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病因引起的角膜炎用药问题

时间:2023-02-22 19:28:2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目前角膜炎多按病因来分类,其中就包括感染性、免疫性、营养不良性、神经麻痹性以及暴露性的角膜炎等。其中感染性角膜炎又有按照致病微生物不同的情况分为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棘阿米巴性和衣原体性等等。
 
 
细菌性的致病菌主要有葡萄球菌、绿脓杆菌、肺炎链球菌等。由于致病菌种的变化,一线用药也在发生着变化。目前来讲,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性角膜炎正在逐年地增加,微球菌的检出率在增高,提示着条件致病菌的感染比例增加的趋势。初诊的细菌性角膜炎可以根据临床表现、溃疡的严重程度给予广谱抗生素的治疗,然后根据细菌培养+药敏调整来用药。Gram’s阳性菌感染则选择万古霉素眼液,Gram’s阴性菌感染则选氨基糖甙类眼液,氟喹诺酮类眼液对Gram’阴性菌和许多Gram’s阳性菌都有抗菌的作用,对耐药葡萄球菌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有学者认为,单独使用氟喹诺酮类抗菌素容易导致耐药性,应该尽量避免单一的去使用。用药的频度可以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来进行调整,严重的病例可以频点,眼膏剂型和凝胶剂型可以增加药物在眼表停留的时间。并发虹膜睫状体炎的时候可以加用1%阿托品眼液散瞳,减轻虹膜炎症的反应。
 
 
关于真菌性角膜炎,目前的用药包括0.15%二性霉素和5%那他霉素,每1/2-1h滴用一次,增加病灶区药物的浓度,配合晚间抗真菌的眼膏,感染控制之后可以减少用药的次数。并发虹膜睫状体炎的时候,可以加用1%阿托品眼液散瞳,禁用皮质类的固醇眼液。
 

 
 
对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常用的药物有无环鸟苷、环胞苷、三氮唑核苷、更昔洛韦等,分别有眼液和眼膏剂型,急性期应每1-2小时点眼一次,晚间涂抗病毒的眼膏,上皮型者控制病情的发病机理是由于病毒在上皮细胞内活化复制,因而必须给予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的活力,紧慎使用激素;基质型得角膜炎以机体的免疫炎症反应为主,因此出抗病毒外,抗炎治疗显得更为重要,一般临床上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采用激素的治疗,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免疫功能正常患者,通常有自限性,激素的使用增加了细菌或是病毒的超级感染,角膜溶解、青光眼等严重的并发症。内皮型角膜炎的治疗在抗病毒、抗炎的同时,还应该积极采取保护角膜内皮的治疗措施,神经营养性的角膜病变大多出现于恢复期,治疗上包括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保护眼表的湿润,用抗生素滴眼液以及眼膏来防止感染。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到您!名医汇,让病人家庭轻松一点!提供预约挂号、网上咨询、陪诊服务等多项就医服务,依据患者真实的就医分享与点评,倾力打造“名医排行榜”精准读取你的就医需求!
 
更多疾病知识,以及预约挂号、就医咨询等服务,可关注名医汇官方微信“mingyihuinet”(复制此名称,进入微信搜索添加即可)。

上一篇: 提早一步预防角膜炎免后续麻烦

下一篇: 三叉神经痛的药物治疗及手术选择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