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A]在美华人:并非所有美国人都对中国有敌意
时间:2020-06-19 02:44:1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宋辉很忙。如果没有疫情,他的大部分时间会花在谈项目和做商务沟通上。疫情让这位在美国工作生活了21年的华人“又打了一份工”:白天他照常负责公司项目,晚上为物资捐赠忙碌。
在忽略时差的三个月里,宋辉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体重也掉了一大截:从1月末为国内筹措口罩,到3月初成为清华大学“零字班”校友在美东地区接收口罩捐赠的联络人,再到5月中向美国马萨诸塞州介绍中国抗疫经验……有过因意外回馈而收到的惊喜和温暖,也感受到了因差异带来的误会。
以下内容基于宋辉口述整理。
△ 宋辉收到国内同学捐赠的口罩。为口罩奔走
明确得知中国暴发新冠肺炎疫情时,已经是1月下旬。之前的一周,我在拉斯维加斯参加全球行业年度展会,忙得昏天黑地。展会中途偶尔听人提起过,但不清楚究竟有多严重。
1月26日,展会进入尾声,我得空翻看了清华大学同学群里的聊天记录,发现大家已经讨论了好几天:武汉的状况有多么严峻、防疫物资有多么紧缺……而说这些的,有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的医生,也有广东省茂名市的公务员。我当时就想,如果口罩紧缺,就在美国买一些寄回去。
我任职的公司马斯康(Mascon Inc.)做了多年航空产业供应链业务,在口罩这种产品上,没理由帮不上忙。但等到1月27号我回到波士顿购买的时候才发现,实体店的口罩已经被当地华人或华人组织买得差不多了——零星几个可以买得到,但通过正常商业渠道成规模地购买,可能性几乎为零。当时不禁感慨,在美华人的拳拳之心和行动力确实了得。
美国医疗系统有独立的物资供应链,我所在的波士顿地区医疗比较发达,我便通过医疗采购系统找口罩。在公司总裁John Chen的全力支持下,公司通过医疗系统供应链每周采购医用口罩(那时美国医疗系统也有了每周采购限额),陆陆续续拿到了1万枚左右的美标二级或三级医用口罩寄回国内。但这些对于处在“前线”的医院来说还远远不够,所以从1月底开始,我几乎每晚都是在“疯狂”找口罩中度过的。
2月初,我看到有个网上卖家的地址在以色列,我就马上联系我们公司在以色列的合作伙伴帮忙确认。
以色列的合作伙伴效率相当高——她立刻回邮件表示理解并绝对会全力帮忙,又很快联系了卖家。虽然确认卖家的口罩数量不多,但是当天,她还是在以色列境内找到了4000个欧标FFP3口罩。
那时全球口罩供应已经开始紧张了,单价也飞涨。在我确定要的情况下,他们先垫付了2万多美元全部买下,安排直接寄去中国。多亏了供职于茂名市政府的吴世文的支持,口罩顺利通关,并被及时分发到茂名市及武汉市的相应单位。
我们在以色列就只采购了这一次,因为那边的FFP3口罩基本上被我们买光了。以色列国内也开始限购,但是合作伙伴还在帮我们从英国、印度、巴西等其他国家采购。
那段时间,我的美国华人朋友圈里,80%以上的朋友都在为捐赠物资出力:有想办法整合资源采购的,有提供物流支持的,有提供准确的一线需求信息的,还有捐款的。我收到的最大的单笔捐赠来自一位海归老同学,他提出的唯一条件是不希望名字被透露。
最开始我其实挺盲目,毕竟隔行如隔山,不知道口罩有这么多种类和规格,但是国内的老同学、在美国的同学朋友和国外的合作伙伴,都积极主动帮忙。
实际上,没有哪个人能独自解决大问题,但当很多人都尽力去解决一些小问题的时候,这些力量加起来,终究还是有些帮助的。
种子发芽
△ 宋辉将收到的部分口罩通过医生捐赠给美国波士顿地区的医院。
这样的状态持续到了2月底。进入3月份,美国就开始出状况了。
3月初,波士顿所在的马萨诸塞州因为疫情而进入紧急状态,美国口罩逐渐紧缺,但此时,中国大陆的口罩日产能在飞速增长,于是在同一个群里,国内的同学们开始反过来组织捐赠口罩给美国的同学。
此前,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竭尽所能出一份力,从没要求、也没从想过会有回报,但这次真的感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巧合的是,这次捐赠的发起人,就是同学圈里人称“玫瑰”的同学刘彦竹。除他之外,同学屠晓光、陆冬森也参与发起;Mindy与Andy夫妻二人提供了不少捐助;吴世文帮助联系了茂名市口罩生产企业,以成本价支援了2万多个KN95口罩;后来加入的同学秦致不仅提供大量捐赠,也在操作方面提出了好建议。
△ 收到捐赠口罩的当地居民。
从3月底到现在,我们陆续收到了大陆同学寄来的66000个左右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期间,大陆同学筹款、采购、发货……历尽千辛万苦,采购仍有限制、出口更是充满不确定性,每次直到美国收到货,他们悬着的心才会放下。
作为美东地区的联络人,我的职责就是和美东的老同学及其它地区的联络人紧密联系,确保有效沟通,并将这些口罩有序发放。
这些口罩不仅温暖了老同学和家人,也被捐给老同学所在社区和当地警察局、消防队、医院、养老机构等等。收到口罩的机构有的写了感谢信,或是将表示感谢的照片在网上分享……这一切确实为改善华人形象和社区关系提供了很大帮助。
△ 收到捐赠口罩的当地医护人员表示感谢。
