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大战的《奇葩说》,变好看了?

时间:2019-11-10 10:56:1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新老大战的《奇葩说》,变好看了?

《奇葩说》第六季最近上线了,节目组更新了赛制,所有过往选手,都要从最初级开始,和素人选手1V1的同台竞技,老奇葩们只享受权重上的优势——新奇葩一杠,老奇葩两杠,BBKING三杠,杠数越高团队优胜几率越大。

邱晨、肖肖、黄执中都是《奇葩说》的元老。

目前来看,新赛制提高了公平性。有一期,老选手黄执中拿着罗振宇赠予的杠数,依然输给了新人雷哥,节目组破旧的决心可谓不小。

2014年,《奇葩说》第一季开播时,它还能打着“寻找中国最会说话的人”口号,用激烈的竞争机制、锐利的话题展示,吸引观众的视线。

但几季之后,同类型节目对收视的瓜分,以及节目风格与成员特色过分同质、话题极端化等弊病,已经逐渐耗干观众的新鲜感,如果不重新“寻找”,重新定义“会说话”,在极度喜新厌旧的行当里,节目热度难以为继。

▲从第一季的9.1分,到第五季的7.4分,《奇葩说》口碑不断下滑,直到最新的第六季,才出现回升。

新赛制出台,舞台上确实出现了新局面。老选手不再占据话语权优势,新鲜的观点与表达方式有了更多展示空间。

前两期的奇葩辩论台上,让人印象最深的,是杨奇函、许吉如关于“正确的废话,还要不要说”和程思博、詹青云对“每个人都可以按键复活一位最爱的人,你支持吗”的辩论。

他们四个人,都不是以语言流利、情绪渲染见长的辩手,他们的陈述各带语境,反而在输赢之外,拓展了议题的现实内涵。

在 “正确的废话,还要不要说”论题下,杨奇函认为,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包括说废话:

而许吉如用一句“不说废话是我对我自己的要求”轻轻把话题风向调转到自己一边:

继而再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自己执迷于说正确的废话,那么会错失真正正确的成长机会。

过去《奇葩说》一直被诟病语不惊人死不休,但他们用立足于不同生活场景的思考取代语言的机锋,虽然最后杨以一票优势胜出,但许吉如的论点,依然有现实意义。

程思博与詹青云的辩论质量之高,更难得一见。程思博以科技发展史破题,点出当代人类的长寿健康,就是步步发展的科学技术应用的结果,在本质上,当代人抗拒“按键复活”与古人面对相机时害怕其摄魂,毫无区别。

而詹青云则提出“复活权,是人性与社会结构不能承受之重”,仅有一次的复活权,逼迫个体面对艰难选择:到底是复活妈妈,还是复活太太?将不同的爱以死亡的方式进行并列对比,这种选择权比死亡本身更让人难以承受。

同时,社会也会因此加剧分化,长生不死的族群会占有绝大多数财富,然后不断轮回。这样的社会局面,绝不是科技应当为人类带来的。

这两场辩论展现了话题类节目的真正意义,虽赛制有输赢,但展示对话题本身的多元思考,才是该类节目的真正核心价值。

辩论是语言表演的竞技,某种意义上,决定输赢的是煽动性而不是与真理的接近度,尤其是《奇葩说》偏好的情感类议题中,在不同境遇里,对错真假好坏都可能倒换。

这几位辩手在节目中辩论的经验尚浅,在营造氛围、抛掷金句、演绎人设等可看性营造上,没有老选手熟稔,但贡献了真诚、高质量的个体思考——非情绪化、非煽动性的,而有完整的语境与现实立足点。

在《奇葩说》过往几季的评论中,不乏对节目质量的批评——是否只是刺激肾上腺素的娱乐?许知远直接说:“那些话题的讨论书里都写着呢,有什么好争论的呢?

旧书中历历分明,如今又再次翻新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大概是,新境遇会让老问题有各种各样的新尴尬。如果有足够多的样本、足够真挚的思考,节目的质量就不只是“下饭”。

▲第五季时,有不少人提出,《奇葩说》选题乏善可陈,辩论角度不够新颖,立意不够深刻,只剩下语不惊人死不休。

这几年,表演、话题类节目和喜剧都逐渐采用竞技的方式来增加娱乐性,对此风气我很不以为然。在这些标准无法量化、强调创作者与观众个体体验的行当,竞技刺激出的娱乐性,在过了某个奇点后,一定会削弱节目的质感,而把握住了娱乐与质感之间平衡的成功案例,太稀少。

今年的《脱口秀大会》,也采用同样的残酷机制。虽然捧红了卡姆这样高情绪浓度的喜剧天才,但也让原本许多创作力颇佳的喜剧人不堪重负。在密集的创作节奏和竞争压力之下,去年的脱口秀大王庞博,没有几场上场机会,而ROCK、张博洋等人更是表现出对此节奏的不适应。比赛对创作是激发还是摧毁,引发了许多业内争议。

所以《奇葩说》这次改制,效果还有待验证。摆脱老团队自带的流量加成,加入新选手们的多元思维与表达,但选拔标准是否也能推陈出新,在“笑点”“逻辑严密”之外,加上一点新东西呢?比如异质化、同理心,甚至温柔度。

高质量的创作与思辨,最需要的是真挚,而真挚既需要对手,也需要空间。《奇葩说》破旧后如果能立新,那么,意义不比当年它横空出世来得小。

在看点这里

上一篇: 哥练的胸肌就是要给你靠女粉福利大派送《终...

下一篇: 《高原·听见贵州》正式演出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