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发现蔺相如铜戈,揭开蔺相如谜团,传统典故将相和并非虚构

时间:2019-11-09 08:10:4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吉林发现蔺相如铜戈,揭开蔺相如谜团,传统典故将相和并非虚构

2008年,学者张港编写了一本书,即《172个被误读的史事真相》,书中提出了“蔺相如不曾为相”的观点,理由是史书没有记载蔺相如为相。

从蔺相如崭露头角到"病笃",这期间并没有过为相的记载,只知道他位在上卿,与赵奢、廉颇同列。

此书一出,网络迅速发酵,于是传统典故“将相和”记载也被质疑。那么,蔺相如真没有做过宰相?吉林发现一把赵国兵器,揭开了历史真相,推翻了网络这一谣言!

1996年,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文物管理所,征集到一枚极具神秘色彩的战国青铜戈。

尤为珍贵的是,这件青铜器上有16个字,刻划十分清晰。根据铭文上的“蔺相如”,专家将之命名为“蔺相如铜戈”。

具体铭文为:廿年丞焛(蔺)相女(如),邦左囗鹿智,冶阳,两行铭文中间的穿孔下有一“肖”(赵)字,戈援处则刻着“相邦”二字。

吉林大学考古所林沄、吴振武解读:赵惠文王二十年,相邦、蔺相如,冶阳。

也就是说,公元前279年,宰相蔺相如监督制造了这一批兵器,铭文中提到的“冶阳”,就是具体制造的工匠。众所周知,古代在制造行业实行的是“责任追查制”,一旦出事,以后便于追查,秦始皇兵马俑、南京明城墙砖头等上面,都有相关的监督制造人名称。

显然,根据“蔺相如铜戈”的铭文,可以100%的说蔺相如做过宰相,传统典故中的“将相和”没有一点问题,顺便也推翻了《172个被误读的史事真相》中对蔺相如的质疑。

然而,史书记载却又的确令人不解,因为公元前279年,恰好是召开渑池之会,蔺相如大发神威力挫强秦,为赵国保住了尊严,逼迫秦王击缶而被拜为上卿,却丝毫没有提及宰相。

《史记》:既罢,归国,(赵惠文王)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由于渑池之会中,蔺相如立下了大功,所以赵惠文王拜蔺相如为上卿,却不是宰相,但排在武将第一的廉颇之上,由此让廉颇不满,后来才出现“负荆请罪”、“将相和”等历史典故。

由此又带来一个疑问:如果渑池之会前,蔺相如监造了这把铜戈,那么为何赵惠文王还要拜蔺相如为上卿,难道上卿比宰相官职还要大?如果渑池之会后,蔺相如监造了这把铜戈,那么赵惠文王为何拜蔺相如为上卿,难道这一年不久之后又拜蔺相如为相?

其实,不是历史记载有误,而是我们对上卿理解出现了偏差。

春秋时期的“上卿”是官名,周朝及诸侯国都有卿,是高级长官,分为上、中、下三级(即:上卿、中卿、下卿),但到了战国时代,卿变成爵位称谓,“上卿”就是最顶级的爵位一般授予劳苦功高的大臣或贵族,相当于宰相的位置,并且得到王侯、皇帝的青睐

结合蔺相如铜戈可知,“上卿”是蔺相如的爵位,真正的官职是宰相。由于爵位比官职更尊贵,所以史书就以上卿记载蔺相如了。

可见,史书可以质疑,但却不能胡乱否定。如果了解战国“上卿”变为爵位这一点,那么可以质疑蔺相如是否做过宰相,但却不会下100%的结论。

值得注意的是,赵国的势力范围,根本达不到吉林边境长白县,为何蔺相如铜戈会流落到偏僻的长白县?有二种说法:秦始皇灭了燕赵之后,赵人之人流落异乡,跑到了吉林长白县,由此遗落;汉朝初年,蔺相如铜戈流落异乡,被燕国将领卫满获得,而卫满叛逃投奔到了箕子朝鲜,或于途中遗失等。但这些猜测缺少足够证据链,蔺相如铜戈为何流落吉林,已经成了一个难解的谜团。

上一篇: 原创在真实的汉末三国历史上,武侯诸葛亮对...

下一篇: 国产玩具“傻”了20年!看完国外的益智玩...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