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胡雪岩临终前的三个遗嘱:第一子孙不得为官,第二子孙不得经商

时间:2019-11-09 12:14:2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胡雪岩临终前的三个遗嘱:第一子孙不得为官,第二子孙不得经商

在商界一般有两大圣人备受推崇,一个是陶朱公,而另一位便是胡雪岩。

陶朱公就是战国时期的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打败了吴王夫差,此后功成身退选择了经商,短短几年时间便成为了战国时期的巨富,被当时的人们称之为财神。

而胡雪岩和范蠡走的路线是反过来的,胡雪岩先是经商,此后介入官场,但共同点就是他们两个都积累了巨大的财富。

范蠡是战国时期的财神爷,胡雪岩是清朝时期的财神爷。

胡雪岩这个人有多厉害?

胡雪岩经商十几年迅速积累了巨额财富,根据统计他曾经拥有三千万两白银,可能这个数字不够直观,那么不二告诉大家,自乾隆时期,清朝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也就两三千万两白银,这样大家立马明白了这三千万两白银在当时的清朝是多么庞大的一笔巨款。

所以在左宗棠西征新疆的时候,胡雪岩才敢凭借个人财力支付西征的部分军费。

并且还有一个事情非常有趣,当时清政府向外国银行贷款,外国银行不给贷,因为他们怕清政府换不起,必须让胡雪岩替清政府贷款,这些外国银行才给贷。

左宗棠在给慈禧太后的上书中说:西征新疆,胡雪岩的功劳不输于任何冲锋陷阵的将领,他虽然出生商贾,却有豪侠之概。

当然,胡雪岩是个经商的天才,他成功有着自己独特的经商之道,但也跟两个人分割不开。

第一个人叫做王有龄。

根据野史稗官记载:胡雪岩刚刚发迹之时,遇到了落魄书生王有龄。

王有龄这人出身书香门第,他比胡雪岩大了13岁,和他一接触,胡雪岩敏锐的直觉告诉他,王有龄是有真材实料之人,日后必然会鲤鱼跃龙门。

于是胡雪岩相助王有龄百两银子,让他用这百两银子进京谋了一个官职。

此后王有龄果然如胡雪岩所料那般官运亨通,平步青云。

当然官运旺盛的王有龄没有忘记胡雪岩之前的相助之恩 ,在其任上对胡雪岩大开方便之门。

王有龄的官有多大,胡雪岩的生意就有多大。

但没想到,王有龄在太平天国之战中,因守城失败而自缢。

不过失去了王有龄这个靠山,胡雪岩又很快找到了左宗棠这个靠山。

左宗棠是胡雪岩生命中的第二个贵人。

胡雪岩攀附上左宗棠的呢?

在太平天国战争期间,左宗棠为筹措军饷发愁,胡雪岩灵机一动,为左宗棠提了一个妙计:“罚捐代罪”。

胡雪岩建议左宗棠发布招安文书,只要太平军军人愿意归抚,领受一定处罚,捐上一定钱,就可以脱罪。

左宗棠用了这个方法后,收集了捐银充当军饷,自此胡雪岩取得了左宗棠的信任,胡雪岩的银号开进杭州,专门为左宗棠筹办军饷和军火。依靠湘军的权势,胡雪岩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二十余处,同时兼营药材、丝茶,开办了至今仍在营业的中药店,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是当时的“中国首富”。

那么这位富可敌国的首富是如何倒下的呢?

1878年因为李鸿章的原因,胡雪岩电报投资生利,于是他把目光投到了生丝上。

众所周知,当时中国是生丝的生产大户,可由于不不具备加工的技术和贸易市场,所以生丝的价格英国各国商人所把控。

英国商人利用把控市场价格的手段,把生丝的价格压得越来越低,从1869的每担517两,跌到1883年的200两,足足跌去了了一半多,这使得江浙一带的丝农产量虽然越来越高,劳作越来越辛苦,可得到的报酬却越来越低。

这样就非常不合理,胡雪岩看透了这一点,并且分析到造成这原因是因为华商各自为战,无法形成价格同盟,所以定价权被洋人控制。

胡雪岩原本跟外国商人的关系非常好,但为了将生丝的价格夺回华商自己的手中,他决定放手一博,利用自己积累的千万财力与外国商人抗衡。

很快机会出现,1880年欧洲遭受旱灾,生丝收成减产。中国生丝份额顿时成为主力,胡雪岩抓住机会,在江浙四处采购,广发定金,见丝就收。

两年后,他囤积近两万包生丝,市场上四成货源都在胡雪岩手中,并且他利用自己在商界的影响力,让丝业同行组成价格同盟,抵制低价出售。

第一胡雪岩大获全胜,外国商人因为错失了采购机会,生产很快出现缺口,生丝的价格随之抬高,在1882年的9月,当时上海的生丝价格达到17先令4便士。

当时许多国际买家找到胡雪岩,要高价收购胡雪岩手中的生丝,这是一笔净赚一千万两的白银的生意。

但胡雪岩毫不留情的拒绝了。

因为此时的他要的不仅仅是生丝的利润,要的还是生丝的定价权。

可随后生丝的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1881年欧洲地区生丝大丰收,中国的生丝的价格应声而落,但胡雪岩还是可以将生丝转手出售,并不致于受到太大的冲击。

