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鹏特饮求上市,真的好过吗?

时间:2019-11-02 14:11:1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东鹏特饮求上市,真的好过吗?

那到底东鹏特饮是怎么一步步走上了行业第二的宝座?

作者 |有妖

来源 | IPO那点事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

上世纪80年代,东鹏饮料还只是一家生产凉茶和水的老字号饮料企业,与功能性饮料毫不相干。

到了2003年,正值国营改制,曾是华彬红牛代工厂厂长林木勤、林木港两兄弟接手了该工厂。管理者在功能性饮料行业的经验,彻底地改变了东鹏饮料,让东鹏特饮成了企业的代名词,其他产品基本成为透明的陪衬。

客观地讲,从数据上来看,东鹏特饮无疑是成功的挑战者。

红牛早在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经历了漫长的用户习惯培育期,据华彬集团公布的数据,2018年全品销售额为226.8亿元,而东鹏特饮在该年度的单品销售额为50亿元。

单纯从数字上看,尚有不小差距,但东鹏特饮罐装定价仅3.5元,差不多是罐装红牛价格的一半,也就是说,东鹏特饮的销量接近红牛的一半,这符合市场龙头和第二企业市场占有率呈现2:1的一般规律。

然而,度过了第一期上市督导的东鹏特饮,在市场舆论中却并不被看好。

1

舆论的不认可

舆论对于东鹏特饮最普遍的诟病,就是“抄袭红牛”。

东鹏特饮不仅在包装上使用了与红牛几乎一致的色调,广告语也直接使用了红牛早期的那句“累了困了,就喝红牛”,除了品牌名称什么都没换。东鹏特饮的广告海报也常常给人以淳朴的乡土气息,总在时时刻刻提醒着消费者,这是个蹩脚的模仿者。

(需没有版权问题的广告海报?)

除了包装,产品配方和红牛也几无二致,除了糖水之外,还有咖啡因用于阻隔疲劳信号造成短期兴奋,以及牛磺酸和维生素B群用于加快新陈代谢提升身体抗疲劳能力。只是东鹏特饮比红牛多了一点酸味,喝起来淡一点。

但产品的同质化不能怪东鹏特饮,这是抗疲劳饮料市场的整体问题。抗疲劳饮料属于功能性饮料的一个子细分,能用于抗疲劳的成分也的确就那么几种,无外乎浓度的高低、口味上的优化,可口可乐的魔爪、达利的乐虎也不外如是。

那为什么偏偏东鹏特饮被骂得最惨?

一是树大招风,大家都是一样的产品,就你卖得最好,红牛也就罢了,毕竟是最早的市场开拓者,增速最快的行业第二自然会吸引一波火力。

二是东鹏特饮的主要消费者在三四线的下沉市场,主要的消费者在主流话语圈的关注范围之外,真正被注意到的时候,它已经在下沉市场占据了优势地位。没有奋斗历程的铺垫,在主流舆论看来就成了“事出反常必有妖”,一定要找出其中的问题,这和某下沉市场火爆的购物平台逆袭之路如出一辙。

2

成也价格,败也价格

那到底东鹏特饮是怎么一步步走上了行业第二的宝座?

这要从创始人林木勤开始说起。这一位前面也提到了,他在华彬红牛代工厂从基层生产线的领班长做起,一路从生产部长、技术开发部长、销售部长做到了厂长。在接受采访时,他曾说,“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市场策略,我闭着眼睛都能想象出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上的状况。”

林木勤的这段经历为日后东鹏特饮优秀的成本管控打下了基础,直到今天,超市货架上的抗疲劳饮料价格普遍在6元左右,只有东鹏特饮一家做到了3.5元,在价格上独树一帜。

亲民的价格让东鹏特饮迅速打开了市场,但也把“低端”、“廉价”的标签牢牢地绑在东鹏特饮的品牌上,以至于东鹏特饮在高端市场的开拓中举步维艰。

2017年,东鹏特饮推出了罐装产品,定价6元,试图与红牛正面竞争。然而消费市场对此反应寥寥,为了刺激消费者,东鹏特饮对罐装产品不断降价,成箱产品在电商平台最低售价约合每罐1.75元,一不小心上演了一出跟自己的产品打价格战的戏码。