对中国经验“难以置信”
△ 收到捐赠口罩的当地医护人员。
进入5月份,美国各州也在讨论恢复常态的具体事宜。
美国是联邦制,各州事宜都由该州自己决定,州长会带领一个团队来做整体安排,但是具体到每个行业、每个城市,也没办法具体指导,只能各自摸着石头过河。
我任职的公司马斯康在前国会议员 Bill Delahant 的牵头下,参加了在波士顿组织的顾问委员会(Advisory Board),参会成员还包括布伦特里市前市长 Joe Sullivan,Greater New Bedford 社区健康中心 CEO、马萨诸塞州公共卫生部前委员 Cheryl Bartlett 等。
△ 宋辉的同事与前国会议员 Bill Delahant 合影。
作为公司的代表,我原计划在会上只做一段15分钟的演讲,以广东省茂名市为例,简单介绍中国防疫和复工复产的经验。但实在没想到,到场和线上参加会议的成员都对中国举措的细节非常感兴趣,因为提问实在太多,会议原定的15分钟硬是被拉长到1小时。
△ 顾问委员会(Advisory Board)现场,当天参加的还有 Dr. Ann Woolley(供职于布列根和妇女医院,她正与博德研究所合作进行一项关于新冠病毒的 50000 人的研究)、Bob Coughlin(马萨诸塞州生物技术委员会CEO)和 Sal Marino(Boston Enterprises CEO,该公司是波士顿主要的清洁公司,处理波士顿出现感染的地点)等。
一方面,大家希望能通过细节去了解中国是怎么做的,为什么会这样做、有哪些地方美国可以参考等等;另一方面是对中国做法的评论——没想到中国的防疫工作如此细致,普遍对于中国病亡率如此低而感到难以置信——有些人感慨中国居然做得这么好,也有人觉得不可思议,怎么可能这么好。
两种声音都有,可以说是因为中美两国的体制、政府介入的力度,法律以及文化观念都存在差异,这不能用对错来评判。对于中国的措施,美国也不可能照搬,就像中国不可能照搬美国的一样。
两国对于问题严重性的判断、宽容度也不一样。2017年至2018年,美国流感死亡人数超过6万人,5月之前,因新冠肺炎感染而死亡的人数累计不超过10万,所以很多美国人并不认为疫情有多么严重。再加上美国地广人稀,大城市屈指可数,情势不如中国严峻。而且他们也没什么戴口罩的文化,直到四月底、五月初,才有更多美国人戴上口罩。
△ 2010年至2019年美国流感季初步负担估算(图片来源: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
基于所有顾问委员会成员的反应和我在美国同事、朋友的态度,我个人认为,很多美国人并不是对中国有敌意,而是他既搞不清状况,也不太关心。
今年美国是“大选”年,所以中国的疫情并不是美国人一开始的关注重点。美国人更关心美国国内的形势,更愿意相信支持的政党或政客的观点。
△ 宋辉之前参加的视频会议。
虽然从整体舆论上来说,对华人不算友好,但我所在社区(白人居多)的邻居,我的同事、学校的老师,大家关系都蛮好,也互相理解。平时聊天也没有互相指责,更多是讨论目前状况、接下来的措施,是很务实的。所以我本人和我的家人,都没有感受到什么不友好。
两国都要继续完善
面对疫情,美国确有不足,包括思想准备不足和防疫物资的产能保障不足。很多医院没有意识到新冠病毒在美国会流行到这种程度,在有人感染之前都很大意。
中美两国虽然有差异,运作模式也无法更改,但美国仍有可以向中国借鉴的一些举措,譬如大学复课该怎样处理?如果不能通过行政命令强制执行,是否仍要出具指导性的建议?可能有些人不听劝阻,但终归是有人想听到真实的消息和建议。
对于中国来说,从疫情暴发到最终稳定,效率很高,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撑起了全球的需求。然而在这个大背景下,也出现了一些“杂音”。
从中国来到美国的产品鱼龙混杂,假冒伪劣的商品的确存在。实事求地讲,我的确听到一些抱怨说有被中国的商家骗过的经历。但平心而论,至少在我听到的评价里,大部分是真心感激。而且我知道中国政府在质量把控上做了大量工作,我相信会越来越好。
我们公司的供应链业务受疫情影响,也较多参与进疫情防控,现在被州政府指定给医疗机构提供支持。之前为了跟内地的检测试剂供应商联络和敲定订单,我有时熬夜到凌晨五、六点,打个盹之后继续上班。进入6月,紧绷的程度才稍微缓解,但是复工复学又快要开始了……接下来疫情的走势如何没人知道,只能按照最糟糕的情况做准备。
这一路下来,感慨良多。
最初得知国内疫情时,我非常心疼,非常难受。现在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意识到,无论经济、政治还是安全防疫,全球各个国家都是互相影响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吸取经验教训,面对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件做好准备,至少能够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想得到帮助的人。
我还想再次感谢各位老同学,让我在这个非常时期感受到了非常温暖,也感谢公司和全球供应链伙伴对防疫物资筹措的全力支持。面对国内的有效防控,我感到十分欣慰,希望全球疫情能早日得到有效控制。
撰文:《中国报道》记者 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