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教育中的“小题大作”

时间:2019-11-06 12:44:4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教育随笔 | 教育中的“小题大作”

【林敏专栏】

教育随笔 | 教育中的“小题大作”

原创作者|林敏(上海市西外外国语学校总校长)

本文首发“第一教育”

今晚在教学楼查看学生晚自习时,学生们都在教室里安静地做着作业。在一楼走廊尽头离饮水机不远的地上,看到遗有一滩水。大概率是学生接了水后,不小心洒了出来。这确是件小事,似乎不值得“小题大作,兴师动众”。

我与值班老师交谈了解情况后,还是走进了教室,分别与俩个学习成绩最好的班级学生们进行了交流。我告诉孩子们,拿着水杯不小心洒水在地上,是件小事,但这件小事却能反映出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原则。

水在地上,我们如视而不见,一走了之,过会儿如有同学走过,一旦不慎滑倒摔跤,就有可能成为一起安全事故。就算没人滑倒摔下,我们对自己的不当行为,哪怕是无意不小心的失手,都要设法去纠正补失。这是一种从小就要养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责任意识。同时这也是对他人、集体、社会、环境尽量不造成不便与伤害的公民意识。

人的德性从何而来?不能仅靠说教与灌输,而是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与细节而积淀生成。教育的本质是好习惯与好习性的养成。抽象高尚的做人道理一定是要通过一件件具体细微的真实场景与事件,让孩子们去尝试、经历、感悟、体验……才能内化于心性、外化于行为规范。公德公益心、品性人格的养成都应从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的细微处着手。教育其实无大事,从校长老师到家长,每一个看上去无足轻重、常会被我们忽视而过的小细节,都慢慢地汇集成孩子成长的品性骨架。

校园与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见到孩子不经意间拉下或没做好的种种小事,如丢垃圾时,没丢进垃圾桶,也不弯腰拣起再丢一次,吃课间点心时,将酸奶吸管的外包装也随手抛在地上,老师批改后发下的练习卷,常常是东放西搁,从不归类整理,寝室个人物品摆放也是丢三拉四,杂乱无序……这些表面上看似小事,无足轻重,但久而久之,这些行为会成习惯,而习惯又成自然。就会变成孩子以后做事为人的基本态度方式。

自己刚开始教书时,也总是眼高手宽,常从大处着手,总觉得教育应“抓大事”。教了大半辈子书后,才悟出“无小何以为大”的道理,越做眼越尖,常会关注这些被不少人“不屑一顾”的小事细节。教育其实就是要“小题大作”,聚沙成塔、持之以恒。观察我们一些好老师、好家长,平时说教不多,从没那些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教育举措,但他们常从细节小事着手,盯着那平常的一点一滴,反复抓、抓反复。记得西外刚办学时有位班主任,为了让学生下课后自觉将椅子推到课桌下,反复训练学生近三个月,直至每一个学生下课后都会自动地完成这一动作。这班上的学生,由于老师对他们日常学习习惯及行为规范细节的重视与坚持,学风班风踏实严谨,学业成绩,品性操守都不错。

教育中的“小题大作”,符合教育规律,也是育人的最有效途径,润物细无声、以小见大,是孩子最易接受和改变的方式。

作者简介:

林敏,上海西外外国语学校的创办人、总校长、上海市督学。复旦大学学士、英国利兹大学博士,曾在国外大学任教多年、担任过教授、系主任、校长特别助理。

上一篇: 原创成吉思汗为何每次出征前必做此事?做后...

下一篇: 孙宇晨称考虑帮王思聪还债,曾被王思聪骂“...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