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见的兄弟祠,快来睇一睇!

时间:2019-11-04 11:55:1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少见的兄弟祠,快来睇一睇!

汤村村位于黄埔区九龙镇,建村至今差不多有近800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古村。汤村村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有九龙大道横贯境内。

汤村村,顾名思义,90%以上村民都是姓汤的,村里人口6000多人,他们主要收入来源为水稻和蔬菜,部分村民也出租商铺和房子。

什二汤公祠和三六汤公祠两个汤氏宗祠,是汤村村中颇具特色的古建筑,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祠堂的建筑装饰极其讲究,屋顶上的卷草龙纹、花鸟灰塑工艺精细,墙上的壁画人物神态逼真、栩栩如生。

什二汤公祠和三六汤公祠都位于汤村村下坊村围前,乃该村汤姓家族的宗庙。汤村村始祖是隋唐时期河南开封地区的汤贵公,有诗句曰:“始迁粤岭,别驾雄洲”,说的就是汤贵公南迁的事。

汤贵公首先从河南开封迁徙到韶关南雄珠玑,再迁徙到佛山南海汤村,又迁徙到从化的汤家埔(今何家埔),再搬到镇龙镇(今九龙镇)的林埔,最后到此地。汤氏祖辈由河南迁徙到广东已有730多年历史。

汤贵公的儿子汤十公育有三子:什二汤公、三六汤公、宣义汤公。传说汤十公享年80岁,安葬在现在的从化。汤村村的后人为纪念什二汤公和三六汤公两兄弟,分别修建了什二汤公祠和三六汤公祠,为宣义汤公设了“宣义香火堂”。

什二汤公祠

什二汤公祠始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坐西南朝东北,2008年曾重新修葺,新修牌匾“执中堂”三字醒目庄严。祠堂为二进三开间,头进前檐有二石柱做支撑,虾公梁上有石狮托檐,憨态可掬,墀头灰砖雕,前墙上方还有精美的水彩人物等图案。

什二汤公祠正门口是一对相开格木大门,后檐有二石柱做支撑,金字架托梁。后进四格木柱金字架托梁,用抱鼓石支撑,上部为木质,有月梁、额枋,斗拱置于额枋之上。

祠堂内设有神龛,自上而下放置着汤氏先人的牌位。每逢祭祀节日,汤氏家族后人都会不约而同地齐聚宗祠缅怀先人,寻根问祖。

三六汤公祠

汤氏三六汤公祠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1994年曾重新修葺。祠堂为中轴歇山式,与什二汤公祠并肩同向。祠堂平面呈长方形,为三间三进结构,宽15.6米,纵深42.6米,四周环着高8米的砖墙,占地面积665平方米。

镬耳封火山墙、青砖石脚、硬山顶,上有卷耳、绿灰筒瓦……除了传统祠堂建筑精美的建筑构件和装饰外,三六汤公祠还保存了原木牌匾 “达德堂”。

三六汤公祠深共三进,内分大堂、祭祀场所和开会休息场所。祠堂整体架构布局,以及置于其中的梁柱、石雕、木刻、壁画等,均极具岭南特色建筑格调。放眼望去,可见祠堂檐柱高耸,翼角飞翘,庄严恢宏之中颇见古典风范。

祠堂内还留存着宝贵的文化遗产——壁画,每一幅壁画都有着深刻的寓意。《长寿富贵》寓意家族的每一个人都健康长寿,《竹林七贤品》则是祝愿家族能够出类拔萃、贤人辈出,《八仙过海》是长辈期望晚辈们能各显神通、奋发有为,还有《一品高冠》《英雄独立》等壁画,寓意深长。

三六汤公祠后厅的祭祀场所是一个大的神龛,自上而下放置着汤氏先人的牌位。每年的节庆日要举行祭祀仪式,汤氏子孙崇敬、虔诚地跪拜祖先,感恩祖先,祈求祖上护佑。

汤氏家族自古以来就有期望子孙后代建功立业、流芳百世的观念。子孙后辈结婚、添丁挂灯等重大事情都要到公祠祭拜祖先。每年正月十五做“会”(元宵节),大家都会聚集在祠堂,摆设戏堂,舞龙、舞狮、扮色等庆贺一番。

百年来,汤村村汤氏家族涌现出众多英才贤俊,十二汤公后代汤梦筹曾任新会县文教科科长、增城文教科科长,汤均岳于四川重庆军校毕业,曾任新疆迪化市军区司令。三六汤公后代汤权寿是增城进士,汤薛南曾任增城市监狱长,相当现在的人民法院院长。

------------------------------------------------------

声明:本文编撰推送属非商业行为,如涉及著作权问题,请著作权人或著作权持有人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本QQ为工作号,不加好友),我们将妥善处理。转载请注明转自“黄埔文化遗产”(ID:hpwhyc)。

上一篇: 原创罗永浩,2019年最悲壮的男人

下一篇: 三台县人武部:现地参观见学深化主题教育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