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章节小说穿成七零年代心机女-杨媛全文在线赏析

时间:2023-07-14 20:21:1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五一劳动节员工福利已经完全准备妥当,杨媛和卫俊良腿简直都跑细了。
除了布票,油票,粮票,糕点票,副食票,还有具体香皂,香皂盒,牙粉,手电筒,花露水,哈利油,毛巾,搪瓷缸,水果罐头,梨这些当即就能发下去的东西。
当然东西有多有少,不可能全厂所有人都能分到全部种类,每人分情况给点票据和实物。
但即使如此,有本事弄来这么多东西,已足够让全厂欢呼。
大车送东西那一天,全厂人都围着杨媛和卫俊良转,可把他们牛气坏了。
让卫俊良说,这都是杨媛的功劳,他根本没想到走那么厂子,甚至还有省城的大厂,那都从来没来往过的单位,可能连门都不让进,可偏偏杨媛就进去了,还办成了。把他佩服的五体投地。
何厂长和学习回来的纪书记,当众表扬,“小杨同志工作认真,能力出众,一心为厂里员工谋福利,让我们大家鼓掌感谢,所有人都要向杨媛通知学习。”
在震天的掌声和欢呼里,杨媛觉得自己魂都要飘起来了,从未觉得大家的声音如此悦耳动听。
其实她刚开始想着,公家的羊毛不用白不用,打着印染厂的招牌,给别人送福利布,多扒拉回来点东西,她也能多分点不是。
这年代缺衣少粮,平常连吃点好的都买不着,别说吃水果了,她喝个甜水都觉得香。那省城的罐头厂她都觊觎好久了呢。
嘿嘿,夸吧,使劲夸我吧,一会多给我分点罐头和梨,下回姐还给你们找吃的。
有一仓库的大福利在眼前吊着,大家干劲十足,热火朝天搭好礼台,广播室滋啦滋啦试音。
大家说说笑笑,重新拆头发编辫子,沾点水抹得头发油光水亮,搬着小板凳去开大会。
厂长书记和六大主任坐主席台,杨媛他们坐第一排,后边工人们排着队坐好。
先是厂长和书记各带领全厂大声读语录,杨媛这个半吊子,不熟悉内容,听不太清,拿出早准备的红宝书,以当年高中早读的架势,声音洪亮得很。
然后是念进步名单,谁最近干得好,工作认真,出错少,都要提出表扬,随后发福利都比别人多点。
这项内容也是他们人事的工作,鉴于最近杨媛和卫俊良太忙,是罗成彬亲自整理的。
其实是杨媛故意的,她就是看老罗整天喝茶看报,自己跑的腿都瘸了,心里气不过,才故意拉着卫俊良去省城,美其名曰,出差,为全厂同志谋福祉,逼的老罗逮不到人,只能自己干。
杨媛事后还拉着卫俊良,专门对罗成彬吹捧一番,两人一左一右,彩虹屁不要钱一样,一通轰。
老罗飘飘然,笑的腮帮子发酸,拍着大腿说年底一定给两人发个模范奖状。
杨媛春风得意,嘴里哼着曲调,一路拉着发的福利,脚踏自行车,叮叮当当穿过大街小巷。
诶呀,咱老百姓呀,今个真呀么真高兴……
“元元,单位发的福利还不少呐。”
“婶子在街上呢,这不厂长主任都照顾我。”
“咱们元元可真能干,这回可给你妈长脸喽。”
