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他为什么不下船?

时间:2019-11-18 23:09:4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海上钢琴师》:他为什么不下船?

01

有些书籍和电影是可以陪伴你成长的。它们就像种子,埋藏在你生命的土壤,等待着有一天长出枝叶,结成果实。在历经了漫长的岁月之后,你停下脚步回头去看,发现它们还在那里,还是老样子。而你变了。

在我有限的观影历史中,《海上钢琴师》正是这样一部陪伴我长大的电影。我还记得那时是在学校的校园网观看它。那个夜晚,我看完一遍,然后立刻又接着重看了一遍。电影是造梦的机器。我在那个晚上连续做了两个相同的梦。

那是一个关于海的梦,同时也是一个关于陆地的梦——人总是这样,在陆地的时候梦见海,在海上的时候又想念陆地。在那场瑰丽的梦里,一个男孩在大海上出生、成长,最后死于大海。他一生都没有离开过“弗吉尼亚号”,那艘在汪洋里漂泊的大船是摇篮,也是故乡。

从那以后我没有再看过这部电影,但我也从来没有忘记它。关于那场海洋与陆地的梦,后来变成一个问号停留在我的心里:他为什么不下船?

起初,我把它看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拒绝改变的故事。

理想主义者常常为了一些执念而拒绝改变,拒绝融入他人。1900——电影里的主角,他在船上生活得很自在。大海喜怒无常的波涛令船客晕眩,却让他安心。他在大海上如鱼得水。他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坐在“弗吉尼亚号”的三等舱,为那些来往于世界的人们演奏音乐。

但是对“正常人”来说,一个只生活在船上的人是“不正常”的;人们希望他下船。音乐制作商希望他能下船,或者至少把他的音乐带到陆地,这样他们就能发一笔财。船长希望他下船,因为这样他就能被陆地上的规则好好教训一番。他最好的朋友希望他下船,因为到了陆地,他就能看看这个真实(真实?)的世界,并获得世俗意义上的幸福。那个金色头发的女孩希望他下船,这样他就可以去她父亲的鱼店看望她;也许他们可以一起生活,在陆地上。

对于1900来说,下船意味着改变,意味着接受社会的规训。在船上,他是一个自由人。他没有国籍,没有出生文件,因此他是个法律之外的人——而法律之外的人,可以称之为“自然人”。而一旦到陆地去,他就需要法律文件,用来证明他是一个“存在”的人。他需要按照社会的规则去生活,按照他人的期待,去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可是1900是一个厌恶规则的人,是一个不愿意被他人的目光所凝视和考量的人。作为一个“自然人”,他活着只是纯粹地活着,演奏音乐只是因为自己高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一个还没有社会化的人,一个拒绝长大的人,所以他才可以对着权威竖起中指,说:fuck the regulationg.

02

一个固执的理想主义者总是让人又爱又恨,不是吗?一方面,我们希望他能顺应规则,成为一个跟我们一样的人。另一方面,我们又希望他任性地活着,这样我们就能在他那里,看到我们曾幻想过,却最终放弃了的东西。

后来我知道这不仅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拒绝改变的故事,它同时也是一个欧洲老派人文主义者的乡愁。导演吉赛贝·托纳多雷是意大利人。意大利承载着古罗马的荣光和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乐观与希望。但到了二十世纪,一切都变了。

在电影里,他出生于二十世纪的第一年的第一个月,于是养父给他取名为1900。站在世纪之交,人们展望未来,充满了振奋人心的期待。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就在这个世纪初,战争、屠杀和仇恨将永远地改变欧洲,而上帝的荣光将洒在新大陆的土地上。

所以,“弗吉尼亚号”是一艘从老欧洲摆渡到新大陆的幽灵船。欧洲文明正在衰落,新的世界强权正在新大陆冉冉升起。欧洲曾是世界的希望;但现在她不是了。自由人文主义即将被狂暴的资本主义所吞没,而当那些来自旧大陆的移民,面朝自由女神像激动地高喊着“America”的时候,可以想见背后是老欧洲无可名状的感伤。

03

但是抛开这一切,抛开理想主义、社会规则和老欧洲的失落,最终我发现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单纯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在有限的生命里完成自我的故事。

1900不下船,是因为他了解到人生有限。

我们在年少时,总是觉得人生是无限的。我们想象着世界辽阔,无边无际,有无限的生活在等待着我们。我们想象着年月只是某种循环,春去秋来,而我们不会变老。就像电影《东邪西毒》里那句台词:从前看到一座山,就想知道山的后面是什么。

一个人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总会有那么一刻,让他感知到人生的有限。也许是亲人的离世,也许是一场重病,也许是一次背叛,总而言之,当一个人感到一些曾经美好的事物永远消逝的时候,就是他意识到生之有限的时刻。山的后面不过是另一座山。

对于1900来说,那个金发女孩的出现和离去,就是他意识到人生有限的时刻。金发女孩出现在舷窗外,美得惊心动魄,而伴随着她的身影消失在舷窗,深深的忧郁占据了1900的心头。于是,在大海和陆地之间,他需要做一次抉择。

这是世界的真相:生命是有限的,你无法都要,你必须取舍,做出抉择。

1900最接近陆地的那一刻,他站在舷梯上,只要他接着往下走,就那么几步,他就能抵达陆地。但是他放弃了。在最后关头,他做出了自己的人生抉择。他选择了海。

他选择海不是因为惧怕陆地,而是他接纳了人生有限的真相。而接纳人生有限,是真正自由的前提。就像1900说的那样:一个人只能在有限的琴键上演奏。钢琴有88个键,却能演奏出无限的音乐。而一个无限多键盘的钢琴是无法演奏的。

尽管一辈子活在海上,从来没有下船,但1900是自由的——在属于他的世界里。当他所在的世界遭遇毁灭,他选择随之而去。有的人就是这样。他们来了,完成他们该做的事,就会离开。

在有限的生命里完成自己,这就是他们唯一要做的事。

—END—

#更多文章

请收好它,这世间最好的礼物

“……”

杨摩的书房

【微信号】yangmo2017

所有文章原创,已委托维权骑士。

欢迎转载到朋友圈。

上一篇: 河南最美高铁站,深秋初冬最漂亮,不远处的...

下一篇: 来海南吃饭太清淡没味道?这些“重口味”海...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