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的制病机制与临床诊断

时间:2023-02-22 18:53:3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子宫腺肌症以前被称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因为子宫内膜基底层侵入子宫肌层而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子宫腺肌症常发年龄30~50岁,大约有50%的患者同时合并子宫肌瘤,大约有15%患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通俗点来说,就是子宫的腺体和肌肉发生病变。有时,子宫腺肌症只出现在子宫的某个部位,导致局部的子宫肌细胞明显增生而形成肿块,这时就称为子宫腺肌瘤。但是实际上它不是真正的肿瘤,并不含瘤细胞,和周围也没有明显的界限。
 
 
多数学者认为与遗传、损伤(如刮宫和剖宫产)、高雌激素血症、病毒感染有关。通过对子宫腺肌症标本进行连续切片检查,发现子宫肌层中的内膜病灶与宫腔面的子宫内膜有些是直接相连的,故一般认为多次妊娠和分娩时子宫壁的创伤和慢性子宫内膜炎可能是导致此病的主要原因。此外,由于子宫内膜基底膜下缺乏粘膜下层,且子宫腺肌病常合并有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故有人认为基底层子宫内膜侵入肌层可能与高雌激素的刺激有关。
 
将手术取下的肥大子宫切开观察,可以发现有新鲜或陈旧的子宫肌层出血,这是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肌层造成的表现。有些在子宫肌层的异位内膜组织甚至会有增殖、分泌、蜕膜化等类似月经周期的变化。虽然对尸检及因病切除子宫的标本作连续切片检查,发现10~47%的子宫肌层中有子宫内膜组织,但其中仅70%有临床症状。
 
 
以月经过多,进行性痛经为主要表现。痛经程度严重,表现为持续性下腹痛、腰痛、肛门坠胀感伴有恶心呕吐。常导致不孕或贫血。
 
继发痛经发生在年龄较长妇女,即年近40岁时,痛经逐渐加重,往往是痉挛性。表现为生孩子后数年开始出现月经期小腹痛,而且通常越来越重。一般要用止痛药,不少病人需要打止痛针。有的妇女疼得在地上打滚儿,打止痛针也不能完全止痛,久而久之,打止痛针效果也越来越差,以至不能坚持日常工作。痛经是由于在经期异位内膜水肿,出血,刺激肌壁痉挛性收缩所致。
 

 
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容易出现贫血,少数可有月经前后点滴出血。这是由于子宫体积增大,子宫腔内膜面积增加,及子宫肌壁间异位子宫内膜影响子宫肌纤维收缩之故。
 
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多数为均匀增大,但子宫正常大小甚至小于正常者也可有腺肌病存在。质硬,有压痛。少数患者可有结节状突起或表面不规则状。在经期时子宫可增大,质地较平常时软,压痛可更为明显。少数患者在行性生活时有疼痛感,面部生长痤疮、黄褐斑等。
 
 
中年生育期妇女,继发性、逐渐加重的痛经,应考虑有子宫腺肌病。如伴有月经过多、经期过长、子宫增大,更应考虑子宫腺肌病。B超检查最好在月经期或月经刚干净时,典型者表现为子宫均匀增大,肌肉间有许多散在小囊腔反射。子宫碘油造影可见在一处或数处进入肌壁,形成憩室状影,但其阳性率只有20%左右,应与子宫肌瘤鉴别。部分患者可做盆腔磁共振检查,以了解子宫肌层及病灶情况。最终诊断还靠子宫大体和病理组织学检查。
 
现在没有足够的文献可以证明子宫肌瘤症患者怀孕会增加流产的危险。如果是弥漫性的子宫腺肌症,流产的机率可能会比较高。目前,子宫腺肌症还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但是尽早发现和治疗生殖道狭窄或梗阻性疾病,少做人工流产,少生育或少做刮宫术,会大大减少发病的机会。
 
文章来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妇产科庞战军
 
更多疾病知识,以及预约挂号、就医咨询等免费就医服务,可关注名医汇官方微信 “mingyihuinet”(复制此名称,进入微信搜索添加即可)。 名医汇,让病人家庭轻松一点!提供预约挂号、网上咨询、陪诊服务等多项免费就医服 务,依据患者真实的就医分享与点评,倾力打造“名医排行榜”,精准读取你的就医需求!

上一篇: 吸脂减肥术的并发症

下一篇: 子宫腺肌症如何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