3

市场想象力有限

不只是囿于低价带来的低端形象,东鹏饮料公司还有一些其他的风险点。

首先,东鹏特饮这一单品已经成为东鹏饮料公司的代名词,大单品企业的弊端就是品牌的延展性比较差。

2019年5月,东鹏饮料新上市了一款茶饮料由柑柠檬茶,以“消脂”为主打功能,目前在淘宝旗舰店销量不足50箱,最近这款产品已经沦为罐装东鹏特饮的赠品。

(需没有版权问题的由柑柠檬茶产品海报?)

其次,东鹏特饮的产品价值在于其功能,没有其他可能的情感附加价值。

同样有提神功效的咖啡,在社交场景中圈出了一块大市场,孕育出了1000亿美元市值的星巴克;同样能让大脑兴奋的白酒,在国内的商务应酬中占据着不朽的地位,孕育出了近1.5万亿市值的茅台。

连奶茶、点心都能乘上社交和颜值红利的时代,偏偏抗疲劳饮料没有这点想象力,毕竟见面寒暄的时候递上一杯东鹏特饮的场景,实在是不太美妙。更不乐观的是,即使对抗疲劳饮料有功能性需求的加班、运动人士,也会对过量饮用可能造成的副作用保持警惕,避免身体对产品形成依赖。

也许是发现了抗疲劳饮料市场的这一局限,东鹏饮料才推出了由柑柠檬茶,期望在社交想象力更大的茶饮料市场落子,同时也扭转市场对品牌的固有看法。但却没想到,柠檬茶是一个过于红海的市场,前有香港维他奶集团的柠檬茶产品占据龙头地位,后有柠檬果干、果酱类产品瓜分市场,等分到没什么存在感的由柑柠檬茶手上时,已经连渣都不剩了。

走这一步棋,东鹏特饮着实交了不少学费。其实东鹏饮料在功能性饮料市场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这时候积极开拓运动场景的产品,也许才是更好的选择。

4

结 语

单从数据上来看,东鹏特饮能够做到红牛销量的一半,已经称得上是一个成功的挑战者。

但因为第一桶金沾染着涉嫌抄袭的原罪,主要的消费群体又集中在下沉市场,东鹏特饮在舆论上一直饱受争议。这并不意外,毕竟主打下沉市场的产品,在真正被注意到的时候,往往已经在下沉市场占据了优势地位,在主流舆论看来就成了“事出反常必有妖”。

纵观东鹏特饮的发展之路,可谓是“成也价格,败也价格”。凭借创始人林木勤在饮料成本管控上的经验,东鹏特饮用3.5元的低价在市场打开了局面,但发展至今,却又因为低廉的定位难以染指高端市场,精装产品也卖不上价格,沦落到与自己原有的产品打价格战的地步。

风险点还不止于此,以“东鹏特饮”大单品形象出道的东鹏饮料,难以横向延展其产品品类。新品由柑柠檬茶已经推出近半年,仍在市场遭冷遇,沦为罐装东鹏特饮的赠品。而固守东鹏特饮的市场也难有增长,毕竟这是一款主打功能性的产品,没有文化、情感上的附加价值。

但也不是全无出路,毕竟东鹏饮料的功能性饮料形象深入人心,开拓运动场景的功能性产品也许是个好的选择。

以后会不会有便宜的东鹏蛋白粉和能量棒呢?想想还挺期待的。

若此文的分析对你有帮助,

请随手转发~

免责声明: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谨慎依此进行投资决策

上一篇: 微信诈骗团体浙江落网:“发红包返十倍”一...

下一篇: 一些西方媒体为何被“打脸”?英警方称货车...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