很多没那个时间、精力深究的人,可能就会选择“干脆不用保平安”对韩国的印象分估计也会打折扣叭

而对于这些小品牌而言,在现在化妆品日益激烈的战场上,本就前进艰难,被这么一坑,多少也会损伤点元气、口碑啥的。

毕竟没有“审查”自己所用的原料这件事,本身说出去也不占理对吧,企业责任在哪里?

但三爷真的也想说一句,品牌厂商的选择,很大程度上是被市场左右的,市场一致给防腐剂贴差评标签,使得很多厂商无奈开始走向“无防腐”“天然防腐”。

当然了,迎合市场不说有错,但作为专业人士、品牌,还要有自己的坚守和底线,毕竟消费者不懂但你们应该懂啊。消费者选择你们就是给予了极大的信任,别辜负大噶对品牌的信任~

而作为消费者,我们更多的关注这些瓜,保持头脑清醒会督促整个行业的规范化,同时也会让更多品牌走“正途”,不敢搞各种手脚。

这方面来看,这次的事件也不是全无益处,如果能推动行业更为严谨些。而现在,在整个事件结果没有明确结论前,我们就...不用保安全!

上一篇: 宝宝免疫力低下怎么办?一个方法真实有效,...

下一篇: 回家发现陌生汪趴地淡定迎接,一脸不屑还挑...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