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描谈路遥:他的作品和他都是复杂的

时间:2019-11-01 10:41:1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白描谈路遥:他的作品和他都是复杂的

10月30日,“不朽的星辰——路遥诞辰七十周年纪念会”在北京出版集团举行。图为鲁迅文学院原常务副院长、著名作家、评论家白描。北京出版集团供图

千龙网讯 (记者 陈超)正值路遥七十周年诞辰之际,10月30日,“不朽的星辰——路遥诞辰七十周年纪念会”在北京出版集团举行。鲁迅文学院原常务副院长、著名作家、评论家白描出席了会议,也谈谈了他眼中的路遥和他的作品。

路遥的诗意现实主义

对于现在的评价大多集中于路遥是个能吃苦的人, 对作品的印象也仅仅围绕着对于那些在苦难中与逆境中的人起到励志的作用,白描认为这样的评价过于局限了。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这些。”在铿锵有力的对这些简单的结论否定之后,白描提出了一个自己的新命题:即路遥的现实主义。“我提出一个题目,陕西作家,包括中国当代作家创作,受欧洲批判现实主义影响极其深刻,路遥对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东西,从俄罗斯到法国的,到整个欧洲都读,影响非常巨大。”

白描表示路遥的现实主义是一种诗意的现实主义。同过去的作品中批判、毁灭、冷峻、决绝的现实主义截然不同,多温情,重爱心,有诗意充满了路遥的现实主义。“他和延安革命文学发端的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有什么不同?我们提倡的现实主义一直强调作家立场是歌颂还是批判,是光明还是黑暗,把这一切弄成对立的两极。但是在路遥《平凡的世界》当中,我们看不到两极的对立,他写的出发点是对人的一种悲悯之情,一种大爱之心,他写的不是政治学上、社会学上、伦理学上是非对错的关系,他小说的指向是对人的悲悯,写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哪怕你是草根,是老百姓,我要关注你的命运遭际,关注的是你的价值,关注的是你的情感诉求,关注的是你的现实处境,是这一切东西。他的作品里人是大写的,其他全部对他来说都不那么重要。他是这种充满悲悯之情的、以人为中心的,甚至带有某种强烈个人主义色彩的东西。东方文化,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是集体主义的,西方文化是个人主义。但路遥对个人价值的肯定与追求是我们现在远远研究不够的,我觉得这是他的现实主义精髓,这一点阐释的远远不够。”

路遥是个复杂的人

白描说他早前看到张艳茜和厚夫两人分别写的《路遥传》时,觉得写得都很好。但说起来只有一点,他并不那么满意,就是对于路遥这个典型,对他的复杂性,写得远远不够。“路遥是一个巨大的矛盾复杂体,他的自尊与自卑、强韧与脆弱,狂放与拘谨,博大与狭隘,仁爱与冷酷,无私与自私等等那么复杂地交织在一块。”

白描称,路遥原来是延川县摔跤冠军,他一辈子跟人“摔跤”,和社会搏斗,和别人搏斗,也和自身搏斗,最后把自己摔倒。“这一切是非常非常复杂的,在这种语境氛围里,读者能不能接受真实的路遥?”

白描举了两个路遥的例子。那时候路遥刚和林达谈恋爱。林达是个北京知青,路遥曾说我这一辈子谁都可以对不起,但是绝对不能对不起林达。林达在他最绝望的时候支持他,不光是物质上,他上大学的被子都是她给他缝的。而且主要在精神上,在他绝望的时候支持他。但是有一次他说我现在有一个大的行动,我要粉碎林达的事业心。林达那时候工作忙顾不上家庭,有一次林达回来晚了,他知道林达与竹子(《野山》的作者)有亲密关系,路遥一下冲进去说,你知道我怎么来的?我坐出租车来找你的。远远在家里饿了,没人做饭。他就掰住林达的手腕,问她回家不回家。当时没有钱,坐出租车是了不得的事情。

包括在路遥临死前,白描说道:“他临死的时候那种矛盾体,我看他的时候,我们两个手拉手,眼睛全是红的,泪就流下来了。我们沉默了足足有一分多钟,两个人把眼泪擦,第一件事情他的女儿要到北京,让我把远远一定照顾好,我明白他觉得自己不行了,他是托孤了。但是在过程当中,我们聊了40分钟,一会儿他觉得自己能活下去,什么都不做,把身体调整好,一会儿又觉得什么都做不了,所以非常矛盾复杂。”

白描认为解读路遥的为人、路遥的精神、路遥的作品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怎样解读这些也将会是日后的一个大的课题。

上一篇: 原创登基三次又退位三次的皇帝,武则天和唐...

下一篇: 京城这几处银杏打卡地你都去过吗?最佳观赏...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