“哎呦,王奶奶,嫂子过门就给您生了大孙子,才是真长脸嘞。”
杨媛社交技能满分,把街上的老老少少逗得开怀大笑,都说杨家小女儿懂事贴心。
因着杨媛是大功臣,厂里的ᴊsɢ各种福利多少都有她一份,更有两瓶桃罐头一瓶杏罐头,二十个梨,杨妈看到都觉得多。
要知道普通车间女工,每人只发了四个梨。就这都算是好福利了。
东西确实不少,杨妈挑出来一些让她给杨兰送去,毕竟是亲姐姐,又骑了人家好几天的车。送礼就包括一瓶桃罐头和六个梨。
杨妈有自己的道理,给人送东西得送双,两个太少,四又不吉利,六六大顺正好。
桃罐头那是没办法,稀罕东西,有就不错了。
杨媛没意见,全凭她妈做主。她把东西绑在后座上,又把罐头网兜挂在车上,脚下跨上踏板垮两下,大腿一扬,上车。
二八大杠车子太大,她腿又处于发育当中,稍微有点不那么匹配,咳…为了避免屁股蛋一扭一扭的尴尬情景,她每次都是不着痕迹的站起来骑。
嗯,人生需要体面。
盘算着这个点杨兰还没下班,杨媛直接去供销社。等回来的时候,让杨兰再送她一段,他就能少走一段路,嘻嘻,完美。
杨媛对自己的车技非常有信心,没有绕走供销社大路,而是走的供销社大院子旁边的胡同,能近一点是一点。
杨媛刚拐进胡同,发现前面有人,一男一女在说话。
她脑子里的铃铛当即就响开了。
这情境,这模样,真的很难让她不想到那次月黑风高的夜啊。
脚下一使劲,俩轮子转的更快。我去,还有个熟人,杨媛眯着眼,这不是前两天刚对骂过的赵寡妇。
还有个男的,穿个白衬衫,夕阳下,一抬头还反光。
哦,那是戴得眼镜。
不等杨媛再走近,男人发现有人立马回头进院,赵寡妇也走了。
等杨媛骑出胡同,往街上看,赵寡妇走得只剩个影儿了。
她暗自一笑,听说赵寡妇见多识广,结交广泛,这还真是名不虚传。刚才莫不是在会姘头吧?
嗨,可惜被她打搅了,要不然还能再说两句情话呢,哈哈。
她一笑而过,支好自行车就进去找杨兰。
这时候人不少,杨兰正忙着。
杨媛怕车上东西被人给顺走了,干脆提进来交给杨兰,锁好车给了她钥匙,做好了腿着回去的准备。
却不想杨兰拉着她,不让走。说等她一会。
这一等时间可不短,等供销社人走光,记好账,关门下班,姐妹俩才好好说上话。
正锁门碰见段主任,旁边大姐先看见,“主任还没走呢,下班了。”
段主任穿了黑色厚外套,露出里边白衬衫领子,鼻梁一副黑框眼镜,笑起来儒雅随和。
“你们为人民服务,还没走呢,我怎么能先走。现在下班了,一起走。”
杨兰不想看那张老脸,却又不能表现得太明显,只能礼貌笑笑就带着杨媛推车走人。
路上,两姐妹说完杨文平的事,杨媛找话,说起刚才胡同里看到的人。
那段主任只是穿上了外套,又不是刷层漆,杨媛还不至于认不出,虽然刚才没看清长相,但明显段主任就是跟赵寡妇说话的男的。
末了,杨媛感叹一句,“看不出你们段主任文质彬彬,竟然认识赵寡妇。嗯,也可能是亲戚。反正咱妈跟赵寡妇不对付,你也离你们主任远点,省的……哎呦!”
杨兰突然一个急刹车,杨媛撞在杨兰后背,她捂着鼻子,泪眼汪汪。
杨兰只说:“你把刚才话再说一遍。”

