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融入子女“朋友圈”老年人玩转手机做潮人

时间:2019-11-01 09:44:5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太原:融入子女“朋友圈”老年人玩转手机做潮人

车票网上抢、购物靠秒杀、扫码开车锁、看病云挂号……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可以说,生活已经离不开手机。但是,很多上了年纪的人却因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被技术鸿沟隔绝在便利生活之外,他们与这个时代、与子孙之间,犹如隔着一堵看不见的墙。

为了打破这堵墙,太原电大老年学院2016年起专门为老年人开设了一个智能手机班,教老年人玩转手机,非常受欢迎,这也是我省首家开设智能手机班的老年教育机构。经过三年多时间的研发,任课老师杨晓琴还编著出版了老年人专用的《轻松学手机》教材,今年10月,荣获全国精品教材二等奖。目前,已经有200多名老年学员从智能手机班毕业,成为玩转智能手机的潮人。

网上购票购物不在话下

10月31日上午,太原电大老年学院602教室里,近20位老年人坐在各自的座位上,专心致志操作着各自的手机,不时还要互相看看周围人的操作。“叔叔阿姨们,你们看到手机侧面右边这个按钮了吗?对,按住它,就可以调节声音的大小。”35岁的杨晓琴老师轻声细语,耐心讲解着。

每个周四上午,智能手机中级班准时开课。

课堂上,72岁的张首阳按照老师说的步骤,操作很是得心应手。原来,他已经学习了一年半。“我去年就上了初级班,今年上了中级班,学学这个很实用的。”说起学习智能手机的好处,张首阳老人频频点头说:“就拿买火车票来说,原来只能去火车站或者车票代售点去买,现在好了,老师教给我们怎么上12306的 APP 购票后,我通过手机就能买,买的时候想一想,不着急,还能选座位,再也不用担心买的火车票,我在一个车厢,老伴在另外一个车厢了,方便得很!”

听见说起学习的好处,60岁的杜新爱阿姨马上加入聊天,像个小孩子一样,把脚伸出来说:“你看我的鞋,就是从网上买的,20块秒杀的!还有,我穿的这个衣服,90块,也不赖哇?”杜阿姨和爱人同时报名参加了这个手机班,获益良多。“我和老伴两个人带孙子时就发现,老师布置的手机上的作业,我们不会操作,把手机给了孙子吧,又怕他玩,所以,干脆我们自己来这儿学。现在我下载了好多软件,能看书,能听歌,还能学习,我这一年多,就从这上面学会了吹葫芦丝。”

主动融入子女“朋友圈”

采访中,老年人普遍反映,生活中很多时候都会用到智能手机,换个微信图片,制作一个相册,给老朋友传个资料,买个菜付款,在“民生山西”上注册……但是,苦于不会操作,只能求助于人,这个时候,自己就会感到很无助,很不方便。可是,学习智能手机的操作,又不想麻烦儿女们。一方面,儿女们工作很忙,没时间,因此不愿意打扰他们;另一方面,自己假若有个什么请求,想让儿女们在手机上操作,儿女们一下子就弄好了,自己也就不想给儿女们添麻烦再问是咋操作的了。

总之,就想自己掌握这个“本领”,同时,还能和身边人,尤其是子女们,有更多共同语言。

“你拖动这个视频的进度条,看行不行?”看到记者手机上的视频不能动,杜阿姨说出了“进度条”这个词,不由得让人佩服。听见表扬,她一脸自豪地说:“这不算啥,我孙子现在也不敢笑话我了,还老说:‘奶奶,你牛了嘛!’”88岁的张鸣和老人的家离太原电大老年学院很远,每个星期至少要花来回80元打车费从晋源区赶到学校,但他仍然坚持来学习,这种学习的热情令人佩服。

活到老,学到老,不给家人添麻烦,让自己的老年生活更有质量,也是这些老人的共同心声。

让老年人的生活不再受限

“我们这个老师教得很有耐心,就像女儿一样。”老人们口中称赞的就是杨晓琴老师。在课堂上,她极有耐心,仅仅在视频软件上如何分门别类找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这一内容,就讲了一个小时。

“老人们年龄大了,需要等一等,同时,每个人手机不一样,碰到的问题也可能不一样,所以要慢慢学。”杨晓琴是计算机专业的硕士,也是智能手机这门课及教材的开发者。她说:“为了让老年人的生活不再受限,2016年,我们开了这门课。当时,全国都没有这样的班,也没有合适的教材,只能自己摸索,哪些内容更适用于老年人?他们在使用时会出现哪些共性的问题?三年下来,根据实际,我们编著了这本初级教材。”

记者看到,教材编排用心,字体较大,每一个讲解点还配了图,并有小贴士。内容包括:手机里实用工具的使用、微信的使用、软件的下载等内容。尚未成书的中级教材还将加入旅行、购物、打车、支付宝等内容。可以说“你想学啥,就教啥”。

玩转手机,老年人也能做潮人!当然,杨晓琴也会建议老人们,平时看手机的时间要有节制,要保护好眼睛。(记者 张晓丽)

太原晚报

上一篇: 博鳌机场加密与内地通航25条航线促进旅游...

下一篇: 多名大学生旷课太多被退学?教育部表态了!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