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息肉切除时少用注射法和电烙法

时间:2023-02-22 19:44:4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直肠息肉是指所有向肠腔突出的赘生物的总称,包括肿瘤性赘生物和非肿瘤性赘生物,前者是癌前期病变,与癌发生关系密切,后者与癌发生关系较少。这两种息肉在临床上并不容易区分,常以息肉作为初步诊断,待病理学确诊后再进一步分类,因此临床上所谓的大肠息肉并不说明息肉的病理性质,通常临床所说的息肉多为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统称为腺瘤。
 
 
低位带蒂息肉,排便时脱出,肉眼观察就能够诊断,但不能够除外多发性息肉及息肉病。如有无痛性便血,经指诊和窥肛触到活动性柔软肿物或看到息肉,亦可诊断。经上述检查如果末发现疾病,即应行乙状结肠、纤维结肠镜检查或者气钡灌肠造影,可确定其位置、数目、大小、性状和范围。同时进行取材送病理检查,确定有无癌变,以便选定它的治疗方法。
 
 
治疗
 
以手术法为主,内、外治法主要用于不能进行手术的息肉病患者。
 
内治法:宜清热祛湿,活血祛淤,软坚散结为主,可选用下列方剂:
 
① 乌梅(去核、炒成炭)250克 僵蚕(微炒)250克 蜂蜜500克,炼蜜为丸,每次9克,每日3次。
 
②半枝莲30克 山豆根30克 诃子15克 薏苡仁15克 白花蛇舌草30克 黄芪30克 白术15克,水煎服,每日3次。
 
加减:腹痛加元胡、橘核、茴香;腹泻加黄连、马齿苋;便血加地榆、槐角、炒荆芥;体虚脾弱加党参、当归、淮山药、麦芽、山楂、鸡内金。
 
③地丁15克 公英15克 半边莲30克 地榆9克 白花蛇舌草30克 桃仁10克 石见穿12克 黄药子12克 炙甘草6克 干蟾皮粉3克,水煎服,每日3次。
 
外治法:
 

 
保留灌肠法。可选用下列方剂:
 
1)6%明矾液50毫升,每睡前灌肠。
 
2)乌梅12克 五倍于6克 五味子6克 牡蛎30克 夏枯革30克 海浮石12克 紫草15克 贯众15克,浓煎为150-200毫升,每次50毫升,每睡前灌肠。
 
手术
 
(1)明矾液注射法:适用于广基息肉。侧卧,消毒,局麻,扩肛找到息肉,消毒;将6-8%明矾液0.3-o.5毫升注入息肉基底部。术后服麻仁丸,防止便秘。或在乙状结肠镜下,用活检钳夹住带有长塑料管的小儿头皮针,对淮息肉底部穿刺,助手推药至基底部发白为度。但此法不能取活组织检查。
 
(2)结扎法:适用于低位带蒂息肉。扩肛后用食指将息肉轻轻拉出肛外,或在窥镜下,用止血钳夹住蒂基底部(包括肠粘膜,注意不要夹断蒂部,造成出血),拉出肛外,用圆针在钳下行贯穿8字结扎,切除息肉,注入九华膏或放油纱条。此法为最好的方法。
 
(3)指捏断蒂法:适用儿童低位带蒂息肉。用右手食指勾住息肉,在蒂与息肉相接处捏断,取出息肉。此法易出血,残蒂易复发。
 
(4)电烙法:适用于高低位广基小息肉。在肛镜、结肠镜下找到息肉,用电烙器或高频电凝器烧灼息肉根部,无蒂息肉可烧灼中央部,但均不宜烧烙过深,以免损伤肠壁。术后卧床休息,1周后复查,如脱落不全可再次电烙。
 
(5)套扎法:适用于高位息肉。在乙状镜下,用长柄套扎器,对准息肉吸引,推板机,将胶圈套于息肉蒂根部,待其自然脱落。
 
(6)电圈套术:适合于高位息肉。在乙状镜下用长柄绝缘圈套器套住蒂部,逐渐收紧,稍拉出离开肠壁。将柄端接通电灼器,通入低强度切割透热电流,重复而短暂(1/2~1秒)地电灼一、二次,同时收紧套圈,直至割断蒂部。如有出血可用肾上腺素棉球压迫止血。
 
(7)手术切除息肉:对低位较大广基息肉疑有癌变和乳头状息肉者(粘膜粗糙、暗红、较硬、糜烂、溃疡、易出血)可作局部切除缝合或经直肠后部息肉切除术。对息肉病可根据病变部位及范围行直肠前切除术、腹会阴直肠切除术、乙状结肠切除术、左、右半结肠切除术或全结肠切除术。
 
切除息肉均应行病理检查,但注射法和电烙法,因组织已破环不能送病理检查,故应尽量少用。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到您!名医汇,让病人家庭轻松一点!提供预约挂号、网上咨询、陪诊服务等多项就医服务,依据患者真实的就医分享与点评,倾力打造“名医排行榜”,精准读取你的就医需求!
 
更多疾病知识,以及预约挂号、就医咨询等服务,可扫码关注名医汇官方微信“mingyihuinet”(或复制此名称,进入微信搜索添加即可)。

上一篇: 直肠息肉可由痢疾等肠道疾病的刺激引起

下一篇: 直肠息肉一般复查的时候在肠镜下摘除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