况且,胡雪岩产业广泛,生丝虽然投入重注,但绝不至于被拖垮。

但进入1883年的8月,胡雪岩向汇丰银行所借的一笔款项到期,本息共计八十万两,这笔钱是当时给左宗棠的军费。

八十万两对财神胡雪岩来说,不是一笔巨款,毕竟他的仓库里躺着价值千万的生丝,他的钱庄里也有流动资金,而且他还有一笔八十万的上海道协饷将到自己的账上,这笔钱正好可以还上汇丰银行。

可是,上海道协饷进账的时间到了,钱却迟迟没有汇入钱庄。

胡雪岩当时只有几个选择,卖掉生丝换流动资金,从自己的钱庄垫付,或是向银行拆借。

可是很快胡雪岩发现了一件事,自己囤起来的生丝竟然无人问津,各大洋行表示目前银根吃紧,短时间内无法收购。

当然此时的胡雪岩并不知道,此时正秘密流动着一个消息,指令各大洋暂停向胡雪岩收购生丝。

卖不掉生丝,胡雪岩还有办法,那就是跟汇丰银行进行拆借,可最终也被拒绝,原因是胡雪岩之囤生丝提升价格挑战欧美的银行系统。

不但汇丰银行不借款,在汇丰银行买办领袖席正甫的策动下,整个上海滩竟没有一个人借胡雪岩银子。

现在,胡雪岩只好动用自己最后的坛子了:阜康银行。

胡雪岩从自己的阜康银行支付出八十万两,垫付上了这一笔费用。

很快,就有人盯上了阜康银行,当时上海滩传出一个消息:“胡雪岩蚕丝生意大赔,阜康银行已面临倒闭”

于是前来阜康银行取款的人络绎不绝

眼见挤兑风潮即将形成,胡雪岩急忙赶往上海催办协饷,并且给左宗棠发去电报恳求左宗棠相助。

这是他最后的靠山。

直到此时胡雪岩还不知道, 狙击的金钱帝国不是一个普通人,而是来自中堂大人李鸿章。

李左二人原本就不合,一个主张“塞防”,一个主张“海防”,当年胡雪岩在李鸿章和左宗棠之争中,选择了站队左宗棠,进而招致李鸿章极大的愤恨。

为了推行自己的海防,李鸿章意识到“倒左先倒胡”,只有拿掉左宗棠的钱袋子,才能真正扳倒左宗棠。

而此刻正是扳倒胡雪岩的机会,李鸿章自然不能错过。

下令上海催办协饷暂停支付的是李鸿章,授意各大洋行不得拆借资金的,背后依然是李鸿章,而调动各地富商挤兑阜康银行的依然是李鸿章。

胡雪岩发给左宗棠的电报,早就被控制电报网络的李鸿章扣下。

久久得不到左宗棠回复的胡雪岩只有抵押地契和房产、廉价甩卖生丝,但依然没有躲过愈演愈烈的挤兑潮,清朝首富,三十年积累的产业,在三日之间被攻破。

然而事情远远没有结束,李鸿章将胡雪岩高息借款的事告到慈禧处,慈禧太后大怒,下令一查到底,胡雪岩随即被抄家、革职。

胡雪岩的金钱帝国倒塌之时,左宗棠的楚军刚刚取得镇南关大捷,而中堂大人李鸿章此时也创造了一个外史交奇迹: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聪哥左宗棠当时愤而怒斥道:对中国而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

1885年9月5日,左宗棠在福州病逝。

同年十一月,胡雪岩在贫恨交加中郁郁而终。

临终前,清帝国最为知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留下了遗嘱,有三句话:“第一,后世子孙不要经商,第二,后世子孙不要从政,第三,胡李不通婚。”

胡雪岩亲手打造了庞大的金钱帝国,但最终却烟消云散,不得善终,可是他努力奋斗的过程还有可取之处的。

上一篇: 原创末代皇帝溥仪无儿无女,他的弟弟却生了...

下一篇: 山西督军府旧址改造基本完成变身“千年府衙...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