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电气牵手申铁信息,对上海虹桥站配电设备作数字化改造

时间:2019-11-08 18:44:0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施耐德电气牵手申铁信息,对上海虹桥站配电设备作数字化改造

数字化改造渗透进高铁客站运营领域。11月6日,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法国工业巨头施耐德电气(Schneider Electric)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申铁信息工程有限公司(下称申铁信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着手对上海虹桥站配电设备的数字化、信息化进行改造,共同推动铁路客站客运设备设施的智能化发展。

2008年开建、2010年投入使用的上海虹桥站是亚洲乃至全球客运规模最大的铁路客运枢纽。随着运力的提升,上海虹桥站也面临着与诸多客运站同样的问题,譬如客运站设备设施老化、故障率逐年增加、安全风险加大,维护成本提高,能耗不断增大且难以管控。

上海申铁信息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平在当天签约仪式后的媒体沟通会上介绍说,中国高铁在基础建设、装备等方面的数字化程度总体相对较高,在服务和运维环节目前仍然是采用传统加部分数字化的方式。

法国工业巨头施耐德电气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申铁信息工程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高铁设备先进,但客运站设备运行过程中若出现故障,影响非常严重,可能出现安全生产问题。因此我们要从事后的设备故障维修转变到预测性维护,减少风险隐患。”申铁信息子公司上海申铁杰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潘留军对于设备运维的痛点深有体会,据其介绍,施耐德电气提供的方案是给高铁站设备做实时“体检”、发出预警信号:电气元器件一旦坏了,维修需要一定时间,但旅客候车区域不能停电,以电“输血” 的设备也不能停电。“施耐德电气可以做提前监测,提示设备或元器件的老化程度、生命周期及运行状态。我们根据提示对相应设备进行专门的检、养、维护、维修。”

王平补充道,原来高铁车站的设备,还是基于人工巡检、人工排查故障为主的传统模式,施耐德电气基于物联网的系统架构与平台EcoStruxure可实现对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的24小时无缝监控,相较于传统人工巡检,数据采集量呈几何级增长,为故障预警、故障分析提供了更精准的依据。

作为专注于能效管理与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的全球化企业,施耐德电气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产品质量是申铁信息最为看中、促成两者合作的基础。“每个行业用电的环境都有差异,但回归到用电的根本,其实脱离不了安全可靠、可预知性、可预测性等关键值,所以施耐德电气会根据这些用电关键性的具体情形、场景以及痛点来提供解决方案。” 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服务业务中国区负责人陈蔚蔚表示。

据悉,施耐德电气此次对上海虹桥站配电设备的数字化、信息化改造,将围绕中低压产品的应用和创新以及设备能耗管理、生命周期管理、安全运行管理、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运维解决方案开展合作。

上海虹桥站是双方实施高铁站设备智能化改造的起点。王平称,智能车站改造将逐渐从虹桥站扩展至长三角三省一市,优先在该区域各省会枢纽大客站,包括南京南、杭州东、合肥南站,开展智能运维和节能管理等方面合作。这些经验还将被推广到上海铁路局200多个高铁车站范围内。

“上海虹桥火车站客运设备设施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系统已逐步成型,初步实现了设备运行状态可视化监控,设备故障预警、报警,设备检养修数字化管理,电气安全风险智能化监控,能耗数据采集和智能化控制等功能。”王平表示,申铁信息公司将以上海虹桥站、南京南站为样板,为上海铁路局200多个客站的客运设备设施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做出示范。

“此次牵手申铁信息,首先关注在电气方面,但双方的合作绝不仅限于电气安全、基本运营方面。我们加入了很多新的元素,包括能效管理。”陈蔚蔚称,未来,双方将进一步拓展技术合作领域,依托EcoStruxure架构与平台,利用数字化方法与工具来优化高铁运营,如铁路客站供配电设备智能化管理、配电安全生产管理、用能设备能耗采集和大数据分析、节能降耗管理、新建客站供配电系统需求和标准、既有供配电设备大修和更新改造等业务等。

上一篇: 上交所:增加股票期权标的有助于吸引长期资...

下一篇: 小七就是蜜罐里的公主,8岁太可爱!贝克汉...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