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民48万买的“柚木原木”家具藏猫腻“原木”系集成材

时间:2020-01-08 11:40:0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合肥市民48万买的“柚木原木”家具藏猫腻 “原木”系集成材

2019 年3 月14 日,新安晚报以《花48 万买家具,买来一肚子气》为题,报道了合肥何先生花了近48 万元买了一套“100% 缅甸柚木原木的家具”,哪里知道家具拖了几年都没送齐,质量上也有不少问题,让他对这套家具“100% 缅甸柚木原木”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新闻回报:合肥市民48万买家具几年未送齐 上海甄银家具:原厂家倒闭)“为了讨个说法,我问遍了合肥的林业专家,发现这涉及家具市场的‘潜规则’。很多人都认为我没法讨到说法的,可我就不信这个邪。”何先生介绍说。2019 年10 月9日,包河区法院委托安徽省质量技术协会对何先生的这套柚木家具进行鉴定。近期,结果终于出来了,鉴定意见显示,涉案柚木家具所用木质材料为柚木集成材,不属“柚木原木”。

48万买柚木家具买来一系列问题

2014年,何先生在帝舍柚木家具店订购了一套高档柚木家具。“前前后后花了近48万元。按照合同,楼梯、门窗、家具的材质为100%缅甸柚木原木,假一罚十。”何先生说,哪里知道,当他订购这套家具之后,不但出现了交货延期问题,而且代理商的家具店悄无声息关门了。

何先生于是赶往家具制造厂安徽(上海)甄银家具有限公司,签了补充协议,该厂同意继续做他订购的家具。就这样,家具陆陆续续送到何先生手中,可是他发现,这套家具不但送了几年都没送齐,而且出现了很多问题。

“我细细数了一下,这套柚木家具出现了30多个问题。”何先生说,“门套和大衣柜角锯得非常难看,书柜和衣柜被偷工减料做小了,书桌、写字台和椅子不是原先定制的图片式样,酒柜用书柜冲抵的。门大部分都做小了,缝隙很大,也没安装静音条,关门时声音很大。门头和衣柜阳雕的欧式雕花却变成了阴刻的普通花,床头背景墙板雕花变成了贴花,三楼主卧背景墙板至今连贴花都没有,4张床所有的床板(排骨架)都不是柚木,完全是杂树的。有的部分门板、柜板、背景墙板,也不是柚木的,而是小块集成材拼接的。衣柜、书柜、背景墙板都开裂了,并且色差很大。”此外,当时约定的真皮家具,使用的也不是真皮。这让他对整套家具的质量产生了怀疑。

鉴定结果

“原木”系集成材 “真皮”系超纤合成革

何先生花近48万元订购的“100%缅甸柚木原木的家具”,其中一些部位明显看出有拼接的痕迹。可家具制造商胡先生认为这在家具制造业来说是正常的工艺。对于这个难点,在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采访中,安徽省家具协会秘书长李平介绍,按照家具市场的规则,原木家具是一张纯天然的木材,不经过人工合成,原生态的木材称为原木家具。

但原木的品质从高到低一般分为A、B、C三个档次。A材最好,B材属于通材,C材相对来说比较差一点, 而C材就是拼接的一些小料。这三个档次虽然都属于原木,但是A级原木比C级原木的成本要高得多。消费者定制高端家具的时候,虽然要求是原木家具,但是消费者往往不知道原木还分为几个级别,而经销商往往也不会主动告知消费者“原木”的级别。因为C材是可拼接的,因此很多商家都在用“原木”的概念,这也已经成为行业通行的“潜规则”。消费者如果要维权,只能走司法途径,委托专业的鉴定机构鉴定,但走这条鉴定之路的消费者很少。

记者获悉,2019年10月9日,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法院委托安徽省质量技术协会对何先生的这套家具进行鉴定。近期,安徽省质量技术协会的鉴定报告已经出来。

该鉴定报告显示,该协会参考了10多种规定、文件,又进行现场勘查、取样和材料审查后得出了鉴定意见。鉴定报告中的鉴定意见为:“涉案柚木家具所用木质材料为柚木集成材,不属‘柚木原木’”。“涉案柚木家具部分部件不是柚木,故不是‘100%柚木’”。“涉案柚木家具所用的柚木产地无法判定”。同时,该鉴定报告还对柚木家具的质量问题、家具的皮革问题出具了鉴定结论:“已经安装到位的涉案柚木家具存在部分开裂、变形、安装缝隙过大的质量问题”。“涉案柚木家具中的海派西式床尾凳所用辅料是超纤合成革,不是真皮。”

最新进展

何先生拒绝协商 双方等待法院开庭

何先生告诉记者,他奔波了近一年,这才得到了这样一份鉴定报告。“实在太不容易了,当时法院委托安徽质量技术协会进行鉴定的时候,所需要的费用是我个人掏的。”何先生说,当鉴定报告出来后,对方希望协商,可他没有同意。“现在走到这个地步,我期望继续走法律程序,依照合同的约定给我一个合理公平的说法。”

昨天,记者联系上了家具制造厂的胡先生。他介绍,对于鉴定报告的结论,已经知悉,但家具厂也有话要说。因为当初的家具售货,是由代理人进行的,合同也是代理人签的。胡先生的家具厂只负责测量、生产,不负责安装、配送。因此,代理人在安装家具时,的确出现了瑕疵问题。

“而且代理人叶育兵承接另外五家客户的家具消失后,是我后来带领他们(受害人)找到他(叶育兵)的。”胡先生介绍,他们做的家具是“柚木实木家具”,而代理人叶育兵签合同的时候则成了“柚木原木家具”。

胡先生说,家具厂在做这套家具过程中,一直在为代理人“补过”,“这套家具2013年价格为40多万,最终出厂价为50多万。”因此,胡先生觉得,在这次事件中,代理人的做法也让家具厂成为了受害者。胡先生说,鉴定报告出来后,他一直愿意协调,可何先生提出的赔偿额度他接受不了。他表示,法院将于近期开庭审理这个案件,他也希望有个公平的结果。

来源:王帅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上一篇: “组合拳”出击,对付鼻腔里的“大黄龙”

下一篇: 澳大利亚林火持续延烧影响大巴西检测到烟霾...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