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版的马克沁机枪:英国40毫米砰砰炮,用起来比机枪过瘾多了

时间:2019-11-04 06:40:0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放大版的马克沁机枪:英国40毫米砰砰炮,用起来比机枪过瘾多了

随着枪支实现了自动化射击模式,人们很自然的希望火炮的发射速度也能够得到提升,大口径火炮因为本身的重量问题以及巨大的后坐力,要实现这个目标是很难的,那么就先从小口径火炮入手。英国在19世纪末开始了40毫米炮的自动化设计,设计师就是大名鼎鼎的马克沁,他最终的成品基本就是一款放大版的马克沁机枪。

40毫米“砰砰”炮

最初的型号就是步兵火力支援型的MK1型,这是一种安装在轮式炮架上的单管火炮,不含炮架重186千克,全长1.85米,发射重450克的40毫米火炮。为了给炮管降温,炮管安装有马克沁机枪一样的水冷降温筒,所以射击时不必过多的考虑炮管高温的问题。火炮和马克沁机枪一样采用弹带的模式,射程在4500米左右,理论上射速300发每分钟,实际上在使用时不可能达到这种射速。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该炮使用的是短40毫米炮弹,与同为40毫米的博福斯高射炮比起来差距明显,之所以选择这种炮弹,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英国手中有近1亿发炮弹存货,这是一笔不小的资产,英国军方不想浪费。

“砰砰”炮使用的短40毫米炮弹

这些火炮在一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英国军舰上也有大量装备,不过取消了轮式炮架,改为柱形的炮座,士兵像操作马克沁一样握住火炮后方的握把操作火炮射击。

英国最初并没有购买这种火炮,反而是美国购买了37毫米的版本,包括英国的殖民地南非也购买了不少,这才引起英国的重视,最初陆军版本和海军版本是一样的,制式炮座的区别。因为实际射击时火炮会“砰、砰”的响,所以MK1型是最早的“砰砰”炮。

陆军版本的“砰砰”炮

在上世纪20年代,英国需要一种高射武器弥补高射机枪和大口径高射炮之间的火力空白,MK1型火炮被重视起来。为了提高火力密集度,英国率先研发了一种6联装的高射炮,被称为MK2型,为了降低炮口火焰对射手的影响,这些火炮都装有一个大喇叭状的消焰器。MK2型有多个版本,后来还开发出了四联装、八联装的。这些火炮同用一个炮座,使用联动装置实现火炮方向调整的协同以及开火。

海军版本的“砰砰”炮

高射炮的版本在上世纪30年代被广泛应用于英国军舰上,在当时来说这是一种不错的防空火炮,火力密度和威力都是首屈一指,据说八联装的版本加上炮座和弹药等全重超过10吨,炮座运动采用电动模式,还有指挥仪操作,可以随着指挥仪进行同步运动,实现火力的最大集中。每门火炮有一个巨大的弹药箱,里面装140枚炮弹,初始火力简直逆天,持续不停射击可以坚持73秒,但是炮弹打完之后就歇菜了,因为要把弹药箱重新补充满,这活可不是几分钟就能搞定的。

八联装防空版本“砰砰”炮

因为火炮太重,哪怕是四联装的版本驱逐舰这样的小体格也承受不起,只有巡洋舰、战列舰这些军舰才消化得了。八联装版本的仅炮手就有十几人,他们负责搬运炮弹、射击、通讯以及复装弹药等。

随着飞机的快速发展,“砰砰”炮已经不那么够用了,最大的问题就是他的射程和弹道性能很差,最大射高只有4000米左右,而且还是大幅弯曲的弧形弹道,对火炮的精确瞄准有很大的影响,二战中期英国开始大量采用40毫米博福斯高射炮,到二战末期一些位于太平洋战区的英军战舰又装回了“砰砰”炮,主要是为了应对日本飞机的自杀式攻击,以“砰砰”炮密集的炮弹将这些飞机在两三千米外撕成碎片。当时英国士兵很羡慕美军安装了近炸引信的炮弹,可惜他们的“砰砰”炮无法安装这种先进技术。

博福斯高射炮

除了防空版本,“砰砰”炮还有一种反坦克版本,也就是QF2磅炮。这些火炮既作为步兵的反坦克炮,也作为坦克炮使用,早期的英国巡洋坦克和步兵坦克都大量安装这种火炮,例如“玛蒂尔达”步兵坦克、“盟约者”巡洋坦克等。为了提升2磅炮的穿甲威力,英国还特意开发了适配器安装在炮管上,安装了这种装置的火炮只能发射专用的穿甲弹,其他的榴弹之类的无法使用,并且穿甲弹的穿甲提升并没有达到实战需求,最终被放弃了。到二战中期,英军已经普遍装备6磅炮和17磅炮。

反坦克版本和坦克版本取消了弹链供弹模式,改为4发弹夹的供弹和单发射击模式,并且采用装药量更足的40毫米炮弹,炮弹长度增加不少。严格来说这种版本与正版的“砰砰”炮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了,完全可以单独列为一个分支。

QF2磅

不管是陆军版本还是其他版本,这些40毫米火炮经过二战的淘汰已经不能再适应新的战场了,到二战结束后他们统统都被淘汰出局,成为一个历史的符号,那时候英军的库存炮弹也消耗得差不多了,也算是物有所值吧。

上一篇: 多些“脱下工服”式的理解(一线行走)

下一篇: SKT败给G2,Faker一个动作成最大...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