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还知道烤烘笼儿、穿抱鸡婆的,一定是资格老成都

时间:2019-11-08 14:12:4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今日立冬,还知道烤烘笼儿、穿抱鸡婆的,一定是资格老成都

今日立冬。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冬天,意味着一年四季走到了末尾,而立冬,则是这一季的开始,古人将每个节气分为三候,立冬的三候为:

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一、二不难理解,水开始结冰,地开始冻结,三倒是很有趣,雉是野鸡的意思,到了冬天,野鸡不见了,海边倒是常常见到颜色相似的蜃,也就是大蛤,所以古人就以为野鸡变成大蛤了,也是个乌龙。

对吃货来说,每个节气都能过成美食节,立冬这一天,北方人一般吃饺子,南方人爱吃肉,称“立冬补冬,补嘴空”。

正当我为今天大吃大喝找到了理由时,突然想到,我们有空调、有地暖、有电热毯、有羽绒服…… 但过去的老成都啥都没有,他们是如何过冬的?欢迎收看本期的【漫成都 新知】,看一看老成都的冬日指南。

如今,潮人出街时,都有一个最热的单品,比如包治百病的包包,但对过去的老成都来说,冬天出门,无论男女老少,最流行的是烘笼。

四川各个地区,对它叫法不一样,除了烘笼外,还有火兜、烘咡、烘蓝、烤火笼笼、火提咡、火蒸咡等。

它的样子很特别,外面是有提梁的竹篮,像小花篮一样,里面是土陶或者黄泥制的瓦钵,瓦钵中装着热炭,这个还很有讲究,先在底部放上炭,中间放上燃灰,最上面是冷灰,中间还要留一个孔洞,这样一放,可以从晚上暖到天亮。

从很多资料来看,烘笼在古代就很流行,比如《水浒传》里,就提过“另用一个小黄帕儿,包着一条双獭尾荔枝金带,也放在包袱内,把来安在烘笼上”,它的沿用历史也很长,我们大四川的电视剧,《王保长》等也出现过烘笼,在一些农村地区,现在还能找到它的踪影。

对寻常人家来说,它的作用,还不止是取暖,特别是有小孩的人家,那时候都是用尿布,孩子衣服容易脏,每天要换洗,冬天干得慢,就用烘笼来烤一烤,碰上爱尿床,洗得不干净的,还能烤出一股尿骚味。

烘笼里面是炭火,有些人怕冷,拿到床上去睡的,如果不小心踢到了,炭火碰上易燃的棉被,容易起火,当时的打更人,每到成都冬天时,就会喊一句,“天气凉了,烘笼提下床哦,烧到娃娃哦。”

烘笼虽好,容易起火,自然就有代替品,比如汤婆子。

汤婆子也是古代就有的,估计是因为一起睡的缘故,所以被叫做汤婆子、锡夫人这样的名字,古代人开起玩笑来,真是连一个保暖用品都不放过呀,我们老成都就比较实在了,很多直称暖脚壶……

汤婆子一般是一种铜质的圆壶,顶上有一个带螺帽的口子,可以打开旋紧,打开时,热水就从这个口子灌进去,把它放进被窝里,睡觉就会很暖和,至少不会冻脚了,但汤婆子最好裹上给套子,不然直接碰到,脚一烫,感觉还是很酸爽的,不要问我为什么知道,我只会告诉你某宝还买得到。

2012年11月14日,顾客在上海南京东路步行街上海张小泉刀剪总店排队购买汤婆子。

对一些老成都来说,比汤婆子还温暖的记忆,竟然是一个个输液的盐水瓶,很多家庭,直接把盐水瓶里灌上热水,再装进布袋里,就成了一个最简易的热水袋,暖暖和和就能睡一觉。

不过,输液瓶翻起脸来也是不认人的,早上只要碰到变得冷冰冰的它,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赖床了!

之前说到烘笼,它的精髓之一,就是木炭。

早在东汉时,许慎就在《说文》里讲,“炭,烧木留性,寒月供然(燃)火取暖者”,烧木留性,把它说得明明白白,白居易的《卖炭翁》,更是通过必背课文这一出,把碳普及得明明白白。

我们四川人,用的好碳,叫青冈木炭,它是青冈木烧制的木炭,经久耐烧,民间指定烤火、熏腊肉、香肠第一木炭,据说还有“除了青冈无好碳,除了娘舅无至亲”这种说法。

青冈木炭

青冈木炭不只能烤火,还能祛湿,我们大四川气候潮湿,有钱人家,就用它来除湿,房屋的楼底,都是挑空设计,楼板下悬空,中间铺上密密实实的青冈木炭,在民俗学家刘孝昌的回忆里,谢家公馆拆迁时,正屋下就铺着密密实实的青冈木炭,足足拉了四五辆汽车。

抗战时期成都街头的木炭汽车

老成都"木炭公交":西达茶店子,北至驷马桥

老成都的街头,到了冬天,还有卖火人,多是一些太婆大爷,摆上一个烂瓦盆,或是半截水缸,下面铺着冷灰,上面铺着燃烧的锯末和炭渣,中间瓦罐里,是青冈木炭的渣。

等到晚上,一些忘记存火的人家就去买,拿着烘笼,锯末放在底部,上面铺上浮炭、燃灰,再盖上冷灰,不过一两个小钱,但卖火人就这样坐到深夜。

以前外地人来四川,像“孩子”不要了,再去买双“孩子”这种话,总是让他们很恐慌,以为不小心来了一个什么黑色团伙,最后才知道,是鞋子闹出的乌龙。

说到鞋子,很多人都有一个温暖的回忆,那就是抱鸡婆鞋,又叫鸡婆鞋,为什么叫鸡婆鞋?我目前还没有搞清楚,难道是因为形似而得名?鞋子两边的模样,倒是很像母鸡的翅膀,如果有知道的朋友,麻烦在下方评论一下,给大家做个科普。

老成都过冬,从晚清、民国开始,就人手一件大棉袄,当时的过冬三件套是:棉袄、棉裤和棉鞋,棉鞋就是我们的鸡婆鞋。

鸡婆鞋一般都是家人亲手做的,外婆、奶奶、妈妈,属于温暖牌产品,从糨鞋帮、到纳鞋底,填上厚厚地棉花,一针一线缝制成鞋,都装满了满满的爱心,很多人嘴上说着鸡婆鞋不好看,但私底下仍是照穿不误,因为合脚又温暖,冬天穿上走一走,简直是从脚暖到心啊!

在没有羽绒服,更穿不起貂的人们那里,棉袄、棉裤作为三件套之二,也是必不可少的,曲线美什么的就放一边去吧,棉衣棉裤都没有腰身,一切以保暖为最高指南,估计当时的时尚达人很崩溃。

现在的成都,还能找到一些手工棉衣店,比如“粽子一条街”的马鞍西路,就有家“吕氏胖婆婆”的手工棉衣店,一做就做了三十年,她棉衣里塞的都是纯棉,夯棉也坚持“二指宽”的标准,“土土”的棉衣,回头客却很多,还卖到了国外。

文字 | 萌鹿

图片 | 视觉中国,部分来源于网络

编辑|棐溪

监制丨王红

上一篇: 新疆国资拟入主得利斯,开盘一字板涨停

下一篇: 赴荷兰中国游客将可使用支付宝付款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