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发展传承创新纪念汪履秋教授百年诞辰暨学术交流会隆重举行

时间:2019-11-02 13:55:4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弘扬发展 传承创新 纪念汪履秋教授百年诞辰暨学术交流会隆重举行

弘扬发展

传承创新

10月26日,在我院党委书记方祝元教授关心下,由我院主办、兴化市中医院承办的“纪念国家名老中医汪履秋教授百年诞辰暨学术交流会”等系列活动在江苏兴化隆重举行。江苏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我院风湿病科纪伟教授,我院副院长汪悦教授,兴化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丁春华等出席会议并讲话,兴化市中医院朱文副院长主持,兴化市卫健委副主任、兴化市中医院院长曹恒源致欢迎辞,来自于全省各地专家学者以及中医药大学实习生等100余人参会。

会议期间,我院金实教授、汪悦教授、钱先教授、纪伟教授、郭海英教授等专家组成的团队还进行了大型义诊活动,许多疑难病例都得到了有效诊治,当地群众交口称赞。

汪履秋教授,生于1919年10月28日,1999年5月27日逝世。江苏省兴化市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全国知名中医,著名中医内科专家、风湿病专家,江苏省名中医,曾任江苏省中医院大内科主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为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首批500名师承工作指导教师之一。

汪履秋教授出生于中医药世家,幼承父学。年方十二便习经书,诵读药性赋、汤头歌诀。16岁时拜当地名医陈一如先生为师。从师6年,遍读《内经》、《伤寒论》、《温病条辨》等中医古籍,由源及流,旁及注疏,为日后大医之成积淀了医德之基。

后排右三为汪履秋教授

学成之后,即悬壶故里,1946-1950年间赴上海闸北存心堂坐堂,籍以拓展医术,博采沪上名医之长。1955年应政府之召,至江苏省中医学校深造,翌年毕业至江苏省中医院工作,与省内中医精英汇聚,开始江苏省中医院奠基之作,其间不仅创办了内科病房、时病专科,而且受命于文革后期百废待举之时,任内科主任要职,担振兴中医之责。1990年江苏省中医院风湿专科正式成立,汪老虽年事已高,已从中医内科科主任、时病组主任等职位退居二线,成为风湿科首届顾问,指导中医临床、教学工作。

汪老从医近六十载,始终坚持在临床第一线。他重视临床,重视实践。擅长外感时病及内伤杂病的治疗,特别是对肺炎、肠伤寒、细菌性痢疾等时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白塞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以及糖尿病、重症肌无力、肝炎、肝硬化等疑难病证的治疗经验丰富。在中医理论上,汪老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对常见疾病的病机及治疗也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医者要养成遇事都要想想为什么的习惯,临床辨证施治的过程也是思辨的过程。”汪老在仔细揣摩、反复思考的基础上,还善于分析归纳。

他常将临床常见病证的证治规律归纳为几点,甚至几个字以便掌握。如肺源性心脏病症状特点归纳为“闷、咳、喘、痰、悸”,臌胀辨证归纳为“三虚”、“三实”,痢疾证型概括为“表、热、湿、滞、噤、毒、虚”,风温的治疗原则概括为“散、清、养、和”等

在中医理论上,汪老认为也要不断创新,不断发展。随着时代变迁,五六十年代因人民生活较差,阳气不足之证较多,而到八九十年代,人民生活改善,阴血不足之证愈来愈多的特点,提出了“劳苦伤阳,优裕伤阴”的观点,对临床指导意义较大。时代在变化,人们的疾病也在变化,治疗时应因时制宜,适应变化。

汪老师古而不泥古,在临床上虽然喜欢用古方,特别是经方治疗疾病,但对其运用非常灵活。他将辨证应与辨病相结合,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在临床上常常碰到一些病证,辨证虽然准确无误,但治疗效果欠佳。如糖尿病,按上、中、下三消辨证施治,但疗效有时不够满意,特别是血糖降低不明显,后结合辨病治疗,加用一些经药理证实具有降糖作用的药物,疗效明显提高。又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结缔组织疾病,常加用雷公藤等治疗,以调整人体的免疫机能。

会议期间,举行了专题报告会,播放汪老工作生活纪录片以及汪老弟子叶果强教授回忆汪老的视频。

左二为汪履秋教授,右二为叶果强,右一为王顺贤

我院董新民教授深情回忆了和汪老一起工作生活的收获,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实教授作了“怀念著名中医内科大师汪履秋教授”的专题报告,对汪老的学术地位、学术思想、学术特点作了系统评价,汪悦院长分享了汪老当年的同学同事陈趾麟主任珍藏的汪履秋临证验案4则,纪伟教授介绍了汪老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病验案。康达学院院长张前德教授、兴化市卫生与健康委员孙健主任分别给汪履秋诞辰100周年赠送纪念品。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我院风湿病科首任主任马永桢教授、继任主任钱先主任及何映主任、无锡市中医院风湿病科陶娟主任、苏州市中医院风湿病科高忠恩主任、兴化市中医院党总支朱杰副书记以及汪老亲属代表汪怡、易颂余主任,康达学院院长张前德教授等先后发言,他们高度评价了汪老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厚的中医功底、精湛的医疗技术、以院为家的敬业精神、宽厚待人的长者风范。

“传承”是中医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中医发展的主旋律,没有“传承”就没有发展,更妄谈“创新”。我们要学习老一辈名医大家矢志中医、忠贞不渝、孜孜以求的高尚品格;兼收并蓄、甘为人梯、诲人不倦的崇高精神,弘扬发展,传承创新,为推动我院风湿病学迈上新的台阶而不懈努力。

弘扬发展

传承创新

附:汪老手迹三幅

END

文稿:郭云柯、冯瑶

审核:冯瑶

编辑:龚楚红

上一篇: 当120斤章小蕙遇上100斤海清,网友:...

下一篇: 9位女星古装,杨幂赵丽颖贾静雯王艳蒋勤勤...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