“元元,元元。”
“诶,怎么了,怎么了。”
杨媛特意请假,在家舒服两天,以报答上月劳苦功高的自己。
听到远远有杨文平的声音喊她,她忙应答着往外走。
杨文平跑进家门,大喘粗气,一张脸都在笑,杨媛看到他也笑,笑的疑惑。
“元元,你看,我工作下来了,我有工作了。”杨文平挥舞手里的白纸,激动的整个人都在发光。
“真的。太好了,终于等来了,太好了,我看看我看看。”
杨媛也替他高兴,真的比她自己有工作都开心。实在是杨文平能有今天,太不容易。
正邱县民政局办公室。
好啊,先不说别的,就是后世挤着考公考编的都一大把。杨媛有时候还得思考,下岗潮来了要去干什么,杨文平这才是一步到位,真铁饭碗啊。
“好好为人民服务。”她拍着杨文平肩膀,“哪怕没大本事,熬资历也行,说不定咱家还能出个局长呢。”
杨文平对她摸鱼混日子的思想并不认同,但眼下只顾高兴,没工夫掰扯。
杨媛高兴的表现就是吃好喝好,马上换鞋出门去割肉,临走嘱咐杨文平蒸大米饭,不加糙米杂质的纯东北白米干饭。
回来路过国营饭店,还外带小鸡炖蘑菇,红烧肉两个荤菜。
今天伙食比过年吃的都好,杨爸杨妈回来又笑又哭,他们普通工人家庭出个大学生就已经很不容易,如今能进政府上班,按以前,都是要开祠堂告祖宗的大事。
杨爸喝得脸红脖子粗,拉着杨文平话尤其多,说到半夜。
现在警惕享乐主义,提倡朴素节俭。否则,杨妈非得宴请十里八乡,搞三天流水席不可。
尽管如此,到休息日,杨妈提着水果糖挨家挨门去走亲戚,左邻右舍,前街后巷,都知道杨家老四有了大出息。
杨家可算是大出风头,瓜子糖钱杨妈都不心疼了,她就是要那些看不起他们,看不起她儿的人瞧瞧,他家老四一鸣惊人,某些背后说小话,鼻孔朝天看的歪瓜裂枣,到底谁不稀罕谁。
杨媛好笑不已,这满满的针对,和意有所指,谁听不出来。杨妈不就是恼郑家人嘛。
不怪乎杨爸杨妈心里有气,别人也谁不这么想,郑家当初就是看杨文平考上大专才结亲,后来杨文平工作迟迟下不来,郑余荫马上不愿意。
嘿,不早不晚,就是那个时候不嫁了。归根结底,不就是看不起人?
杨妈觉得,他们家哪怕有点势力门户,那郑余荫也不敢这么胆大包天,不就是看他们啥都没有,才敢肆意出格,拿捏他们杨家不敢怎样嘛。
走着瞧,杨妈可一直打听着呢,看那丫头不要脸不自爱,以后能过多好。她可是要睁大眼睛,给老四挑个顶顶好的媳妇,比上一个好一千倍一万倍,哼。
杨爸杨妈提着东西给杨奶奶报喜,可把老太太高兴的不行,大手一挥,让弟兄几个都去她那聚聚,摆流水席摆不成,关起门自家吃饭庆贺总可以吧。
杨媛得知后,努努嘴不是很期待,呵,她情愿自己在家吃。
关键是姓杨一大家,着实关系复杂,她都捋不清。
以前杨爷爷年轻时在大户家当长工,后来世道乱,大户家死的死散的散,剩下一个带儿子寡居回娘家的小姐。杨爷爷就照顾小姐,也算是娶了当两口子过。
后来杨爷爷和小姐又生了一儿一女。
杨爷爷拜了师父学磨香油谋生,后来师父病死把女儿托付给杨爷爷,这就娶了二媳妇,也接了师父的香油坊,生了一儿一女,并要饭的养子。
后来战乱走散,杨爷爷遇见落魄女学生,俩人搭伙过日子,生了个儿子就是杨爸。这算三媳妇,但没过几年女学生就跑了。
再后来,仗打的越来越厉害,人不够,杨爸出去买粮,被当街拉走征兵。遇见了第四个媳妇,又有了一儿一女。四媳妇是护士,为杨爷爷挡枪死了。
可想而知,杨家现在的子子孙孙该有多少。
而且这九个孩子还都养活了,孩子又娶妻生子,孙子大了又成家,杨爸都快五十的人了,最大的小姐前头那个孩子,杨媛该称呼大伯,今年六十五。
一想那人头攒动,人声鼎沸的场景,杨媛捂着脑袋觉得头皮发麻。
现在在世的就剩杨爷爷第二个媳妇,住在杨家老宅,当然只是一个称呼名字而已,这房子还是当初杨二奶奶父亲留给她的呢。
杨家老宅是两进小院,虽然建国后曾被收上去统一划分,但当时杨家人多,他们自己都不够住,别说再分给别人,也就作罢,仍归杨家。
杨媛还是被杨妈薅过来,这是她亲哥的喜事,不来实在说不过去。
杨爷爷去世十年了,但他生前喜欢热闹,常常让儿子孙子们过来,乐意看后代兄友弟恭,子孙和睦。满足老父亲愿望,九个孩子也就不时聚聚。
即使老爷子没了,儿孙们仍保留了这个习惯,想过年中秋这样的大日子,杨家所有人都是要去老宅吃饭的。
杨元就是因为过年压岁钱分不公,被人退下台阶,摔了后脑勺,才有今天的杨媛。
除了下乡的外地的,在市里的杨家人齐聚一堂。
“文平,来,到奶奶这来。”
杨奶奶今年七十七,脸上布满皱纹,眼皮松弛耷拉下来盖住一半视线,眼球也不再明亮。额头匝一条抹额,里边白发梳得整整齐齐在脑后挽成发纂,穿的还是宽大斜襟衣服,下边用带子ᴊsɢ绑着小腿,还有……三寸金莲脚,白色的脚布鼓出来一团。
一个旧时代出来的老太太。
拉着杨文平,杨奶奶看不清也很高兴,拉着他的手,一笑露出嘴里的牙床,老太太已经没有牙了。
“除了老八当兵,一家子都在军营,小辈里就属文平出息。你爷爷要是在,就喜欢这样的孩子,他一辈子伏低做小,混不上一官半职,就盼你们出人头地。”
“你去了要好好当官,以后咱家顶立门户就靠你了,以后光宗耀祖,以后哥哥弟弟你可要多拉拔拉拔,家里有出息人多了,谁都不受欺负。”



截图保存图片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好友发txt

上一篇: 章颂清荀应淮全文免费(锦书难为)全文免费...

下一篇: 穿成七零年代心机女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_杨...


 本站广告